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最新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山乡牧童》教学设计教学要求一 . 单元总要求这是以 " 牧童 " 为中心的主题单元 , 通过欣赏、演唱不同形式、不同体裁、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 , 感受了解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意境;了解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 , 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通过唱歌、欣赏和个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 , 让学生感受音乐传达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 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二 . 具体要求1. 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 引导学生用真挚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2. 继续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3. 通过学唱歌曲《牧童》和欣赏童声合唱《山童》 , 感受和唱歌曲带给人的美妙和声以及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4. 欣赏《牧童短笛》 , 掌握作品的曲式结构 , 理解作品所表现得意境5. 了解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教学准备1. 教具:有关音乐、歌曲的范唱带2. 录像资料:有关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的资料和其它录音作品教学重点难点一 . 教学重点:1. 二声部歌曲通过学习歌曲《牧童》 , 加强二声部的训练 , 使学生具有二声部演唱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 因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得意境。
2. 用运自主学习的方式 , 了解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二 . 教学难点:学习二声部歌曲《牧童》教学课时五课时教材分析1. 《牧童》《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 , 旋律流畅 , 节奏轻快 , 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欢快放牧的情景展示在人们眼前歌曲结构规整 , 分为四个乐句 , 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 , 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 , 整首歌曲充满活力2. 《牧童短笛》贺绿汀( 1903-1999) , 我国著名作曲家 , 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游击队歌》、《春天里》、《摇篮曲》、《森吉德玛》等脍炙人口的歌曲《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全曲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对位手法写成 , 左右两手各演奏一个声部音调纯朴、清雅 , 意境恬静 ,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第二部分的情绪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处节奏较快 , 音调活泼、跳跃 , 好像笛子在吹奏 , 又好像牧童在田野中追逐嬉戏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 音调稍稍作了装饰变化 , 情绪显得十分安谧 , 使乐曲更加充满着诗情画意3. 童声合唱《山童》这是一首采用西南地区风格音调谱写成的童声合唱曲 , 歌唱曲调生动活泼 , 作曲家在音乐中采用诸多滑音、倚音、变音 , 构成了作品特有的风格。
歌曲以我的视角 , 歌唱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旋律欢快、节奏自由 , 情绪活泼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童》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习 , 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 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感受切分音节奏 ,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 , 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教学过程一、音乐游戏1. 听音模唱教师弹奏单音 , 学生用 u 模唱音高2. 和声练习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 , 进行竞赛教师演唱一个音 , 学生演唱这个音的上方三度音 ( 例如 , 教师唱 1, 学生演唱 3; 教师演唱 2, 学生演唱 4) 二、感情导入1. 谈话2. 欣赏《牧童》乐曲3. 提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三、学习歌曲1. 旋律记忆再听音乐提问:你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句?你能够记住并哼唱那句?2. 视唱歌谱以小组为单位 , 学习歌谱视唱高声部旋律提问:你觉得乐曲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3. 突破节奏难点:你觉得歌曲的那一句最富有跳跃感?4. 介绍曲名5. 学唱二声部旋律A. 再完整地听歌曲提问:B. 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 视唱二声部旋律C. 完整演唱歌曲旋律6. 视唱歌词。
