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451948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作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高职三年制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专 业课。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一线高级技术人员所必 需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知识, 并能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中的传感器与控制技术的应用, 掌握检测的理论依据和检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护方法的知识和技能。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与分析方法,传 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传感器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等四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

2、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并能够对测 试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本课程应在学习了 ?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 ?的基础上开始学习。三、课程的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 6480 学时,包括讲课、技能训练和机动三部分。具体课时分配见 课时分配表。课时分配表序号课题教学时数小计讲课技能训练机动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概念22二传感器的特性22三电阻式传感器642四电感式传感器1082五电容式传感器862六磁电式传感器642七压电式传感器642八光电式传感器642九热电式传感器642十智能式传感器441十一传感器的标定642十二检测技术基础44十三现代检测系统22机动44总计725

3、2164四、课程的章节、实训内容、重点、难点、广度、深度及教学方法、 手段(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概念 传感器的组成、分类及发展动向,技术的定义及应用。重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目的和意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和现场认识教学相结合。(二)传感器的特性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及其响应; 重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的性质。 难点:工艺计算与平面布置;微机联网控制系统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传感器特性的基础知识 深度:主要讲述传感器的特性,不涉及复杂的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三)电阻式传感器1、电位器式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及其应用2、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4、3、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及应用 重点:理解电位器式传感器、应变片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性能特点,了解其 常用结构形式及应用。难点: 线性与非线性电位器的测量原理, 应变片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温度误差及其补偿。 广度:本章主要电阻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深度:主要讲述了电位器式传感器及应变片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实训一、电阻应变片(四)电感式传感器2、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与转换电路,自感式传感器的特点及其应用。 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及其特性3、差分变压器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及其应用

5、4、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转换电路及其应用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及其应用6、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重点:理解自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性能特点,了解其应 用。广度:本章主要讲述自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 深度:主要讲述常用的电感式传感器。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实训二、电感式传感器( 五)电容式传感器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类型2、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及非线性3、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及等效电路4、电容式传感器的设计要点,转换电路5、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重点: 理解各种形

6、式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性能特点,了解其应用。 难点: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及特性。广度:本章主要讲述电容式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及方法。 深度:主要讲述电容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电路及误差分析方法。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强化实际操作。 实训三、电容式传感器(六)磁电式传感器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动态特性分析2、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3、霍尔式效应与霍尔元件4、霍尔元件的构造及测量电路5、霍尔元件的补偿电路6、霍尔传感器的应用举例 重点:理解磁电感应式传感器、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转换电路,掌握其性能性点。 难点:霍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广度:

7、本章主要讲述磁电式传感器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深度:主要讲述霍尔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应用。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实训四、磁电式传感器(七)压电式传感器1、压电效应2、压电材料3、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及测量电路4、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重点: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压材料及其性能特点,理解其转换电路 难点: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及测量电路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及测量电路。 深度:主要讲述常用压电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不涉及复杂的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分组讨论、 、多媒体教学,

8、强化实际操作。 实训五、压电式传感器(八)光电式传感器1、光电效应2、光电器件及其特征3、光电式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4、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重点:了解光电器件的原理、应用,掌握脉冲光电式传感器(PCD )、光纤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 CCD )、光栅、激光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难点:常用光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光电传感器的测量基础知识及应用。深度:主要讲述了几种常用的光电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信号转换的基础知识,不涉及复 杂的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实训六、光电传感器(九)热电式传感器1、热电阻材料及工作原理、测

9、量电路2、热电偶的基本定律、测温电路及温度补偿3、热敏电阻的特性及应用重点:热电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测量电路。难点: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广度:本章主要讲述 热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检测方法,介绍了热电阻、热 敏电阻和热电偶的 工作原理及检测方法。深度:主要讲述常用热电式传感器检测方法,不涉及复杂的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实操训练、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实训七、热电式传感器 (十)智能式传感器1、智能传感器的概念2、智能传感器的实现方法3、智能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4、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技术5、智能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处理6、智能传感器的应用 重点:智能传感器的数据处理方法 难

10、点: A/D 、D/A 转换技术,温度补偿技术及数字滤波技术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智能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应用技术。 深度:主要讲述评智能传感器的设计方法、评价方法及应用。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十一)传感器的标定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标定2、压力传感器的标定 重点:常用传感器的标定方法。难点:误差分析方法。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和影响因素、误差分析的方法。 深度:主要讲述不同的传感器的各参数及影响因素,误差分析方法只作简单介绍。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实训八、传感器的标定(十二)智能式传感器3、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4

11、、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5、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参数;6、汽车通过性的有关参数;7、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重点:影响汽车平顺性、通过性的主要因素。难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评价方法;汽车通过性的有关参 数及影响因素。深度:主要讲述评价指标、有关参数及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只作简单介绍。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教学挂图、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十三)检测技术基础1、 测量方法2、测量系统3、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重点:检测系统中的数据提取、信息转换方法及信息处理技术。 难点: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的误差分析方法。广度:本章主要讲述了测量

12、方法、测量系统及测量误差的分析方法。 深度:主要讲述常用的误差分析方法。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十四)现代检测系统1、 计算机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2 、 总线技术3、 虚拟仪器4、网络化检测系统与应用实例 重点:现代检测技术的应用。 难点:检测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计算机检测系统及网络化的检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组成。 深度:主要讲述计算机检测系统的组成,评价方法只作简单介绍。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五、说明(1) 本课程主要注重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2) 本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删减。(3) 本课程尽量采用正式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本教学计划参考教材为传感器 与检测技术 ,陈杰、黄鸿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