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优质教案设计图画书阅读《谁的家到了》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47KB
约4页
文档ID:470513807
幼儿园优质教案设计图画书阅读《谁的家到了》_第1页
1/4

小班主题活动活动的题目:图画书阅读《谁的家到了》一、活动由来:《谁的家到了》是一本充满了童趣和无限可能的书,书中讲述了三个可爱的小动物和一辆小公交车一起回家的故事,无论是拟人化的角色塑造,还是逗趣又充满想象的情节发展,都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仅有益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更能激发幼儿感知和表达的愿望二、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喜欢参与阅读活动2、能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进行猜想3、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画面内容的理解三、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重点:尝试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感知画面内容并大胆进行猜想和表达活动难点:和老师一起翻看绘本,通过感知画面来理解故事内容四、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将《谁的家到了》的内容扫描出来做成 PPT2、将故事中小公交车的形象制作成图片3、《谁的家到了》绘本幼儿人手一本,将绘本的前 6 页用夹子夹住4、场地设置:周围摆上玩偶,设置成公交车站经验准备:1、幼儿已有自己翻看图画书的经验五、活动过程:1、通过讨论引出主题,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和表达1)教师出示小公交车图片,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说出自己的想法2)提问:你们坐过公交车吗?你坐公交车去过哪里?(3)教师展示绘本封面,介绍故事名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集体阅读:观看图书前半部分,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谁在等车?车来了吗?(2)提问:小公交车开到哪里了呢?(3)提问: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下雨了的?3、小书阅读:引导幼儿一页一页翻看图书,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大胆猜想并说出自己的想法1)引导幼儿从小夹子的位置翻开小绘本,和教师一起一页一页翻看绘本,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2)提问:谁的家到了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4、完整阅读图画书,感受集体阅读的乐趣5、游戏“谁的家到了”教师带领幼儿绕着活动室“开车”,并随时“停车”,请幼儿说一说“谁的家到了”,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六、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为了更好的展示绘本内容,本次活动在集体阅读环节,采用了将绘本内容制作成 PPT,并使用多媒体白板进行播放的方式,这种方式相比教师仅使用绘本,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且有助于幼儿对绘本内容进行观察和理解七、活动反思:1、只有教师对绘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才能更充分的引导幼儿探索和体会阅读的乐趣在进行活动设计之初,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发展水平,选择了绘本《谁的家到了》,但第一次看这本书时,我只是关注到了这本书内容简单、诙谐有趣,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并没有发现这本书真正的妙处。

但为了能更加充分的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我在进行活动设计前,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和与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更深入、细致的了解了这本绘本的精妙之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活动设计,才真正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出了这本绘本的优势,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感知表达的无限可能2、活动设计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绘本选择贴近生活,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此次活动的组织充分尊重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无论是在绘本的选择上还是活动的设计上,都从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在选择绘本时充分的考虑了幼儿的思维、动作、语言和视觉等方面的发展水平,选择了开本小、书页厚实、画面相对简单但细节生动丰富、色彩搭配合理、文字内容适量且内容贴近生活又不失童趣的图画书;在活动设计方面,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与幼儿一起翻看图书,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和恰到好处的提问引导幼儿感知书中丰富有趣的内容,因此幼儿能够自始至终专注、兴趣浓厚的参与阅读活动,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猜想,并且在跟着老师一页一页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3、在幼儿首次阅读绘本时,采用仅故事主线部分由幼儿自主阅读的形式,更能促进幼儿的理解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班幼儿来讲,能较好的将兴趣和注意力保持在同一活动中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初次阅读某一绘本时,可以采取部分故事内容由教师进行展示和讲述,仅主要内容由幼儿进行自主阅读的形式,这样既不会出现活动时间超过幼儿的注意力维持时间,使幼儿不能始终兴趣浓厚的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又能通过教师展示和讲述部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理解,建立自信心,使幼儿更愿意、更喜欢参与阅读活动4、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时,要考虑孩子会有怎样的回答,作为教师又该如何进行回应和引导通过本次活动,我还有一点非常大的感触就是对于教师的提问,幼儿的回答有时会出乎我们的预想,比如在活动引入环节中,我出示书中小公交车角色的图片,想让幼儿观察并猜想这个角色是什么时,一开始我比较担心幼儿能否看出那是一辆公交车,且在其他班试课时,幼儿也需要我进行引导才能猜中,然而此次活动中,有的幼儿却非常顺利的一下就说中了,我便没有按活动预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通过细节推想和猜测,而是直接进行了后面的内容经过课后反思,我认为虽然这样的处理使活动看起来进行的非常顺利,但其实幼儿失去了更多感知和表达的机会,而如果教师能更全面的考虑到幼儿可能如何回答自己的提问,并针对各种不同的回答考虑最佳的回应方式,就能给幼儿更多进一步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5、再次阅读该绘本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更多的细节,学会将故事前后的内容进行联系和理解此次活动中,由于本班幼儿是初次阅读绘本《谁的家到了》,因此我将阅读的重点放在了三个小动物回家的情节上,希望通过引导使幼儿能仔细观察、感知和发现图片中“隐藏”的线索,大胆猜想并表达“谁的家到了”而组织幼儿再次阅读此绘本时,可以引导幼儿关注更多的细节,如画面中其他小动物的出现,是否也表示其他小动物的家要到了,并引导幼儿通过对故事前后内容进行联系,来理解故事的发展6、集体阅读活动中,可运用更丰富的多媒体展示效果,来激发幼儿兴趣和突出重点内容在此次活动中,由于多媒体应用技术水平的限制,我的 PPT 只运用了一种最基本的形式来展示与活动相关的内容,即展示静态图片虽然在首次阅读绘本时,幼儿往往阅读兴趣浓厚,并且只需要完整的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关注与主要情节有关的画面内容,因此在 PPT 中,用简单的静态图片展示绘本内容,仍有比较好的效果但若带领幼儿再次阅读绘本,需要幼儿关注更多的细节时,如果能在PPT 中使用恰当的声音和动画效果,会更生动新颖,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突出重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