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45840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常用公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力学常用公式.静力学重力:G=mg滑动摩擦力:f最大静摩擦力:fm在某些计算中:fm4.静摩擦力:0fm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vs2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tl : t2 : t3 :补充:(3) 其他:三.动力学1.牛顿第二定律:2.牛顿第三定律:5.6.根据动力学方程F 合=F+f +=ma 求解。3.1.(2)2.重要方法: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的计算、力的平行 四边形法则、力的矢量三角形法则、正交分解法.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结合s-t图、V-t图理解)sI速度:V - tI位移:s=Vt匀变速直线运动:(1)基本公式:(结合V-t图理解)加速度:a位移:sVotVtVot1 .2

2、at2速度:vtVoat常用推论:Vt2V02 as平均速度:VoVt2 结论:初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之比:V1 : V2 :t .tL1 : 4 : 初速度为零时,物体的位移之比:Si : S2 :22t1 :t2 : 初速度为零时,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里的位移之比:s1:s2sn 1:3:(2n-1) 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 T的位移之差:aT2般情况:sm sn(m n)aT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oVt222VoVt21: (V2 1): (V3 V2):F合 ma重要方法:整体法、隔离法四.物体的平衡1.2.3.当加速度a=0时,F合=0 (正交分解、三角形法) 三力共点平衡时,

3、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等大反向当N个共点力平衡时,N个力首尾相接构成封闭 的N边形五.曲线运动1.2.3.(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力(或加速度)与初速度不在一直线上。平抛运动及类平抛运动:沿初速度方向:x Vot , VxVo沿恒力方向:(对平抛运动:4.合运动:sa=g)x222Vx Vy , tan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2)角速度:-at2 ,Vy2y2,tanvyoVxat(3)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4)圆心角与弧长的关系:(5)向心加速度:aR()2 v(6)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2VF向 m R六.万有引力mR222mR午)

4、1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引 G 2-r2 .环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Mm2 manR h)2 n2.重力势能:EpmghMmG2R h)22vm m( RR h2h) m(R4h)r TT3.弹性势能:Ep4.机械能守恒定律:i 2一 kx2(条件:只有重力做功)M地m(i)在地面上:GRmg(2)在距某星球表面高h处的高空:(1)(2)Ek增E由咸(Rh)2mg(3)3.双星问题:(i)GmLmmri和Gmp(2) ri2可求ri、r2及角速度、周期T双星的总质量:mim24 2L3GT2Ei机增E2机减4.地球同步卫星:周期:T=24h=86400s(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5.重力

5、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E6.7.动能定理:W总Ek功能关系:除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W其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E 。即:W8.能量守恒定律:(1)Ei 增E2 减(2)EiE2(3)八.1.动量动量:P mv冲量:IF tpEki EpiEk2 Ep2 位置:地球赤道上空(赤道平面上),距离地面2.动量定理:h 3.6 104 km处环绕地球运动,与地球自转3.同向,由西向东转动,其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圆 心与地心重合。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动量守恒定律:(条件: 为零、外力远大于内力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之和)(注意:先规定正方向)角速度线速度v绕线速度为7.3 i0-5rad/

6、sT2 r2-r 3.ikm/s (所有地球卫星的最大环T7.9km/s,最小周期约为85分钟,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即轨道圆心与地心重合)5.地球赤道表面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近地轨道卫星B、地球同步卫星C的比较:(i)周期 T: TaTcTb(2)角速度(3)线速度v:VbVcVa(4)向心加速度an: aBacaA(i) P P(3) miVim2v2九.i.2.3.十i.2.机械振动(2)miviPi P2PiP2m2v2(在一直线上时)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T受迫振动的频率:f = f驱动力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振幅机械波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的条件:k ,(k 0,

7、i,2,3,.)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削弱的条件:(2k i)2,(k0J,2,3,)A为最大M(对 B、C:anG下或anr;对A、C: an r热学常用公式七.机械能分子动理论i.动能:Eki 2mv2i.阿伏伽德罗常数:NaM molVmolm分子V分子电流:I Ii I电压:U U111电阻: R R1(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2.分子体积的计算:(1) 立方体分子模型:V a3(2) 球形分子模型:V 1 d3 - r363二.物体的内能1 .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 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 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2 .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8、 U3 .绝对温度T:绝对温度又称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尔文( K)。T t 273.15K4 .热力学第二定律:(1)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 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5.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三.气体的性质PV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工上,叵量T电磁学常用公式一.电场1 .库仑定律公式:F k q学 r2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qQ3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 k r4 .匀强电场的场强公式 :E -d5 .电场力的一般计算公式:F=qE6 .电势差的计算公式:Uab WAB q7 .电势的计算

9、公式:Uab a b8 .电势能的计算公式:a q a9 .电场力做功的计算公式:Wab qU ab10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WABA B1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加速:12 cqU - mv 021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偏移量: y at2 -qy- ()222 md v0偏向角:tan 、更皿上Vo Vovmd Vo合位移与初速度的夹角:tan y -tanL 2QQ13 .电容的定义式:C UUr S14 .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 二4 kd15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WabEpa Epb16 .动能定理:W总Ek二.恒定电流q1 .电流的定义式:I

10、-t2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qSv3 .欧姆定律:(1) 部分电路:I U U=IRR(2) 闭合电路:I E-【U=EIr】R r4 .电阻定律:R S22 .5 .焦耳定律:电热Q I Rt、热功率& I R6 .电路关系:(1)串联电路:电流:I Ii I2电压:U U1 U 2 .电阻:R R1R2 .(2)并联电路:2U21R27.电功的计算:W qU UIt8.电源的电功率的计算:P息 EI,P外 UI,南 U内 I 12r当R外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有最大值:E2Pm772qVmB(4) 求在D型盒中旋转的圈数:12N 2qU - mvm 02(5) 求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1

11、 : t1=NTm0 RmP9 .电源的效率:100%P总10 .电动机的功率计算:输入功率P UI ,发热功率P I2R,输出的机械功率 P UI I 2R三.磁场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 F (条件:L B)IL2 .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 BIL (条件:L B)3 .洛伦兹力的计算公式:fqvB(条件:v B)4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运动的动力学方程:2VqvB m r画轨迹、找圆心、确定半径,写出几何关系方程: 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5.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和周期公式mv 2 r 2 mr 和 T 6.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的计算qBv qB(6) 求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2

12、 :t2 4 (a 吟amd10 .等离子发电机的有关计算:qvB qU, d电动势E U Bvd11 .圆的周长:L 2 r、圆的面积:Sr2四.电磁感应1 .磁通量:B S2 .平均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t3 .自感电动势的计算:E自L t4 .单棒(长度为L)平动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感应电动 势:E=BLv5 .单棒(长度为L)绕端点匀速旋转切割磁感线产生12的感应电动势:E - BL2 26.线圈从中性面开始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旋 转90o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22E -NBS - N m7.8.速度选择器的计算质谱仪的有关计算9. I(1)NT T2:qvB=qE:qvB2 V m r回旋加速器的有关公式: 加速条件:电场的周期等于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1 T2 qB7 .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旋转产生正弦型 交流电,经过垂直中性面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