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熙凤的形象【内容摘要】:阐述了王熙凤的形象特征,对其美丽的外貌、出众的口才、极深的心机、干练的作风、毒辣的手段进行分析,并从时代与性格的角度探求王熙凤人生悲剧的成因以及这一形象塑造的意义[关键词]:《红楼梦》 王熙凤 性格 原因 悲剧《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不仅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且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王熙凤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不同的事件,将王熙凤美丽的外貌、出众的口才、极深的心机、干练的作风、毒辣的手段表现得活灵活现一、王熙凤形象特征(一)美丽动人,恍若神妃王熙凤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曹雪芹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介绍王熙凤:“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1](P27)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1](P27)这里曹雪芹通过直接描写,把王熙凤塑造成一个雍容华贵的美人,赋予了她迷人的外表,使她在美女如云的贾府显得那样突出除了直接描述之外,作者还从侧面烘托凤姐的美貌在“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两回中,作者一方面展现了王熙凤的心计和手段,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王熙凤的照人光彩。
贾瑞正是因为被王熙凤美丽的外表所迷惑,才会心甘情愿地钻进了王熙凤精心设计的圈套即使遇到小鬼来拿他,贾瑞的最后一句话依然是:“让我拿了镜子再走贾瑞抱着“风月宝鉴”,看着里面的可人儿含恨而终时,依然钟情于王熙凤王熙凤美丽的容貌和毒辣的手段形成强烈反差,以至于让人们在记住了她的狠毒的同时,也记住了她迷人的相貌,而这个让人死了都要爱的美人究竟有多美,作者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二)伶牙俐齿,巧言善辩作品中王熙凤那出众的口才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她一开口就与众不同:“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谅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1](P27这里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也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有“一石三鸟”之妙真应了周瑞家的那句话———“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回,王熙凤超常的语言才能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表现得淋漓尽致王熙凤一见到刘姥姥便责怪她,怪她不经常来走动意思是说,我们是亲戚,亲戚之间本来应该多走动的,而你不经常来就是你的不对了。
点明了她和刘姥姥的亲戚关系,也拉近了她和刘姥姥之间的距离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来意心知肚明,在刘姥姥诉说家道艰难走不起亲戚的时候,也不失时机地向对方告艰难:“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1](P66)又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1](P66)王熙凤尽量贬低自己,一方面可以使自身利益不受损失,而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得罪对方在短短几句话里王熙凤既表现出在年逾半百的穷亲戚面前的谦逊,又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这充分表现出她异乎常人的语言才能三)心思缜密,工于心计处于贾府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家族中,处处需要防备别人的算计,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王熙凤可谓机关算尽她对“老祖宗”极力地巴结奉承,对力拉拢,对下人弹压收买,对触及其根本利益的人置之死地而后快王熙凤小月不能管家时,王夫人委托贾探春和李纨代为管理王熙凤得知探春的能力后,对贾家平辈人进行了一番评价从中可以看到王熙凤缜密的心思:平时她是非常留心观察人的,在了解了每个人的特点之后,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对付他们了在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件事上,王熙凤的心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旦得知此事,她马上讯问家童,进而打听到尤二姐的住处她一方面赶到尤二姐处,甜言蜜语把她骗入府中,另一方面派人打听尤二姐的底细,并指使家奴怂恿张华到官府告状,然后借机大闹宁国府。
在贾母面前,她搬弄是非,却又假装好人,骗过了贾母,也骗过了贾琏最后又借剑杀人,逼死了尤二姐在整个过程中,她工于心计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四)做事干练,争强好胜王熙凤自幼就假充男孩子教养,其行事自然与那些闺阁弱女不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听周瑞家的说是王熙凤管理贾家,便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呢[1](P63)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经过历练愈发得到强化在宁国府,无人敢惹焦大,王熙凤却敢于对贾蓉说:“还不早打发了没这王法的东西!”[1](P80)协理宁国府时,她对下人说:“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1](P130)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雷厉风行的作风作者在表现王熙凤做事干练、雷厉风行的同时,也突出了其争强好胜的性格宁国府办丧事她本可不出头,但她“素日最喜揽办,好卖弄才干”[1](P127),因此主动请求去宁国府帮忙在铁槛寺,老尼求王熙凤帮张家退掉守备家的定礼起初,王熙凤不想管,但一旦老尼以“连这点子手段也无有”的话相激,王熙凤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1](P142)从她的言谈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那争强好胜、喜欢卖弄才干的性格五)两面三刀,阴险毒辣作者借兴儿之口将王熙凤的这种性格特征表露无遗:“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1](P623)贾瑞起色心时,王熙凤本十分痛恨,但却满脸堆笑,以语言相挑逗对尤二姐更是甜言蜜语,骗取了她的同情,使尤二姐“认她作是个极好的人”[1](P643),跟她进入了大观园她指使家奴唆使张华告状,大闹宁国府之后,却说自己用了五百两银子平复了此事在尤二姐面前,她以姐妹相称,背地里却唆使丫头欺侮二姐,并怂恿秋桐咒骂二姐,使之生不如死为了得到三千两银子,她勾结官府致使张家的女儿和守备的儿子双双自尽;为了除掉情敌,她又用借刀杀人之计将善良软弱的尤二姐活活逼死;在“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一回中,仅仅因为贾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便说“起这个念头他不得好死”[1](P113)……如此对待别人的生命,实在让人不寒而栗二、王熙凤人生悲剧的成因及该形象的社会意义贾府的衰败是整个封建社会走向末世的一个缩影而这一历史进程是通过一大批人物的个人悲剧表现出来的,王熙凤的悲剧恰恰是其中之一。
王熙凤的悲剧与其性格不无关系她具有极强的个性,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中缺乏一般女子的三从四德,也没能为贾家生下一个用以传宗接代的男孩,她不具备封建主子应有的仁慈与宽厚,对下人非打即骂,到处卖弄权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个本需依附丈夫才能生存的封建女性想要争取到与丈夫平等的地位是注定要失败的妇女要求自由平等,渴望展现个人才能,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但实现这些需要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个性与自我的解放需要以推翻整个封建统治秩序为前提,仅靠个人的聪明与手段是无法实现这一目的的王熙凤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她既是夫权的反对者也是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她希望凭借几个封建家长的宠爱来维护自己在贾府的权威,她试图通过对别人的伤害来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她的性格及所处的环境共同决定了她最终只能以悲惨的命运收场,王熙凤代表了当时一类女子的命运在小说中,作者一方面通过对该人物美丽、泼辣、伶俐、干练等特征的描写,热情讴歌女性的聪明才智,发出提高女性地位的呼声;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对她善于算计、心狠手辣的极大的厌恶,揭露并鞭挞了其作为封建主子的罪恶本质但从作者给王熙凤的判词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参考文献:[1]曹雪芹.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2006.[ 2]刘勤英.王熙凤人物形象探析[J].希望月报,2007(8).[ 3]房敏.《红楼梦》王熙凤话语的话语语用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