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观察技术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1467469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观察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观察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观察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观察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观察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观察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观察技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观察技术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观察 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意识不到自己的教学问题。 二、教师为什么意识不到教学中的问题? 1、课堂决策复杂多变,课堂行为转瞬即逝,难以捕捉; 2、教师培养未经课堂观察技术的专业训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概念标

2、签”“多一双眼睛”); 3、教师对学科教育的本质与教育原理的内涵认识上的局限; 4、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 5、缺乏一种机制,引导专家与教研员深入课堂,观察指导,帮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6、变革社会中教师观念的变革:从“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儿童中心”走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有一个理念向行为转移的过程. 三、“课堂观察”观察什么 一是关注知识传授(指标是“高认知水平”),二是关注学生发展(指标是高参与度)。二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而教师的高认知水平又有哪些因素呢? 匹兹堡大学QUASAR研究表明,要保持高

3、认知水平须具备七要素:1、给思维和推理“搭脚手架”;2、为学生提供元认知的方法;3、示范高水平的操作行为;4、维持对证明、解释或意义的强调;理解、概念获得等方面;5、任务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6、在概念间建立联系;7、适当的探索时间。而高认知水平要求下降的因素主要是: 1、情景问题常规化(教师包办代替,对学生期望降低);2、重点转移到追求答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不注重意义;3、时间过多或过少;4、课堂管理问题;5、给予学生的任务不恰(指向不明或学生缺乏兴趣);6、教师对学生低层次结果或过程迁就(如本来要求学生解释思考过程,却接受了不正确或不清晰的解释)五、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因素有哪些? 1、提供学

4、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2、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防止顾及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女生、差生、内向、不举手)。 3、使课堂充满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好奇求知的欢乐和自我表现的愿望是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 4、恰当组织小组讨论,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能够产生“感染的行为”和“竞争的努力”。 5、对学生的主动发言和积极参与,鼓励接纳,禁止打断批评,耐心倾听学生的自由表达,鼓励不同意见,欢迎补充、质疑、标新立异或综合、改进。 6、营造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宽松平等民主的人际环境,创设有利于体验成功、承受挫折的学习机会,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 六、课堂观察与

5、听课的区别 以往听课,着眼于听老师的课,往往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诸多情况,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教师在课堂中随机应变的机智等等。但课堂教学情况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互动的和谐状态。学生的精彩发言、独到见解、思索疑惑,课堂的环境布置、师生互动的程度、意外因素的干扰及处理,这一切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特有景致。作为听课者,就要捕捉并把握这些要素,“和着”学生的思维,观察并关注学生的这些表现,从而全面完整地认识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一些学校在进行校本教研时,充分利用录像等手段,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观察,继而分析反思提高。这是很有见地的一招。一位教育专家说得好:“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

6、能传授得多么好,而是有本事让学生进入一种琢磨的学习状态。”我想,要感知“学生进入的琢磨状态”,我们教师就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从而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分析、反思课堂教学行为。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课堂教学观察技术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观察 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意识不到自己的教学问题。

7、二、教师为什么意识不到教学中的问题? 1、课堂决策复杂多变,课堂行为转瞬即逝,难以捕捉; 2、教师培养未经课堂观察技术的专业训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概念标签”“多一双眼睛”); 3、教师对学科教育的本质与教育原理的内涵认识上的局限; 4、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 5、缺乏一种机制,引导专家与教研员深入课堂,观察指导,帮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6、变革社会中教师观念的变革:从“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儿童中心”走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有一个理念向行为转移的过程. 三、“课堂观察”观察什么

8、 一是关注知识传授(指标是“高认知水平”),二是关注学生发展(指标是高参与度)。二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而教师的高认知水平又有哪些因素呢? 匹兹堡大学QUASAR研究表明,要保持高认知水平须具备七要素:1、给思维和推理“搭脚手架”;2、为学生提供元认知的方法;3、示范高水平的操作行为;4、维持对证明、解释或意义的强调;理解、概念获得等方面;5、任务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6、在概念间建立联系;7、适当的探索时间。而高认知水平要求下降的因素主要是: 1、情景问题常规化(教师包办代替,对学生期望降低);2、重点转移到追求答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不注重意义;3、时间过多或过少;4、课堂管理问

9、题;5、给予学生的任务不恰(指向不明或学生缺乏兴趣);6、教师对学生低层次结果或过程迁就(如本来要求学生解释思考过程,却接受了不正确或不清晰的解释)五、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因素有哪些? 1、提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2、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防止顾及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女生、差生、内向、不举手)。 3、使课堂充满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好奇求知的欢乐和自我表现的愿望是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 4、恰当组织小组讨论,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能够产生“感染的行为”和“竞争的努力”。 5、对学生的主动发言和积极参与,鼓励接纳,禁止打断批评,耐心倾听学生的自由表达

10、,鼓励不同意见,欢迎补充、质疑、标新立异或综合、改进。 6、营造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宽松平等民主的人际环境,创设有利于体验成功、承受挫折的学习机会,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 六、课堂观察与听课的区别 以往听课,着眼于听老师的课,往往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诸多情况,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教师在课堂中随机应变的机智等等。但课堂教学情况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互动的和谐状态。学生的精彩发言、独到见解、思索疑惑,课堂的环境布置、师生互动的程度、意外因素的干扰及处理,这一切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特有景致。作为听课者,就要捕捉并把握这些要素,“和着”学生的思维,观察并关注学生的这些表现,从而全面完整地认识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一些学校在进行校本教研时,充分利用录像等手段,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观察,继而分析反思提高。这是很有见地的一招。一位教育专家说得好:“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能传授得多么好,而是有本事让学生进入一种琢磨的学习状态。”我想,要感知“学生进入的琢磨状态”,我们教师就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从而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分析、反思课堂教学行为。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