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白鹿原》中的“白鹿”形象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50KB
约8页
文档ID:479403688
《白鹿原》中的“白鹿”形象_第1页
1/8

《白鹿原》中的“白鹿”形象摘  要《自鹿原》自问世以来,即受到评论界与读者的高度关注,好评如潮,被称为“民族的秘史",它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作品塑造了一个个跃然纸上的经典人物形象:散发着中国传统宗法文化人格魅力的白嘉轩、被视作圣人般的朱先生、恪守纲常礼法忠心耿耿的鹿三、以及浪子回头回归道德文化的黑娃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在陈忠实的笔下栩栩如生,给了人们极大的震撼力作者以白鹿为引子,以白鹿两家的爱恨情仇为网络,把一个深邃的白鹿原文化展现给我们,本文意在探究白鹿原中的白鹿形象到底是谁?作者认为文中的白鹿是一种精神,他选择白灵和朱先生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故陈忠实笔下的白鹿是白灵和朱先生,而我身为读者,单以自身的感受认为,白鹿不应该是一种精神载体,而应该是书中描述的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是白鹿原上的一份子!关键词:《自鹿原》  白鹿 白灵    朱先生    引   言  想来刚刚看到《白鹿原》这本书的人,大部分都会思考:这本书为什么会叫做《白鹿原》  书中有过这样的一段描写:“很古很古的时候,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向西原跑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

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飘过以後麦苗忽地蹿高了,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白鹿跑过以後,有人在田坎间发现了僵死的狼,奄奄一息的狐狸,阴沟湿地里死成一堆的癞蛤蟆,一切毒虫害兽全都悄然毙命了.更使人惊奇不已的是,有人突然发现瘫痪在炕的老娘正潇洒地捉看擀杖在案上擀面片,半世瞎眼的老汉睁着光亮亮的眼睛端看筛子拣取麦子里混杂的沙粒,秃子老二的瘌痢头上长出了黑乌乌的头发,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鲜若桃花……这就是白鹿原.”  它不但清楚地解释了文中地名和书名的来源,还用神话的方式引出了书中贯穿始终的线索“白鹿”每个读者都在讨论:书中所指的白鹿究竟是谁?一    谁是“白鹿”毫无疑问大家公认文中白鹿是朱先生和白灵,文中或多或少有暗示的,朱先生逝世时-“冬阳一抹柔弱的阳光从院子里收束起来,墙头树梢和屋瓦上还有夕阳在闪耀忽然看见前院里腾起一只白鹿,掠上房檐飘过屋脊便在原坡上消失了白灵牺牲时,全家人都梦到了一只白鹿:“分明是白灵的模样,白鹿流着泪看着他们,然后钻到地缝里……”陈忠实把朱先生和白灵的离去跟白鹿联系到了一起,这阐明自己的态度:白鹿是朱先生和白灵1.1敢于反叛、追求自由的白灵毫无疑问白灵是白鹿精魂的形象,自出生到牺牲作者都为其编挂上了白鹿的影子,作者把白灵描绘成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女性,她活泼开朗、美丽善良,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被作者视为白鹿精灵的化身、美好的中心形象。

   白灵的一生和同时代的其他女性是明显不同的,她代表者“新”、“正义”、“自由”和“反叛”她本是生在旧时代的女性,却接受了新式的教育,当革命之风刚刚在白鹿原掀起了一层层涟漪时,白嘉轩便再也不再给白灵缠足,并送她进了学堂读书,而城里新式学堂开学时白灵又最早的进入城里新式学堂学习,在这些先进思想的熏陶下,白灵不甘束缚,她恨腐朽死寂的旧式生活而开始向往新的生活.白灵是敢于反叛的,她在进一步进城读书的要求受到父亲的决断拒绝后,选择以失踪的方式表达了她的意志.当白嘉轩在城里找到她时,她说:“ 爸!你要是逼我回去,我就死给你看 说着抓起皮匠铰皮子用的一把大铁剪子支到脖子上所以白嘉轩对女儿的评价是“ 那———是个海兽!".既而她又反抗父亲给她订的包办婚姻,在屋里高声叫喊:“ 谁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踏倒 并再一次以失踪来抗拒使得白嘉轩向全家老小庄严宣布:“ 从今往后,谁也不准再提说她权当她死了 白灵性格里绝决的反抗精神如此刚烈,挑战着白嘉轩这个族长的绝对权威,也震撼了从没被动摇过的白鹿原,象一团雄雄烈火猛烈地燃烧着整个旧的社会白灵勇敢地追求着自由,她和鹿兆海自由恋爱私定终身两人参加国民革命培训班的培训后,以抛掷铜圆的方式决定了鹿兆海参加共产党,白灵加入国民党。

