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复习提纲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6KB
约16页
文档ID:446309164
第三章复习提纲_第1页
1/16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提纲(一)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叫电解质非电解质:叫非电解质强电解质:的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无论导电与否都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混和物物质单质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如 HCl、 NaOH、NaCl、 BaSO4纯净物电解质化合物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如HClO、NH3· H2 O、 Cu(OH)2、 H2O、 CCl4、 CH2 =CH2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 分有机物 如 SO3、 CO2 、C6H12O6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1)电解质 —— 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 —— 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 S2、 NH 3、2 等属于非电解质OCO合物(如 BaSO 4 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4BaSO全部电离,故 BaSO 4为强电解质) —— 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2)溶液导电能力的判断----- 由溶液中 +-+ 2-的大小决定 .3+(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电 解质用 =弱电解质用如: H2SH+HS ,HS -H+S Al(OH) 3Al +3OH -注意:在水溶液中,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但以第一步为主,电离方程式分布写;多元弱碱的电离在中学里只要求一步写完。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和离子结合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状态,这叫电离平衡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①、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电离②、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方向移动③、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电离④、 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 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 时,会 电离5、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 K 表示 表示方法: ABA++B -K = c(A + ) c(B -) / c(AB)6、影响因素:① 、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决定② 、电离常数温度变化影响,浓度变化影响③ 、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酸性越H 2S 3 > H 3PO4 > HF > CH 3C OOH > H 2CO 3 > 2S > HClOOH7、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 HAc 为例 ):( 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测 0.01mol/LHAc 溶液的 pH>2 ;( 3)测 NaAc 溶液的 pH 值;( 4)测 pH= a 的 HAc 稀释 100 倍后所得溶液 pH

8、强酸( HA )与弱酸( HB )的区 别:(1)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HA) < pH (HB) ;pH(2)pH 值相同时,溶液的浓度HA< HB ;CC(3)pH 相同时,加水稀释同等倍数后,HA > pH HB pH【练习】:1.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A .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钾2.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有错误的是()A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 .在溶液里,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2+-+2-++C .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D .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HC-()A. 2SH +HSHS =H +SB. NaHCO 3 ==Na33 = H+CO 3H+HCOO--1-1+H +P43-D. HF-1-C. Na2HPO 4=2NaH +FO +--+2-2-4.把 0.05molNaOH 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 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A .自来水B. 0.5mol L· 盐酸C. 0.5mol L· 醋酸D . 0.5mol L·4C l 溶液-NH5.在平衡体系中:SH +HS ,HSH +S,增大溶液的pH 值时,则 c(S)变化H 2正确的是()A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B.增大C.减小D .不变6.对某弱酸稀溶液加热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弱酸的电离度增大B.弱酸分子的浓度减小C.溶液的 c(OH )增大D.溶液的导电性增强7.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SO2B.4C. Cl 2D. C2H5O H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BaSO+1、水电离平衡:+H 2OH +OH-水的离子积: +K W =25℃时 ,c(H) =-) = 10 -7 mol/L; K W = c(H ) ·c(OH -) =c(OH注意: ① K W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 值一定;② K 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 );③水的离子积 K W 与水的电离常数 K 不同。

2、水电离特点:( 1)可逆 ( 2)吸热 ( 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①酸、碱:水的电离,K W10-14-14②温度:③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热的)易水解的盐:水的电离, K W10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 1)定义pH=+ -( 2) pH 适用范围稀溶液, 0~ 14 之间—c(H )与 c(OH)总是相等注: ① 水中加酸或碱均抑制水的电离,但由水电离出的+-+-② 任何电解质溶液中,H与 OH 总是共存,但不能大量共存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在于 c(H )与 c(OH )的相对大小 c(H )与 c(OH )此增彼长, 且温度不变,K w = c(H ) c(OH )不变 3) pH 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 ——甲基橙、 石蕊、酚酞变色范围:甲基橙3.1~4.4(橙色)石蕊 5.0~8.0(紫色)酚酞 8.2~10.0(浅红色)pH试纸 — ----- 操作: 玻璃棒蘸取未知液体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可注意: ① 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 试纸; ② 广泛 pH 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7-【练习】:+-6-8.某温度下,纯水中的 c(H)=2.0×10mol/L ,则此时 溶液中 c(OH )为;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 ×10 mol/L ,则 c(OH )为。

9.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1 ×1-13 mol ·L 1- ,该溶液可能是()c(H0① 二氧化硫水溶液② 氯化铵水溶液③ 硝酸钠水溶液④ 氢氧化钠水溶液A.① ④B .①②C.② ③-D+.③ ④10.填表:+实例H 2OOH +H条件改变平衡移电离程溶液中离子H 2O 电离出K w动方向度变化总浓度变化c(H)变化变化升高温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