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中级、高级教师精华部分)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68KB
约17页
文档ID:463759549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中级、高级教师精华部分)_第1页
1/17

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五条 基本条件(二)坚持以德为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把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首要条件,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的考察,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六)任现职以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第十二条 为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任现职以来获得国家级政府综合表彰、国家学术技术称号、中原名师或在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中成绩突出,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 3 名),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申报高级教师职称时,聘任年限可适当放宽 1-2 年第四章 绿色通道第十四条 任现 职以来获得以下业绩之一的人员,经省人社部门批准,可以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专设职数评聘中小学高级教师:(一)教师节期间综合表彰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政府综合表彰;(二)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的完成人(限前 6 名);(三)中原名师;(四)省级名师、教师节期间综合表彰的河南省优秀教—1—师或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同时获得省基础教研室规范组织的省优质课一等奖的人员第二十九条 本《标准》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原《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水平评价标准》不再执行。

河南省中小学一、二、三级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第三章 一级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第五条 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人员,学历、聘任年限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博士学位;(二)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3 年以上;或者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取得二级教师职称并聘任二级教师 2 年以上;(三)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取得硕士学位,取得二级教师职称并聘任二级教师 4 年以上;(四)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在幼儿园、小学、初中任教取得二级教师职称并聘任二级教师 4 年以上;不具备规定学历层次或体育、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6 个特殊专业 (以下简称“特殊专业”),聘任年限达到相应要求,可破格申报一级教师职称第六条 申报一级教师职称人员,须具备下列能力和经历要求:(五)学生管理具有较强的学生管理能力,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任现职以来,承担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具体范围见释义)工作 1 年—2—以上,(博士研究生不作要求),所教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在各方面得到较全面发展,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受到过校级以上表彰六)教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撰写 1 篇有一定价值的教学心得、案例或教科研论文,在单位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得好评;或参与过 1 项校本科研项目,经学校组织有关专家认定,该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七)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积极发展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评价良好第七条 申报一级教师职称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经专家综合评价,达到一级教师水平一)教师1.城市教师讲授过 县级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 (获县级二等奖或市级三等奖及以上等次)、示范课或观摩课;2.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城市学校教师受到以下 表彰之一:(1)获得 县级党委、政府综合表彰 ,或教 师节期间 获得县级综合表彰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2)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突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联合评选为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市级表彰 1 次或县级 2 次—3—(3)担任班主任工作 1 年以上,所带班级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或文明班集体,或本人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申报“少先队工作”专业的人员所带共青团、少先队被评为县级先进团委、团支部、少先队,或本人被评为县级优秀团(队)员、模范团(队)干4)在 教育教学工作 中做出 突出成绩 ,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单项表彰市级 1 次或县级 2 次5)在 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中 成绩突出,作为完成人(限前 6 名),获得省辖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6)其他与教育教学工作直接相关的奖项,根据其规范程度,经评委会集体讨论认可,获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1 次或县级表彰 2 次3.在 发展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以下业绩之一:(1)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 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2)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取得良好效果, 受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3)主持学生社团活动 3 年以上,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4)城市学校教师在 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中成绩 突出,作为完成人(限前 6 名)参与并完成市级教科研课题研—4—第八条 一级教师破格评审条件破格申报评审一级教师职称人员,除具备一级教师正常晋升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要求:(一)超额完成单位规定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任务 ,效果显著,成绩突出二)讲课答辩获优秀等次三)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条(其中第 1、3 条为教师必备条件,第 2、3 条为教研人员必备条件),经专家综合评价,达到一级教师水平1.讲授过 县级及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获县一等奖或市二等奖及以上等次)2.主持并完成相应级别本学科(领域)教科研课题 1项。

3.获得 县级党委、政府综合表彰 ;或者 教师节 期间,获得县 级政府综合表彰的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 等称号附件 2河南省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第一条 申报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人员,须符合下列学历、聘任年限条件之一:(一)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博士学位,取得一级教师职称并聘任一级教师 2 年以上;(二)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取得一级教师职称并聘任一级教师 4 年以上;—5—(三)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取得硕士学位,取得一级教师职称并聘任一级教师 6 年以上;(四)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在幼儿园、小学、初中任教,取得一级教师职称并聘任一级教师 8 年以上具备规定学历层次,其特殊专业不符合要求,聘任年限达到相应要求,可破格申报高级教师不具备规定学历层次,取得一级教师职称并聘任一级教师 8 年以上,可破格申报高级教师第二条 申报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人员,须符合下列能力和经历要求:(四)学生管理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效进行班级(团队)管理和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满3年以上(博士研究生要求2年);或任现职以来承担其他学生管理工作满 5 年以上(博士研究生要求 4 年),教书育人成效显著,本人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受到过校级或上级部门表彰 2 次。

五)教学效果教师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学生满意度高,同行评价好;每学年讲授校级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公开课1次,或开展学科专题讲座 1 次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所教学生课业负担轻,教学效果突出,近 5 年来至少有 2 学年教学效果评估获优秀等次六)教科研工作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在课程建设、教学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能够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每学期撰写 1 篇以上,经学校及以上部门组织评价并—6—认可的教学心得、案例或教科研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单位举办的学术活动中交流并荣获奖励或者主持过 1 项校本科研项目,经学校或业务主管部门认定,该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八)示范引领教师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经单位统一安排,结对培养青年教师,共同实现专业成长所培养、指导的 2 名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受到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第三条 申报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人员,须具备下列工作业绩条件,经评委会综合评价,达到高级教师水平一)教师1.城市教师讲授过 市级及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获市二等奖或省三等奖及以上等次)、示范课或观摩课,获得好评2.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受到以下表彰之一:(1)受到 市级党委、政府综合表彰 ;或 教师节 期间获得市级综合表彰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2)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突出,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联合评选为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省级 1 次或市级 2 次3)担任班主任工作 3 年以上,所带班级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或文明班集体,或本人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专职从事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并申报“少先队工作”专业的人员所带共青团、少先队被评为市级先进团委(团支部)、—7—少先队,或被评为市级优秀团(队)员、模范团(队)干4)在 教育教学工作 中做出突出成绩,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单项表彰省级 1 次或市级 2 次5)在 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中成绩突出 ,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 3 名)获得省辖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或 主持完成的省辖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获二等奖及以上奖励6)其他奖项,根据其规范程度,经评委会集体讨论认可与教育教学工作直接相关的省级单项表彰 1 次或市级单项表彰 2 次3.在发展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以下业绩之一:(1)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 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或受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 2 次;(2)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取得良好效果,受到 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或受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 2 次;(3)主持学生社团活动 3 年以上,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或受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 2 次;(4)在 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中成绩突出 ,作为主要—8—完成人(限前 3 名),完成省辖市及以上教科研课题 1 项,评委会专家评价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第四条 中小学高级教师破格评审条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