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 (四)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454673890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1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 (四)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 (四)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 (四)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 (四)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 (四)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 (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 (四)(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读下面题目,完成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参 考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却 的义项,诗句中 却 的意思为 动退:后退。(2)动打退:击退。(又)动使动使 后退。动推却;推辞;拒绝。动去:去掉。动回头。副通 恰,刚刚。(2)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初闻涕泪满衣裳 C.却看妻子愁何在 D.便至襄阳向洛阳【答案】(1)回头(2)D【解析】【分析】(1)要求

2、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却 的意思。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翻译为: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故 却 在这里解释为:回头。(2)河 南:古义是指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涕:古义是指眼泪。今义是鼻涕。妻子:古义是指妻子和孩子。今义是指男子的配偶。下:经过。ABC三项的加下划线词都是古今异义词。故 选D。故答案为:回头;D。【点评】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结合诗句和诗歌内容即可作答;本题要结合积累的文言实词进行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熟记重点的课下注释,然后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进行归纳整理。2.阅 读 诗 歌,完成题目。沁园春雪(节选)惜

3、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惜 字统领下文,请说说“惜 包含哪些意味。(2)体会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中 略 和 稍 的准确性。【答案】(1)惜 中含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惜 中有贬,批评他们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2)略 和 稍 都是程度副词,是 略微 稍微 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 输 和 逊,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解析】【分析】(1)以 惜 字总领七

4、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 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又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惜 字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2)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中 略 和 稍 都是程度副词,这两个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作者以“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表现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

5、于文治,才能不足,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擅 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前面的这些是为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做铺垫,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故答案为:惜 中 含 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惜 中有贬,批评他们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略 和 稍 都是程度副词,是“略微”稍微”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 输 和 逊,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

6、理解。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诗歌,读懂诗歌,注意诗歌内容的理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炼字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要在内容和情感上进行分析理解。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秋望(明)高启霜后芙蓉落远洲,雁行初过客登楼。荒烟平楚苍茫处,极目江南总是秋。秋望(明)李梦阳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濠追野马,将军强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日横空冷战常。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注】飞挽:是 飞刍(草)挽 粟(粮)”的省略,指迅速运送粮草。郭汾阳:即郭子仪,唐代名将,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1)高诗中一词点明题目中的 望”字,李诗中的 天狼 原为星宿名

7、,此处喻指。(2)两首诗都借秋望所见之景抒情,但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请作具体分析.【答案】(1)敌 人(侵略者)(2)高诗中通过描写诗人独自登楼远眺所见的凄凉苍茫的江南秋景,抒发了游子浓浓的思乡(孤独、悲伤)之情。李诗中通过描写战云密布下凄清肃杀的塞上风光,抒发了诗人渴望有如郭子仪这样安边卫国的良将再现,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解析】【分析】(1)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强箭射天狼:士兵们跨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从弓袋中拔箭射敌军。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为此星出现预示有外敌入侵,射天狼”即抗击入侵之敌。(2)高诗结句以 总是秋 三字把自己感情融入 秋 中,诗人没有明说 秋 是什么,但诗人

8、已经借所写秋景将 秋 对诗人而言意味着的怀乡之情抒写出来,借景抒情。总是秋 三字含蓄而又伤感地抒写诗人的思乡之情。李诗首联以黄河、长城、秋风、飞雁等,构成北方边陲特有景象,气象开阔而略带萧瑟之感。颔联写前方将士踌躇满志的勇武形象,与首联相映衬,烘托战事将起的紧张气氛。颈联分别选取战前紧张忙碌场面与冷月当空的凄清之境,对比强烈,引人遐思。尾联由此生发,借助郭子仪之典,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情感复杂而耐人寻味。抒发了诗人强烈的忧国之情。故答案为:敌 人(侵略者);高诗中通过描写诗人独自登楼远眺所见的凄凉苍茫的江南秋景,抒发了游子浓浓的思乡(孤独、悲伤)之情。李诗中通过描写战云密布下凄清肃杀

9、的塞上风光,抒发了诗人渴望有如郭子仪这样安边卫国的良将再现,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柳(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己带斜阳又带蝉。【注】断肠天:令人销魂的春天。全诗写柳,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10、作者所写之景、所抒之情。【答案】首句中,诗人追想了 柳 在春日的样子,逐东风 拂舞筵,好似与宴会上的舞女融为一体,婀娜多姿,翩然起舞。后两句中,作者看见了 清秋 斜阳 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也写出了所处凄凉环境下柳条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解析】【分析】对比手法: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

11、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清秋 斜阳 秋蝉 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 柳 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以春柳作比,来写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李商隐青年时就中进士,怀有 欲回天地入扁舟

12、”的远大抱负,然而由于党争倾轧,长期沉沦下僚,此时悼念亡妻,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想而知,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不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故答案为:首句中,诗人追想了 柳”在春日的样子,逐东风 拂舞筵,好似与宴会上的舞女融为一体,婀娜多姿,翩然起舞。后两句中,作者看见了 清秋 斜阳 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也写出了所处凄凉环境下柳条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

13、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行 路 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 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 停杯投著 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C.闲来 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D.诗人反复感叹 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1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C(2)这两句话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解析】【分析】(1)C项理解不正确,诗人巧用典故 吕尚垂钓 伊尹乘舟日边 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经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2)本题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故答案为:C;这两句话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

15、的豪迈情怀。【点评】此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感情的能力。了解全诗内容,抓住关键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即可;要能写出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可。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这首

16、诗歌给我们描绘了哪三幅画画?(2)请简要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句蕴含的思想感情。【答案】(1)一、惜时收割,妻儿送茶饭;二、丁壮勤收割;三、有贫妇拾遗穗,居易感悲伤。(2)写夏天天热昼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体现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惜 字用得非常好,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的感情烈度。【解析】【分析】(1)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 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据此概括即可。(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正面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