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激素调节 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56748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激素调节 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江苏专版)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激素调节 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江苏专版)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激素调节 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江苏专版)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激素调节 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江苏专版)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激素调节 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激素调节 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激素调节 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专版)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激素调节 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最新考纲1.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2.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3.血糖调节()。4.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5.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考点一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5年7考)1.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3)结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调节的结果。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3.内分泌腺及相应激素与靶细胞大整合(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全身各种细胞1.能分泌激素的细胞是否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

2、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吗?提示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2.酶一经发挥作用后,还能继续保持活性吗?激素呢?提示酶能,但激素不能,因为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3.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对此做的归纳,其中哪个是错误的?提示。胰岛素主要加快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并使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而没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4.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构的示意图。分泌物(1)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包括哪些细胞?(3)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

3、靶细胞可能是什么细胞?(4)图中的“分泌物”一定是蛋白质吗?图中靶细胞一定具特异性受体吗?该受体是否一定位于细胞膜上?提示(1)靶细胞膜上有相应的受体蛋白。(2)下丘脑和垂体及其他多种细胞。(3)甲状腺、性腺等。(4)分泌物未必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为固醇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均为氨基酸衍生物),靶细胞中一定有特异性受体,而该受体未必都位于细胞膜上,有的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激素的来源、种类、作用及其化学本质的辨析1.(2017全国卷,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

4、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解析胰岛素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法,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因此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正确;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B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答案B2.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

5、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解析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能合成激素的一定是活细胞,其代谢需要酶的催化,但是应注意能合成酶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激素,A错误;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C错误;再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抗体,D错误。答案B着眼于4角度界定酶和激素体液(激素)调节的特点1.(2017海南卷,27)回答下列与人体的体液

6、调节相关的问题:(1)与激素一样,CO2也可以作为体液调节因子,参与体液调节,支持这一观点的事实之一是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的含义是_。(2)盐酸不是体液调节因子,其原因是胃腺分泌的盐酸进入胃腔后,参与食物消化,且在这个过程中,胃腺分泌的盐酸经过导管到达胃腔不经过运输的过程。胃腔属于(填“外环境”或“内环境”)。解析(1)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2)根据内分泌腺的概念可知,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体液调节因子,不进入导管中,而被直接释放到细胞外,然后经过血

7、液运输到身体各处,而题中的盐酸经过导管到达胃腔,不经过体液运输,故盐酸不是体液调节因子。因为胃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所以属于外界环境。答案(1) 血液(体液) 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 (2)血液(体液)外环境2.(2017山西联考)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雄激素与减数分裂有关且能影响人的行为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生长激素的分泌没有反馈调节C.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D.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原因是由于激素被特异性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解析雄激素能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且能影响人的行为,A正确

8、;各种激素的调节均存在反馈调节,B错误;激素在人体内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C错误;由于只有靶细胞或靶器官才具有与激素相匹配的受体,所以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D错误。答案A1.激素调节的特点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考点二血糖平衡及其调节(5年7考)1.血糖的平衡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2)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3)参与的三种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4)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见上图)血糖浓度高浓度,即a途径(主要途径)。(葡萄糖与胰岛B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b途径。(神经递质

9、与相应受体结合)胰高血糖素,即c途径。(胰高血糖素与相应受体结合)(5)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见上图)血糖浓度低浓度,即f途径。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e途径。胰岛素,即d途径。3.糖尿病及其防治(2)治疗:调节和控制饮食,并结合药物治疗(口服降血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下图是相关激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请思考:(1)图中激素 分别是什么?其靶细胞范围如何?除此之外还有何类激素参与血糖调节?(2)激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发挥作用?饭后6 h,的分泌量应增加还是减少?(3)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何种后果?胰

10、岛A细胞上是否有胰岛素受体?提示(1)为胰高血糖素,其主要的靶细胞为肝脏细胞;为胰岛素,其靶细胞为几乎所有细胞(尤其是肝脏、骨骼肌细胞),除此之外,调节血糖的激素还有肾上腺素。(2)胰岛素(激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饭后6 h正处于饥饿状态,此时的分泌量应减少。(3)若胰岛素受体缺乏,则胰岛素不能与之结合而发挥作用,此时血糖浓度将升高;胰岛素可作用于胰岛A细胞,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教材高考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人体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2017全国卷,5A)()(2)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20

11、16全国卷,3D)()(3)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高(2016全国卷,30(1)()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3教材P2527,侧重考查血糖平衡调节机制,尤其注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拮抗调节,同时对血糖平衡失调也多有考查。2.(教材P25“思考与讨论”改编)马拉松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为何血糖总能维持在0.9 g/L左右?该过程中血糖可通过哪些途径得以补充?提示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平衡的调节1.(2013课标,30

12、)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3)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答案(1)胞吐协助扩散(2)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3)是(4)先升高,后降低2.(2017日照一模)如图

13、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调节。如果图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的原因是_。(2)由图可知,GIP的靶细胞是,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从而降低血糖浓度。(3)若人体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二者血糖浓度变化基本相同,与注射相比,口服葡萄糖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其原因是_。解析(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图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若被破坏,血糖调节能

14、力不会完全丧失的原因是血糖浓度变化和胰高血糖素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2)据图分析,GIP作用于胰岛B细胞、脂肪细胞,据图可知:GIP和胰岛素通过受体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3)若人体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与注射相比,口服葡萄糖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高,原因是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的GIP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答案(1)神经体液血糖浓度变化和胰高血糖素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2)胰岛B细胞、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并转化为脂肪(3)高小肠K细胞分泌的GIP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1.血糖调节之“一、二、三、四”2.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