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征求意见稿〕目 次前 言 III1 适用范围 42 标准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总那么 25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识别 46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 57 光伏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8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9 光伏电站公众参与 910 光伏电站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911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10附录A〔标准性附录〕光伏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格式和要求 13 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标准和指导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护环境,减缓光伏电站环境影响,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那么、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光伏电站新、改、扩建工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那么、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伏电站建设工程,包括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工程2 标准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以下文件中的条款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HJ/T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 总纲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 大气环境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 地面水环境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 声环境 HJ 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 生态影响HJ 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 地下水影响HJ/T 169 建设工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那么HJ/T 10.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那么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3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那么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GB/Z 1996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方法固体废物鉴别导那么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环评 EIA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环境影响评价〞的缩写3.2 报告表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Form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缩写。
3.3 光伏电站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由一个或多个光伏子系统组成的,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成为电能的光伏发电系统3.4 蓄电池 battery屡次反复使用的二次电池又称为可充电电池或蓄电池3.5 逆变器 inverter 用于光伏电站内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3.6 就地升压变压器 isolating Step-up transformer又称隔离升压变压器装于逆变器交流输出端和公共电网〔或负荷〕间,将逆变器输出符合公共电网频率的交流电升压为符合公共电网或负荷要求的交流电的变压器4 总那么4.1 评价根本任务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任务包括:进行光伏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预测和评价光伏电站建设期、运行期和效劳期满后三个阶段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针对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保护环境,为光伏电站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2 工作程序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现状调查、预测评价和报告编制四个阶段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4.3 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4.3.1 准备阶段搜集和研究相关资料、法规文件;了解光伏电站建设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踏勘现场,对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初步分析光伏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确定评价重点,并在此根底上编制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4.3.2 现状调查阶段开展现场调查、室内资料分析等,进行现状评价工作4.3.3 预测评价阶段根据现状评价和光伏电站设计的系统容量,进行光伏电站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光伏电站环境管理的法规及标准,进行影响范围和程度的评价4.3.4 报告编制阶段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光伏电站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治对策,编制光伏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图1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框图5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识别5.1 根本要求5.1.1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在初步工程分析的根底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5.1.2 应根据光伏电站建设期、运行期和效劳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分别识别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的环境影响5.2 识别方法5.2.1 环境影响识别可采用专家评判法、矩阵法和其他定性分析方法5.2.2 专家评判法,应由专业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采取评判、记分等方法进行识别5.2.3 矩阵法应按行、列排出需进行识别与筛选的环境要素及因子,工程对环境的作用因素、影响源,识别影响性质和程度5.2.4 光伏电站建设期可能涉及的环境影响因子包括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固体废物、生态及水土流失等;运行期可能涉及的环境影响因子包括噪声、固体废物、地面水、光环境、电磁环境等;光伏电站在效劳期满后可能涉及的环境影响因子包括固体废物等。
6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根据光伏电站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工作,掌握站址所在区域的地理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及太阳能辐射资源等根底资料,进行光伏电站环境现状评价;采用数值计算或类比调查等手段对光伏电站施工期、运行期和效劳期满后三个阶段的污染因子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7 光伏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1 调查与评价原那么7.1.1 光伏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原那么7.1.2 光伏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评价级别要求当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组织现场监测7.2 调查与评价范围7.2.1 根本要求光伏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光伏电站周围环境的根本状况为原那么,并应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7.2.2 现状调查范围光伏电站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包括光伏电站建设期、运行期和效劳期满后三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等评价因子的现状调查范围由相应评价因子的评价技术导那么对应的评价级别确定社会环境调查范围以工程所在的基层行政区划范围为宜。
7.3 调查内容与要求7.3.1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a)水文、土壤、植被状况;b)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7.3.2 地理条件调查地理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a)光伏电站的地点、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b)交通条件、水源等7.3.3 气象资料调查气象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a)年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b) 最长连续阴雨天数c) 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及其发生的时间及风向、冻土深度、积雪深度、雷暴日数、冰雹日数、沙尘暴日数等特殊气象情况d) 10-30年逐年各月总辐射量、散射辐射量、最大瞬间辐射强度、日照时数7.3.4 光伏电站环境现状监测7.3.4.1 接入110kV以下电压等级升压站的光伏电站环境现状监测应开展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噪声现状监测7.3.4.2 接入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升压站的光伏电站环境现状监测除开展噪声现状监测外,还应开展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等因子的现状监测7.3.5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7.3.5.1 土地性质、植被种类、动物物种等7.3.5.2 调查评价范围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7.3.6 社会环境调查7.3.6.1 调查工程所在行政区的社会、经济等根本情况7.3.6.2 调查评价范围内居民、学校、医院等敏感保护目标7.4 环境现状评价7.4.1 声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分析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噪声水平是否满足相应标准要求,说明站址所在地的声环境功能区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7.4.2 电磁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分析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是否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说明其受现有电磁干扰源的影响状况7.4.3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根据资料搜集和现状调查,说明站址周围生态现状:土地性质、植被种类、动物物种等,是否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7.4.4 社会环境现状评价根据资料搜集和现状调查,说明站址周围居民、学校、医院等敏感保护目标8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1 预测原那么8.1.1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预测应遵循HJ/T 2.1中确定的原那么进行8.1.2 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均应根据建设规模与环境特征,结合当地环境功能和环保要求确定,应以光伏电站建设期对空气、地面水、声、固体废物、生态影响等问题;运行期噪声、电磁环境、光污染等问题;效劳期满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升压站变压器等固体废物问题为重点。
8.2 预测范围8.2.1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可与现状调查范围相同8.2.2 预测重点应包括:a)主要污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堆放处b)光伏电站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如自然保护区、居民区等〕c)可能出现噪声、电磁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区域d)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8.3 预测时段光伏电站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应包括光伏电站建设期、运行期和效劳期满后三个阶段8.4 预测因子8.4.1 光伏电站建设期光伏电站建设期预测因子应选取与光伏电站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关的特征因子,选取重点应包括:a) 新建光伏电站建设期预测因子,应重点从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等方面选取;b)改、扩建光伏电站已经影响的及将要影响的环境特征因子,从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等方面选取8.4.2 光伏电站运行期光伏电站运行期预测因子应选取与光伏电站运行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关的特征因子,选取重点应包括:a)接入110kV及以上规模升压站的新建光伏电站,应重点从噪声、电磁环境、光污染、变压器含油废水及废旧蓄电池堆放储存等方面选取;接入110kV以下规模升压站的新建光伏电站,应重点从噪声环境、光污染及废旧蓄电池堆放储存等方面选取;b)改、扩建光伏电站已经影响的及将要影响的环境特征因子,从噪声、电磁环境及废旧蓄电池堆放储存等方面选取。
8.4.3 光伏电站效劳期满后光伏电站效劳期满后预测因子应选取与光伏电站效劳期满后的环境影响有关的特征因子,选取重点应包括:光伏电站效劳期满后预测因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及升压站变压器等固体废物的回收处理8.5 预测方法8.5.1 光伏电站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包括数学模型法、预测模式计算法和类比预测法8.5.2 噪声采用预测模式计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