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氨安全操作规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760969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氨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涉氨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涉氨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涉氨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涉氨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氨安全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氨安全操作规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在360V400V之间,启动水泵、冷却塔风机, 观察水压、电流情况。2. 检查系统阀门状态,是否根据需要该开的,该关的关了。 二开机1. 关闭均压阀,开油泵20秒后开启压缩机主机,调整油压高出排出压 力 0.150.3MPa ;2. 按20%的级差增载或减载,同时调整吸、排气阀,保证吸气压力、 排气压力在设备正常工作范围内,且主电动机不超载运行;3. 调整油冷却器制冷剂流量,保持油温在4055;4. 满载后,打开经济器供液截止阀,调整经济器节流阀开启度,使经济 器出气温度高于经济器管程压力对应饱和温度3 61为宜。5. 每两个小时作运行记录一次,记录

2、内容如下:油温、油压、电流、电 压、吸气压力、排气压力、补气压力。二停机1. 正常停机调整吸、排气阀,保证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在设备正常工作范围内, 压缩机按20%的级差间隔10分钟逐级减载至零载位,停机;关闭吸气阀,油泵延时自动停止;切断主电动机电源。2. 故障停机:当压力、压差、温度等超过规定范围时,机组保护装置起 作用使主机停车,同时铃响报警,故障显示,指出事故部位,消除事故后, 才能再次启动。故障停机操作步骤:切断电源;关闭吸气阀排气阀和供液截止阀;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3. 紧急停机操作步骤:按急停按钮;切断电源;关闭吸气阀、排气阀和供液截止阀;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4. 断电停机操作步骤

3、:关闭吸气阀、排气阀和供液截止阀;切断电源;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停机后停止水泵及风机。库房降温前应对制冷系统的个控制阀门进行检查和调整,使需要降温 的库房低压系统管道畅通,压缩机至冷凝器,储液器和高压调节站的高压 管道也必须畅通。降温开始时先对蒸发器适当供液,系统内有一定氨液后照正常启动程 序开动氨压缩机使机器投入正常运行,调整对蒸发器的供液量,使氨液在 系统内不断循环酷我便会逐渐下降,库温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供液,关闭 压缩机,暂停降温,待达到规定时间后在继续降温,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温 度止具体降温幅度如下;库温为+ 5C以上。每天降温2-2.5C当库温为+5C_0C时每天降温1C,当库温降至+

4、4C时应暂停另外, 保持+4C达到57天以利于库房结构中的水分抽析出来,减少冷库隐 患当库温为+0C4C时每天降温0.51C当库温为-4C18C时每天降温11.5C当库温为-18C23C时每天降温2C当库温达到设计温度后应停机封库保温24小时以上观察记录库房自然 升温及保温效果冷库在降温时库门要紧闭库房降温情况应做好记录库温达到设计要求 停止降温观察并记录库温回升情况。降温时若温度降不下来达到设计要求。应分析原因适当处理。库温降 不下来的原因很多。有设计制冷系统选择不当如压缩机的能力过小。节流 阀口径和管道口径不合理。库房蒸发器蒸发量不够等。也可能是操作系统 中的阀门未调整好蒸发器供液不足。应

5、根据情况分析处理。降温后如果库 温回升较快应检查隔热层是否不平或受潮施工质量是否有问题等。蒸发器除霜操作规程1. 热氨融霜热氨融霜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气体引入蒸发器内,利用过热蒸汽冷凝所放出热量来融化蒸发器外表面的霜层,同时蒸发 器内原有的积油在压差的作用下排走。这种方法融霜时间短,劳 动强度低,除霜效果好,但操作比较复杂,能量损失大, 对库温有较大影响。(1X检查低压桶的液面和压力,必要时进行降压、排液处理,使低 压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提前关闭或关小供液阀门,使其液面不超过40%, 以备容纳融霜排液。(2 )、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蒸发器的抽气 状态。(3 )、待蒸