她没有料到这次抛掷铜圆的游戏,揭开了他们走向各自人生历程中精神和心灵分裂的一个序幕他们的婚恋因各自阶级立场的变化而发生了裂变经过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白灵已经从抛掷铜圆的迷梦之中走向自觉她自觉地加入了共产党,在血雨腥风中更深地体会到国民党的残酷,叛徒的卑劣,树立了明确的政治理想,共产主义就是奶奶所描绘的白鹿为了这只美丽的白鹿,她不惜填枯井挨黑枪上绞架.在执行革命任务的过程中,与鹿兆鹏假扮夫妻,产生了真正的爱情然而身份的暴露,她不得不离开爱人鹿兆鹏来到根据地被组织安排做文化教员,受到上至军长下至小队长的表彰,半年后调到军部做秘书然而部队揭露国民党潜伏特务事件导致了一场内乱,这支刚刚形成气候的红军游击队陷入了灭顶之灾她被调离军部,从西安陆续来到根据地的二十一名学生,只剩下连她在内的二女一男了白灵最后一个被捕,抓得最迟,却被处决得最快.但她即使被关进囚室,也日夜呼唤不止,像-头拼死的母狮,凶猛而又沉静地咆哮:“ 你的所作所为,根本用不着争辨.我现在怀疑你是敌人派遣的高级特务……你处死我,你同时记住:你比我渺小一百倍!” 白灵被活埋的那天晚上,天上下着雪生于动荡的旧社会白灵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她不是死在血与火的战场,也不是死在叛徒的出卖,她死于肃反运动的扩大化,死在了自己战友的手中。

  白鹿精魂就这样漫过原野,用自己的热血铸造了人生的丰碑然而她的灵魂没有安息之所,她的灵魂从活埋她的土层中飘逸而出,幻化成了朱先生的梦,白嘉轩的梦,白赵氏的梦美好的事物就这样被毁灭了,倾注了作者美好理想的形象离我们而去,可悲亦或是可叹还是可恨,都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索1.2具有“真君子、真气节、真智者、真仁义”的朱先生 书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就是朱先生,这种传奇色彩与白鹿神话故事隐隐相对塑造了一个“真君子”、“真气节”、“真智者”、“真仁义"的白鹿形象 他淡定、自得,不掺和杂事,却将大小杂事都料理的得真切切,每次出场都宛若仙人,撂下几句话便抽身事外,继续回到白鹿书院编修县志,让芸芸众生细参慢悟朱先生不为名所诱,不为利所动,他是一个极受人尊重的文人无论是军阀土匪、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他尊重万分  朱先生是“真君子”“真仁义",他自幼聪灵过人,十六岁应县考得中秀才,二十二岁赴省试又以精妙的文辞中了头名文举人次年正当赴京会考之际,父亲病逝,朱先生为父守灵尽孝不赴公车,按规定就要取消省试的举人资格.陕西巡抚方升厚爱其才更钦佩其孝道,奏明朝廷力主推荐,皇帝竟然破例批准了省试的结果。

巡抚方升委以重任,不料朱先生婉言谢绝,公文往返六七次,仍坚辞不就直至巡抚亲自登门,依然不悔随即住进白鹿书院,研究修身、齐家、平天下之大法,后来招生传道.对朱先生来说,每日吟诵圣贤书便是他的最大乐趣  朱先生是个真正地智者,白鹿原上的人们自从来了朱先生以后,精神上便有了不一样的依托.比如朱先生穿着泥屐在村巷里叮咣叮咣走了一遭以暗示村人做好下雨的准备,却被庄稼人笑他发神经了,直到大雨倾盆,好多人家的麦子给洪水冲走了,人们才领悟出朱先生穿泥屐的哑谜  诸如此类的几件事一传出,朱先生便成了白鹿原上的神人原上的人们无论大小事情都来找他算命打卦进行预测而朱先生都能一一准确的“解答”   朱先生真是神仙下凡么?不是的,他才是一个真正地大智大悟者,在人们的传闻中有通神的本领,其实是源于他对世事的洞察和对时局的把握   朱先生有“真气节” 朱先生除了在白鹿书院办学堂、召集有志文人编修县志这项庞大的工程以外,在救济灾民、保家卫国诸多方面,他的热情比任何人都高涨!我觉得朱先生投笔从戎的那一段,堪称经典可以想象,那八个可爱的仙风道骨的小老头儿一起奔赴前线的情景:渭河平原上朝阳的炽红的橘黄的烈焰把大地和天空融为一体,八个一律长袍短褂老先生一步一步踏过关中平原的田野和村庄,去投奔抗日军队……   那样的场景真叫人动容,更让人感慨!这就是我们的文人!旧时代的书生!文而不弱,是何等气节!  朱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因为他是第一个让我流泪的人,不因为他的大义,不为他的气节,不为他的传奇,只为他对白朱氏说过的一句话“你要是不嫌弃我,我下辈子还寻你……”这是怎样的一个真君子深沉真挚的爱情表白啊。

