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史人物经典素材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KB
约3页
文档ID:479446999
历史人物经典素材_第1页
1/3

历史人物经典素材1祖逖(di) 闻鸡起舞 祖逖,晋朝人,胸襟开阔,不怎么讲究仪表,但却胸有大志一天夜里,他忽然听到鸡叫,祖逖说:“这是吉祥的声音呀”边说边下床走到院子里舞起剑来晋元帝时,祖逖任豫州刺史,北伐渡江之际,他叩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誓不为人!”渡江之后,他率领部下与后赵石勒的军队相持,收复了不少失地,恢复了东晋黄河以南的许多领地 分析:苦心孤诣,壮心不已,勤学苦练,必将有所成就 话题:“成功与追求”“听其言观其行”2李清照夫妇典衣治学 李清照夫妇二人勒俭度日,常典当衣物,“取丰千钱”,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且全身心投入她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绸衣,更不置办贵重饰物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 分析:李清照夫妇二人为世人所称颂,流芳百世,这与其对治学的不断追求是分不开的 话题:“治学贵在勤奋” “痴” 3鲁迅为国弃医从文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 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人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分析: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 话题 “理想和现实”“选择”4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70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27岁以后,只有因两次生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搁过笔即便到了晚年,他也没睡过懒觉,每天照例早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1957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从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___牡丹 分析:成功者选择勤奋,懒惰都选择懒惰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一生勤奋,这是高尚者的座右铭只要生命不息,那么笔也不会停止书写话题:“工作态度”“勤奋与懒惰”“成功与勤奋”5曹雪芹著书 晚年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红楼梦》是他“阅十载,增删五次”“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锋,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分析:逆境能摧毁人,也能锻练人。

对于有坚强意志的人来说,逆境只不过是展示其毅力的一个平台,是其奋斗的一个缩影而对逆境,努力者成功,畏缩者失败 话题:“人生的困境与奋斗”“逆境与成功”6王安谈“当机立断”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说,影响他一生的事情发生在他六岁之时一天他外出玩耍,经过一棵大树时,突然有一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里面滚出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走到家门口,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养小动物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走进屋去请示妈妈,妈妈竟破例答应了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小麻雀却被猫吃了 分析:只要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虽可避免做错一些事,但也会失去一些成功的机会 话题:“成功的保证“犹豫与果断”7贫穷造就了作家 年轻是的左拉很穷训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房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话题 “贫穷是一笔财富” “坚持不懈” “苦难出人才”8“磨难是财富” 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了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暗淡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 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分析:也许没有声音的世界更能静心思考,但“被褥的坟墓” 绝对给人灵感,一颗坚强的心才是根本 话题:“磨难是财富” “生命的力量”9博迪眨眼写作 博迪是一名法国记者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要可以活动但他痛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水衣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请笔录员门迪协助他每天花6小时笔录他的著述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动来完成每次门迪按顺序读出法语常用字母,博迪每眨眼一次表示字母正确,眨眼两次表示错误,然后拼成词语这种常人难以想像的“写作”终于在数月后奇迹般地完成了这本150页的著作已被出版,受到人们的欢迎 分析:“博迪眨眼写作”的事迹让我们想到了霍金,身体上的极度残缺却丝毫不能阻止他们在文学及科学研究上的昂首阔步。

话题:“毅力”“完善与残缺”“奇迹的诞生”10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地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富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11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决定到国外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他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他用自己的艺术增进了西区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前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政府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但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肖邦的心脏,被运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分析:叶落归根,古今中外,概莫例外对祖国的眷恋,是每一位爱国者的共同期望 话题:“遗愿”“爱国__永恒的话题”12苏武牧养 公元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单于扣押苏武并采用各种手段苏武投降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

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怎么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昂的头匈奴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19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顺发皆白的老人了分析:敢于以死报国,是苏武忠贞的集中体现正是如此,他才成为几千年来爱国尽忠的典型代表,世人效仿的楷模 话题:“爱国”“忠贞”13只要主义真面目 1928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夏明翰不幸被捕,敌人百般摧残他,他毫不屈服,在就义前,他写下了一首正义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分析:夏明翰誓死不屈的壮举,是什么支撑着他呢?那就是对党的忠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话题:“信念”“爱国”“忠贞”14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1950年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归宿在中国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玩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的回答是:“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钱学森的誓言最终实现了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载人航天事业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分析: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爱国心,是不可能成就伟大事业的 话题:“成功的因素”“爱国心”15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棵梨树,行人都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他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分析:心灵需要自我维护,纯洁的心灵是智者所追求的,心灵有了污点,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话题:“心灵的维护”“追求完美人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