2017年宁波市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568468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宁波市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宁波市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宁波市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宁波市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宁波市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宁波市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宁波市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宁波市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年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区府相关文件要求,主要包括了概述、政务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及经费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部分。一、概述健全相关制度。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基本原则,结合本部门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制度,确保政府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让大家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方式方法。有关人员积极参加全区组织的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

2、训。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让办事群众了解中心信息公开渠道、查阅点设置等情况,增强了审管办信息公开工作的透明度。 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本中心副主任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并在机关各科室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形成了决策、指导和操作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针对信息产生、信息报批、保密审核、信息发布、信息备案、申请办理、登记归档等不同环节的工作特点,依据相应的工作程序,形成了专项工作规范,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根据本部门特点,制定完善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措施,明确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形

3、式、公开程序,以及信息更新的责任科室、更新周期、更新方式等,努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拓宽政务公开渠道。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奉化站点、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和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实现公众网上查询办理事项状态、网上下载表格、网上预审,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通过印制办事指南、便民卡片、设立电子触摸屏,制作办事程序展板等形式,不断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畅通政务公开投诉监督电话()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据统计,2017年,我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47条,其中审批业务类信息186条,公共资源交易类业务信息1600条,平台动态、政策法规、文件通知等信息61条。

4、三、政务公开情况 1.推进“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 (一)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深化各镇(街道)、各部门权责清单公开工作,精减规范权责清单项目,以清单管理倒逼各镇(街道)、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目前,区审管办公布涉及40个部门“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事项1068项,占总数的95.53%,提前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年内覆盖80%行政事项的目标。同时梳理全区通办事项清单,目前镇(街道)一级资源配置和行政服务中心可办理事项增加至701项,其中已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415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可代办事项153项,其中已实现“最多

5、跑一次”事项89项。 (二)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波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权责事项取消、下放及动态调整情况。一是开展行政审批前置专项清理。组织各审批职能部门对于前置的各类技术审查、评估、检测、鉴定、证明、咨询等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的规范性清理。同时,根据宁波市审管办统一部署,我区与江北共同负责清理了商务、公安、农林、水利、国安、侨办等6个部门的249项审批类事项。我区合计取消各类证明43种,取消幅度74.1%;减少办事环节98个,精简率56.6%。10月份,在宁波市级行政审批权力事项前置中介服务及条件材料专项清理的基础上,对照本级的事项进行审核反馈梳理情况:前置中介194项,保留144项、取消及部

6、门取消38项,其他12项,前置条件、材料89项,取消89项,前置条件、材料中兜底条款101项,同意细化34项,同意取消67项。二是积极落实层级一体化下放事项。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放权事项目录的通知(甬政办发2016144号)要求,进行专题部署,转发甬政办发2016144文件,组织各部门主动与区级有关部门衔接落实承接内容,并按规定做好承接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规范运作。一体化175个事项对照省政务网梳理,并督促未承接完全的单位与宁波市局衔接后尽快承接,应承接事项位161项到2016年12月16日已承接161项,录入政务网161项,进驻中心160项其中征收

7、办1项不适进驻。 (三)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借助互联网和公共数据共享等手段优化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流程,通过网上虚拟大厅、微信预审批、微信取号等方式,使“网上申报+预审+窗口核准+取件”的事项达到268项,占已公布“最多跑一次”行政事项的25%。 (四)打造省、市、区统一的移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便民应用服务开发,逐步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零上门”机制。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开发行政服务中心服务保障系统,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网站、移动APP、微信预审批等方式,打造全天候在线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办事群众网上提交申报资料,部门后台在线审核,实现数据多跑腿、

8、群众少跑路。如,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审批事项,申请人通过微信预审批平台提交资料,窗口人员在线核验后,将信息通过微信群实时传输给现场勘查人员,根据勘查反馈的意见即时办结,申请人办事由原来的“跑三次”变为“零次跑”,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个工作日变为即时办。 (五)立足需求导向,优先推动企业注册登记、项目投资、创业创新,以及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商务,一是10月9日,服务企业网上“一口申报”,政府“一网办理”的浙江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正式投入运行,我区成为宁波市第一个通过平台模拟演练的县(市)区。二是大力推广“四端合一”服务,即不断优化现场、电脑、手机、自助服务。10月份,从网站

9、、微信、APP获得办事指南的比例为45.3%,同比上升9.1%,网上可办理事项增加到154项,同比上升30.5%。市场监管局率先采用网上全流程模式,通过人脸识别、远程通话、电子签名,实现“跑0次”办理电子营业执照。三季度新设个体工商户 1595 户,继续一路走高,资金数额21311 万元,更是上了新台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 15.58% 和52.67%。 2.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 一是围绕重大水利工程、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等重大建设项目以及铁路交通、特色小镇等省重点建设项目,做好审批、核准、备案等结果公开,落实责任,着力推进实施过程信息公开。2017年,区级交易平台累计受理“四

10、大类”交易项目共381宗,成交金额81.5937亿元,增收节支12.4385亿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204宗,成交金额23.628亿元,节约资金2.3257亿元;政府集中采购49宗,成交金额5172.871万元,节约资金398.7735万元;国有产权交易35宗,成交1024.4177万元,增收资金45.1316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93宗,成交金额57.3461亿元,增收资金10.0685亿元。 二是落实浙江省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公共资源交易”板块,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公告、资格审查信息、交易过程信息、成交信息以及履约信息公开发布工作,推进公

11、共资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运行。今年,奉化区公共资源交易网按照规定主动公开平台动态、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信息50余条,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项目的招标公告、中标公示1600余条,相关交易信息还在区政府网站、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和宁波市政府采购网上发布。 四、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2017年度未收到公众关于本单位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的事项。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2017年度未发生此类情况。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2017年度未发生此类情况。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员

12、意识有待加强。政务公开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员参与,“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意识仍需进一步树立。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规范办文流程,切实落实公文类信息在产生过程中的属性核定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政策法规学习,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三是加强政府公开工作日常管理。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窗口日常管理之中,进一步加大对“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严格落实政府公开各项制度,使政府信息公开内化为公务员日常工作行为。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本年度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