我为朱先生的真性情感动!!  最后,朱先生抗日杀敌的壮举被“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扼杀了,他也郁郁寡欢的返了乡,匆匆修完县志便坦然作古,但他留给身后数十年来到的革命小将们的那块砖头内“折腾到何日为止”的一行字,还是分明的告诉读者,朱先生是人,是神,更是白鹿原上人们传说中的那只神奇的白鹿! 二    富有“白鹿"灵魂的人白鹿原虽然对我触动很大,但是我对它的研究、认识、了解还远远不够,我个人不能正确的从民族、历史、大义上去评析作者笔下所描述的白鹿精魂代表的含义,也不能很正确的把握作者选白灵、朱先生当白鹿的深层含义,在我认为作者笔下所谓的“白鹿”就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灵魂"的人, 那么除了这两只“白鹿",文中到底还有没有“白鹿"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作者独特细致的人物描写下不但白灵、朱先生被描写的有血有肉、仿佛脱离了小说而真有其人,其它如田小娥、白嘉轩、鹿子霖、白孝文、黑娃等他们都是活脱脱的人,都是文中的白鹿,都是白鹿原上舞动的精灵当你闭上眼睛,仿佛进入了白鹿原上从高高的地方看着他们喜怒哀乐、哭笑怒骂. 2.1敢爱敢恨,淳朴善良的小娥毫无疑问小娥才是《白鹿原》中的第一女主角她被作者赋予了非常复杂的人性,把一个敢爱敢恨,纯朴、善良、无助、无辜而又劣迹斑斑的形象立体化、跃然于纸上,小娥就是一只白鹿精灵,她本不属于白鹿原,却为白鹿原带来了无尽的纠纷和爱恨情仇!小娥被秀才父亲送给了年迈的郭举人做妾。

成了锦衣玉食的性奴隶,而实际的地位却“连只狗都不如”她不甘于作“性奴”的角色,勇于迈出不为封建传统所接受的一步:和黑娃的偷偷相会.在于黑娃相会中产生了和他厮守一生的愿望,小娥是真正的喜欢上了黑娃么,这不得而知,但是从这可以看出其实小娥是一个非常渴望正常生活的普通女性,但是.在那个男权社会里,她的这一点微薄的愿望也无法得到实现等到事情败露后,田小娥就成了千夫所指的烂女人.当黑娃带着田小娥回到白鹿原时,又遇到了传统礼数的不容,父亲和他们断绝关系,族长白嘉轩拒绝他们入祠堂,不管他们怎么与世无害,仍是遭到世人的鄙视和反对.我一直觉得这里很有些让人感动,他们不畏艰难地结合,不顾流言蜚语地相爱,在破败的小窑洞里相依为命虽然穷困,虽然孤独,但是有着一股融融的暖意,男耕女织,相亲相爱,谁说这小窑洞不是天堂?那些道貌岸然的人,他们领会过这种快乐吗?黑娃走了,躲避时局留下无依无靠的小娥在这乱世里,在这人人厌恶她的原上,在寂寞凄惶和恐惧中度日后来她的行为,确是有些荒诞,有些是非不分,但是不要忘了,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在彻底的男权的社会里,在强大的势力的压迫下,她是别无出路的,有人施来了什么,她只能顺受,她无法施展自己的主见,她无法拥有自己的力量。

是的,有些事情是可以死都不要做的,然而她只是想活下去,她不想死说到底她只是没有那么高尚她被杀的那一幕,我不知为何一直觉着心酸燃起满怀欣喜大寒天下炕开门迎接情郎,开门后吓坏了,在墙边蹲缩着悲悲切切地一句:你来做啥吗?这一个场景似乎历历可见然后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镜头,刀尖穿透胸肋.这个想要活下去的女子,这个在乱世中无从依傍的女子,这个模样生得比别人都好的女子,生命到了尽头那一声是惊异而凄婉的,她叫了那个不承认她的公公一声“爸啊”,成为她在这世上最后的语言似乎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的唯一的一次这样称呼鹿三,这一声包含了多少内容一只敢爱敢恨,纯朴、善良、无助、无辜的白鹿离开白鹿原了,从此这只本不属于原上的白鹿精灵终于可以远离这种纷争了,白鹿小娥远去了……   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