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带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5815146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带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1、 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 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合法吗?不合法,除法律规定的部门外,任何人不得开拆他人的信件。2、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可以,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应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未征得监护人同意而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3、金某( 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应负刑事责任。4、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

2、某的椅子移开, 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 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 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 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 导致下半身麻痹, 需要长期治疗。 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 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 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5、 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6、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

3、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 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7、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 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 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 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8、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x x、赵x x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

4、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 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 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9、 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不正确, 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 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10、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有,父母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11、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

5、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 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 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不合法。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12、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 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 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 但是, 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 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 找到了小芳的爸爸, 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 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 再说

6、了小芳是我的女儿, 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 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 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 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7、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13、王力是一个15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请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后一观点是正确的。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 3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 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 王力还暂时

8、不能去打工。如果她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那么她就应该继续她的学校生活; 如果她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 那么,她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14、 涛涛爱淘气, 经常在课堂上说话、 做小动作, 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 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 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请回答: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对。 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 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学校、 老师应当对学 习有困难、 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使他们改正错 误、健康成长。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经过的教育, 涛涛也应当认 识到自己仅违反了学校纪律, 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 也影响了别的 同学听,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本文来自网易博客黑牛的黑土世界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