四、总结五、作业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六、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2. 欣赏歌曲《山童》教学目标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 在教师的指导下 ,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 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 , 了解、感受中外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教学过程一 . 导入二 . 分组汇报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斯洛伐克位于欧洲心脏地带 , 是东、西、北欧和巴尔干文化的交汇处斯洛伐克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 , 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和艺术 , 民歌、民乐、民间服饰和舞蹈、抒情的和表现热烈的诗歌 , 绚丽多彩 , 因地而异斯洛伐克的民歌常常是以四小节为单位的旋律 , 据对称构造和声以三和弦为主 , 具舞蹈性三 . 演唱歌曲: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音乐既能填唱歌曲教师对较难得地方进行指导四 . 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1. 提问:歌曲运用了哪两种形式的不同的效果?2. 选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 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3.1. 用较快的速度、明亮的音色 , 表现早晨牧童高高兴兴地去放牧;用稍慢的速度 , 宽厚的音色 , 描写傍晚夕阳西下的牧童牵着牛回家五 . 欣赏《牧童》的不同演唱形式。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欣赏不同形式的演奏中 , 体验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 , 已达到丰富情感体验 , 扩大音乐视野的目的六 . 欣赏歌曲《山童》1. 初步感受体验中外歌曲的不同风格2. 这是一首作品 , 它是一首描写山里孩子的歌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它和《牧童》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七 .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活动:创编《山林的歌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 , 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地描述 , 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教学过程一 . 播放歌曲《山童》二 . 导入:歌曲中描写了那些林间的声音?三 . 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四. 多声部节奏:将学生收集的声音 , 转成节奏模仿 ,再改为二声部、三声部等如:泉水:哗哗哗哗 马蹄:嗒嗒嗒嗒小草:习习嗦嗦 小鸟:叽喳叽喳泉水:哗哗哗哗小鸟:叽喳叽喳小草:习习嗦嗦五 . 旋律写作练习1. 歌曲中是怎样描述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2. 以小组为单位 , 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要求: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 , 在旋律写作上只用 do re mi sol la3. 小组展示4. 根据学生情况 , 将学生创作的单声部旋律 , 组合二声部旋律。
六 . 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 , 了解乐曲的结构;联想乐曲的情景 , 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学过程一 . 导入:播放歌曲《牧童》提问:歌曲的曲名?大家一起来唱一唱二 . 初听乐曲《牧童短笛》提问:乐曲可以分成几段?几段的速度有什么不同?三 . 分段欣赏:仔细体会各乐段的情绪 , 并机异地一段的主旋律1. 第一乐段:乐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了什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出示第一段的主旋律 , 并在教室的伴奏下哼唱主旋律2. 第二乐段:乐曲的速度发生什么变化?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什么?请你用线条表现音乐旋律的特点 快速、旋律跳跃、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3. 第三乐段:听一听 , 这一段与前面的那一段相似?有什么不同?(与第一段相似 , 音多了 , 节奏密集)四. 完成书上的练习五 . 完整欣赏: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感受?六 .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绘画、律动等方式表现作品以小组为单位 , 发挥各组优势 , 选择一项进行活动七 . 课后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活动:音乐家贺绿汀教学目标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生平 , 聆听他的主要代表作品。
通过小组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如学会搜索、整理、处理资料的能力在本节课活动中继续进行小组竞赛活动 , 要求全员参与 , 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教学过程一 . 导入:播放乐曲《牧童短笛》提问:这首乐曲的曲名?它的作者是谁?二 . 介绍作曲家贺绿汀1. 请研究这个专题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2. 请其他同学补充3. 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进行概括性总结三 . 贺绿汀的主要代表作品1. 请研究这个专题小组的同学汇报学习情况2. 请其他同学补充3. 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进行概括性总结四 . 贺绿汀的主要作品1. 请研究这个专题小组的同学汇报学习情况2. 欣赏《游击队歌》愉快、活泼的军队进行曲节奏 , 表现出游击队员英勇、顽强、机智、乐观的精神风貌;间接明朗、铿锵有力的歌词 , 描绘出游击队员英勇善战、神出鬼没、机智灵活、朝气蓬勃的鲜明生动形象3. 欣赏《森吉德玛》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一首具有浓烈民族风格的乐器作品4. 欣赏《肯春泥》采用了湖南花鼓调的调式 , 吸取了民间歌曲中劳动号子的因素 , 风格清新 , 旋律动听 , 使它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早期无伴奏合唱曲中的经典曲目之一5. 欣赏《嘉陵江上》。
反映东北人民思念沦陷的家乡大胆借鉴西洋歌剧咏叙调的创作手法 , 并与语言的韵律、节奏相结合 , 去得了很好的效果 , 成为几十年来歌唱家的保留曲目五 . 你还知道《牧童短笛》其他演唱形式吗?六 . 课后反思#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