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在线作业三及答案参考59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27KB
约23页
文档ID:464910081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在线作业三及答案参考59_第1页
1/23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作业三及答案参考1. 简述“七艺”演化的基本过程简述“七艺”演化的基本过程正确答案:西欧中世纪学校的课程包括辩证法、文法、修辞学、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世称“七艺”\r\n “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智者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同时他们传播文法、修辞学、哲学等知识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r\n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学科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类初级科目的体育包括游戏和若干项运动;初级科目的音乐除狭义的音乐和舞蹈外还包括读、写、算等文化学科高级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r\n 古希腊创立的学科后来传入罗马并得到发展罗马学者M.T.瓦罗曾拟订过一份希腊化的学校课程方案其内容除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音乐及天文学外还有医学和建筑学昆体良认为演说家应具有广博的学识包括文法、修辞学、音乐、算术、几何、天文学、辩证法(逻辑学)、历史、法律和医学等至公元4世纪时“七艺”已被公认为学校的课程\r\n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基督教会成为古代文化的承担者和传播者。

在教会的努力下陆续建立了一些修道院学校、天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教会首先需要对教士和僧侣进行读、写、算和教义基本知识的教育这就需要利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这样就逐步形成了被称为“七艺”(文艺学科教育)的学习课程\r\n “七艺”作为学科一直沿用到文艺复兴运动以前文艺复兴时代学科开始分化在学科的发展史上中世纪的“七艺”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西欧中世纪学校的课程包括辩证法、文法、修辞学、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世称“七艺”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智者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同时,他们传播文法、修辞学、哲学等知识,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学科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类初级科目的体育包括游戏和若干项运动;初级科目的音乐除狭义的音乐和舞蹈外,还包括读、写、算等文化学科高级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古希腊创立的学科后来传入罗马并得到发展罗马学者M.T.瓦罗曾拟订过一份希腊化的学校课程方案,其内容除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音乐及天文学外,还有医学和建筑学。

昆体良认为演说家应具有广博的学识,包括文法、修辞学、音乐、算术、几何、天文学、辩证法(逻辑学)、历史、法律和医学等至公元4世纪时,“七艺”已被公认为学校的课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基督教会成为古代文化的承担者和传播者在教会的努力下,陆续建立了一些修道院学校、天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教会首先需要对教士和僧侣进行读、写、算和教义基本知识的教育,这就需要利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这样就逐步形成了被称为“七艺”(文艺学科教育)的学习课程七艺”作为学科,一直沿用到文艺复兴运动以前文艺复兴时代,学科开始分化在学科的发展史上,中世纪的“七艺”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2.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西方文化的核心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 一边是你的女经理,一边是你的客户史密斯先生,下面哪一种介绍是恰当的( ) A.经理,请允许我向你介绍我们的一边是你的女经理,一边是你的客户史密斯先生,下面哪一种介绍是恰当的(  )  A.经理,请允许我向你介绍我们的客户史密斯先生  B.史密斯先生(客户),我想请您拜见一下经理  C.史密斯先生(客户),这是我们的经理BC4. 以下哪项活动没有体现出狄俄尼索斯式的迷狂?( )A.古罗马竞技B.西班牙斗牛C.瑜伽D.足球运动参考答案:C5. 考注式解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对文本及其内涵进行历史文化定位B.提供资料,丰富正文C.介绍作者,展示背景D.介绍文体,解读正文E.对文本进行准确定位参考答案:ABC6. 中国文论在儒道互补中发展,一般来说,儒家文论较多讨论( )问题。

A.文学的社会作用B.自然平淡的风格C.艺术思维的规律D.文与质的关系E.作家的道德修养参考答案:AE7. 哪位诗人称自己是“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A.高适B.王维C.李白D.杜甫参考答案:C8. 司空图的诗论著作是( )司空图的诗论著作是( )A、《诗品》B、《诗论》C、《诗源》D、《诗话》参考答案:A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的作者是( )A.萧统B.徐陵C.钟嵘D.刘勰参考答案:B10. 下列法案、报告中强调“普及科学”的是A.《国家在危机中》B.《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C.《国防教育法》D.《普下列法案、报告中强调“普及科学”的是A.《国家在危机中》B.《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C.《国防教育法》D.《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的教育改革1985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聘请全国知名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数百名,组成全美科学技术教育理事会及五个学科专家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完成了一份总报告和五个专题报告,总报告取名《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总报告指出:美国青少年科学技术知识贫乏,在国际竞赛中长期处于劣势,教育改革应以学科课程改革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思维的能力,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生活的需要。