6、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 20分钟),关闭其鼓风机, 关闭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注意:对于蒸发温度低于-401、 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融霜前的抽气过程尤为重要,否则,蒸发器集管或 回气管道易发生“液爆”现象。)、开启液体调节站需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稍微开启低压循 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注意:热氨融霜过程中,低压桶进液阀 要间歇开、关,不能常开也不能开启过大,尤其到冲霜排液行将结束时更 不能开启过大。)(5)、开启气体调节站的热氨总阀、需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注意冲霜 时热氨压力不应超过0.6MPa。(6 X注意低压桶的液面不得超过80%。(7 )、热氨冲霜完毕,关

7、闭气体调节站的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总热氨 阀;关闭液体调节站上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低压循环储液桶的 冲霜进液阀(节流阀)。(8 )、缓慢开启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当蒸发器的回气压力降低到系 统蒸发压力时,适当开启液体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恢复蒸发器的工作状 态。2、冷风机水冲霜操作(1)、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冷风机蒸发器 的抽气状态。(2 X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20分钟),关小气体调站 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注意:冷风机蒸发器内残存的氨液吸热蒸发会降 低水冲霜效果。)(3 ).停止冷风机的鼓风机。(4 X检查并启动冲霜水泵,开启冲霜水阀门,向冷风机蒸发器淋

8、水, 注意蒸发器淋水情况,避免局部水量不足而结冰。(5 X注意检查冲霜排水情况,防止下水道堵塞,冲霜水溢出水盘。(6 )、冷风机水冲霜过程中,不得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以防蒸 发排管内压力过高。回气阀开启的大小应该以维持蒸发器内的压力为0.50.6MPa 为宜。(7 X冲霜完毕,关闭冲霜水系统。(8 )、待冷风机蒸发器上的水滴净后,稍微开大吸气阀门降低回气压 力,根椐库房负荷情况适当开启有关供液阀门,恢复冷风机正常制冷状态。3、冷风机热氨与水结合除霜操作(1)、检查低压桶的液面和压力,必要时进行降压、排液处理,使低 压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提前关闭或关小供液阀门,使其液面不超过40% , 以备

9、容纳融霜排液。(2 )、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蒸发器的抽气 状态。(3 X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20分钟),关闭冷风机的 鼓风机,关闭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注意:对于蒸发温度低于 -40C、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融霜前的抽气过程尤为重要,否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管道易发生“液爆”现象。)(4)、开启液体调节站需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稍微开启低 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注意排液桶的液面不得超过80%。(注意:热氨融霜过程中,低压桶进液阀要间歇开、关,不能常开也 不能开启过大,尤其到冲霜排液行将结束时更不能开启过大。)、开启气体调节站的热氨总阀

10、、需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注意冲霜时热 氨压力不应超过0.6MPa。(6).热氨融霜5分钟以后,检查并启动冲霜水泵,开启冲霜水阀 门,向冷风机蒸发器淋水,注意蒸发器淋水情况,防止冲霜水溢出水盘。(7 X蒸发器的霜全部除去后,关闭冲霜水系统。(8 )、待冷风机蒸发器上的水滴净后,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冲霜库房的 热氨阀、总热氨阀;关闭液体调节站上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低 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9 )、缓慢开启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当蒸发器的回气压力降低到系 统蒸发压力时,适当开启液体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恢复冷风机的工作状 态。注意:1. 无论采用何种融霜操作,严禁一边冲霜一边打冷, 否

11、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管道易发生“液爆”现象。2. 冲霜过程中要保证冲霜水压力避免局部水量不足而结冰,造成冰堵;3. 冲霜时一定要控制好低压桶压力不要超过0.6bar,防止压力降低氨 液大量回流造成管道震动和液暴。4. 高温库采用停机融霜的方法:即停止压缩机运转,打开冲霜水冲霜即 可。5. 高、低温库冲霜时要控制好各库的连接时间,尽量节省冲霜时间。6. 要合理安排各库的冲霜顺序。对库温要求较高的库要留到最后再冲, 以免该库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造成货物不可预见的损坏.一、液氨充装区严禁烟火。二、充装区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三、驾驶员、押运人员,充装人员必须经相关部门安全技术培训 取证后方可上岗。四、车

