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9804096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愉快地探索。我以小学数学第七册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为例,谈几点体会。一、开讲生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

2、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二、授中激趣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

3、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三、设疑引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新授结束

4、后: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80。师(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80。师: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它(指均分后的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有的答90,有的答180。师:哪个对?为什么?生:180,因为它还是一个三角形。师:每个小三角形的度数是180,那么这样的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这时学生的答案又出现了180和360两种。师:究竟谁对呢?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四、练中有趣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

5、的一个重要环境,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要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规律解题时,先是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是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了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

6、燥乏味之感。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手抓脑袋,冥思苦想,这时教师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五、课尾留趣一节课的前半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刻,但一到后半节,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游戏,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在”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