因此,答案为D11. 岑参的著名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 )岑参的著名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 )A、《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逢入京使》D、《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参考答案:B12. 生活方式不会影响色彩的深层含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 《诗经》所录均为可配乐演唱的乐歌,即歌诗,故其按乐调不同划分为风、雅、领三大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答案:正确14. 试述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价试述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价正确答案:第斯多惠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人们尊成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r\n (1)他的教育思想包括\r\n 第斯多惠(1790~1866)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人们尊成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教育理论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创办并主编《莱茵教育》杂志1851年开始出版《教育年鉴》\r\n (一)论影响人的发展因素\r\n 第斯多惠认为有三个因素影响着人的发展:天性或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天资是造物主安排给人的是一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是人们发展能力和力量的胚胎。

人的天资既有相同性也有差异性人的天资是随着时间连续不断的发展的但是不是所有人的天资在同一时间是同步发展的有些人的天资发展要比一般人早些有的人晚些\r\n 人的发展取决于天资和激发两个条件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激发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激发需以天资为基础天资的发展要靠激发教育就是一种激发\r\n 天资、教育与自由自主的关系是:首先第斯多惠非常重视自主学习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占有知识;其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天资“过早”或“过晚”激发天资在教育上都是不祥之兆\r\n (二)论教育的目的\r\n 在教育目的上第斯多惠从人生观的角度得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之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意味着一个人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的教育中的和谐首先是针对全人类而不是个人而言的因此不能用同一标准来发展个人的天性;\r\n 其次和谐是针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统一而言的和谐发展要求全面发展身体和精神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r\n (三)教学论\r\n ①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r\n 教育应该以发展智力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育史上一直有争论课堂教学也会产生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教师教学生熟悉某一种教材教会学生一种知识或一种技能使学生提高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另一种倾向是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第斯多惠认为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依靠一定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智力发展离不开教材(知识的学习)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形式目的应占首位因为发展能力是最后的目的\r\n ②教学原则\r\n 第斯多惠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n 第一遵循自然原则教学必须遵循自然或天性因材施教\r\n 第二遵循文化原则第斯多惠认为个人不是抽象的他生活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地点和环境中因此教师在制定一切教育方案时必须考虑时代的精神文明以及民族性当自然原则与文化原则发生冲突时遵循文化应让位于遵循自然\r\n 第三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教师必须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入与年龄和天性相符的主动性阶段以便达到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彻底认识事物的本质\r\n 第四直观教学原则\r\n 另外他还提出循序渐进、启发式等教学原则\r\n (四)论教师\r\n 第斯多惠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提倡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并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即教师要:\r\n 第一自我教育;\r\n 第二有崇高的责任感;\r\n 第三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等。

\r\n 总之第斯多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其思想是在继承前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吸收了教育史上苏格拉底、卢梭、赫尔巴特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并运用于教师培训实践中推动了德国师范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工作仍有指导意义\r\n (2)评价\r\n 第斯多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其思想是在继承前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吸收了教育史上苏格拉底、卢梭、赫尔巴特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并运用于教师培训实践中推动了德国师范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工作仍有指导意义第斯多惠,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人们尊成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1)他的教育思想包括第斯多惠(1790~1866),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人们尊成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教育理论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创办并主编《莱茵教育》杂志,1851年开始出版《教育年鉴》一)论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第斯多惠认为,有三个因素影响着人的发展:天性或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

天资是造物主安排给人的,是一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是人们发展能力和力量的胚胎人的天资既有相同性,也有差异性,人的天资是随着时间连续不断的发展的,但是,不是所有人的天资在同一时间是同步发展的有些人的天资发展要比一般人早些,有的人晚些人的发展取决于天资和激发两个条件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激发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激发需以天资为基础,天资的发展要靠激发,教育就是一种激发天资、教育与自由自主的关系是:首先,第斯多惠非常重视自主学习,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占有知识;其次教育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