12、辆必须在充装人员指挥下,缓慢进入充装区,放下出入栏 杆,驾驶员拉好手闸,车辆熄火,前后轮垫好三角木,将车钥匙交给 充装人员。五、充装人员在充装前必须通知当班调度及合成岗位操作人员, 保持联系。六、充装人员时刻注意温度、压力、液位变化,不得超装、超载, 不准脱岗和离岗操作。七、充装人员开关各液氨槽阀门轻开轻关,不得用加力杆及“F” 扳手,文明操作,并配备必须的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等)。八、充装完毕,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将车钥匙交还驾驶员,指挥 车辆离开充装区。救护设施操作规程1、空气呼吸器的安全操作规程一、使用前准备1、将器材箱放在地上(注意:器材箱有产品标识的一面向上,然后 打开箱盖,解

13、开装具,固定带,取出装具。2、打开气瓶阀。沿逆时针方向旋开气瓶阀手轮,至少2圈。如果发 现气瓶阀打开后,有气体从供气瓶阀中流出,则按下供气阀上橡胶罩节气 开关,气体流动将终止,同时检查气瓶压力。3、报警及检测。顺时针旋转气瓶阀手轮,将气瓶阀关闭,略微打开冲 泄阀,将系统中的气体排出,当压力降到5.50.5MPa压力时,报警器开 始声响报警,直到压力小于1MPa时报警器停止报警。如果不能报警,则 不能使用。4、确认瓶箍组件将气瓶牢牢固定住:气瓶底朝自己,身体朝前倾斜, 拿出并展开肩带,分别置于气瓶两边。5、佩戴装具,两手同时抓住背托体两侧:把呼吸器朝上举过头,两肘 朝内收并保持贴近身体,肩带顺着

14、手臂滑入肩膀上的位置,站直身体双手 下拉调节肩带,使呼吸器的位置紧贴自己的身体后背。6、扣好腰带。将腰带的腰扣扣好,然后将腰带左右两侧的伸出端同时 向前方拉紧腰带。7、佩戴面罩,检查面罩组件,确定口鼻罩上已装呼吸气阀,口鼻罩正 确位于下巴罩内部,并位于两个传声器的中间,调整头带,方向朝外,一 手掀起头罩,另一手将面罩放在脸上。拉开头罩戴在头上,带子平置于头 部和颈部,单手把头罩拉至头后部。把头带末端朝头前方拉动,调节头带。8、检查面罩密封。用手掌心捂住面罩接口处,通过吸气直至产生负压, 检验面罩与脸部密封是否完好,否则再收紧头带或重新佩戴面罩。9、安装供气阀。将供气阀兰色冲泄阀处于13点钟位置

15、,供气阀出口 平面对准面罩相对应的平面接口,当冲泄阀在面罩的正面时,供气阀上的 扦板将滑入面罩上的卡扣中锁紧供气阀,会听到“喀嚓”声,供气阀安装 好10、检查装具性能。供气阀安装好后,深吸气供气阀启动,吸气过程 中将有空气供给,通过几次深呼吸检查供气阀性能,吸气和呼气都应舒畅, 无不适感觉。二、呼吸器的使用。1、空气呼吸器经上述正确佩戴并经认真检查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使 用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当听到报警声响应立即撤离现 场。2、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观察肩背上的压力读数来判断空气消耗 量。任何情况下,使用者必须确保有足够空气,可以从被污染地区撤离至 不需要呼吸保护的场所。如果已用掉气瓶内部分空气再打算进入事故区域, 使用者必须确保剩余空气足够维持生命安全。三、终止使用。1、离开受污染或未知空气的环境中或确信不再要求呼吸保护的环境 中。2、用手捏住下面左右两侧的带扣环向后推,同时松开颈带,然后松开 头带,将面罩从脸部由下向上脱下。3、按下供气阀上部的橡胶保护罩节气开关,关闭供气阀。面罩内向外 的空气流动应停止。4、用两手拇指和食指压住腰带扦扣两端的滑片,然后向前拉,松开腰 带,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压住扦扣中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