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产者行为:供应和决策一、本章要点概念(注:*表达中级水平的微观经济学概念,在原教材中没有讲述,但将在补充内容中加以简介)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短期供应曲线;长期行业供应曲线;外部经济;成本函数*;生产者剩余*;经济租金*;条件要素需求*;要素需求*原理(注:序号m.n,m代表第几节,n代表原理的序号)1.1短期里,成本可辨别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而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总成本是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和1.2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以及边际成本都随产量先下降后上升边际成本曲线依次穿过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2.1短期里,当某种产品的市场价格P低于公司生产该产品的最低平均成本时,公司将停止营业停止营业点(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右边部分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短期供应曲线3.1行业长期供应曲线是在供应与需求共同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外部经济效应占主导,则长期行业供应曲线向右下倾斜如果外部经济效应不占主导,则行业长期供应曲线向右上倾斜二、补充材料1成本最小化与成本函数假设存在两种生产要素和,价格分别为和。
对于既定的产量,厂商但愿找到一种最经济的途径去生产,即成本最小化这个问题可以表述为: 使得 求解上述最小化问题,并且用λ表达约束条件的拉格朗日乘子我们得到它的一阶条件 如果懂得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那么我们就可以解出要素需求和,它们是有关要素价格、和产量的函数我们把这种要素选择记为=和=,这就是所谓的有条件的要素需求或派生的要素需求它度量的是,在厂商生产某个既定产量y的条件下,价格、产量以及厂商的最优要素使用量选择之间的关系解出要素需求和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厂商的成本函数 它表达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下,厂商生产某个产量所需要的最低成本根据此前的定义,我们懂得再根据上述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以得出 与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对比,我们发现成本最小化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直观上说,厂商总是但愿在任何产量水平上都尽量的地压缩成本如果没有达到成本最小化,那么厂商可以在本来的产量水平上,通过压缩成本来增长利润。
上式中的为成本最小化时的边际成本,请读者思考一下为什么答案请参照补充习题6的答案 从图形上看,成本最小化是既定产量水平的等产量线与最低的等成本线的切点(当一般状况下浮现非边界解的状况时)2总成本、平均成本以及边际成本的关系在总成本、平均成本以及边际成本之间也存在着类似于上一章的总产量、平均产量以及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我们用图8.1来阐明这种关系注意,边际成本MC事实上就是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当产量在0到Q1之间时,边际成本是递减的,相应于总成本曲线的斜率趋于平缓,在Q1处达到斜率的最小值,即MC曲线的最低点,继续增长产量将使得边际成本递增,TC曲线变得陡峭,相应地,MC曲线开始上升而平均可变成本AVC事实上是VC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在Q2处获得最小值(此时与原点连线恰与VC曲线相切)在产量为0到Q2之间时,VC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是逐渐减小的,因此AVC曲线在这一段是下降的同步,在这一段产量上VC曲线任意一点的斜率是不不小于它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因此MC曲线位于AVC曲线下方而当产量不小于Q2后来,状况正好相反,因此AVC曲线开始上升,而MC曲线也穿过AVC曲线位于其上方。
AC曲线的状况也类似上面的分析完全是基于典型的图形关系,但为什么会有这种图形关系,或者说这种形式化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却是读者应当更为关怀的其中,特别需要的是,为什么VC曲线的形状是像图中这样的?这条曲线的形状定了,其她曲线的形状就相应定了三个和尚”的故事是一种非常好的协助读者理解VC曲线的素材在这个故事里,庙和井都是固定成本,但和尚的人数(和努力投入)是可变成本当和尚的人数从1增长到2时,两个人之间浮现了分工合伙,这就是所谓的“一种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可以想象,当挑水数量从一人用水量到二人用水量的增长,边际(努力投入)成本是递减的当和尚人数从2增长到3时,她们之间浮现了互相之间的“搭便车”,都不乐意去挑水,反而“三个和尚没水吃”同样可以想象,如果要克服这一问题,就需要额外增长几种和尚之间的谈判成本、制度成本、监督成本等等于是,随着挑水数量从二人用水量到三人用水量的增长,边际(努力投入)成本是递增的图 8.13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在分析生产者行为时,“长期”与“短期”的区别就在于生产规模与否可以调节在短期分析中,生产要素有固定与可变之分,但在长期分析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公司的生产规模是可以调节的。
因此,厂商的短期成本SC可以表达为产量Q以及与产量无关的固定投入的函数,,而长期成本LC则完全由产量Q来决定,由于在短期看来固定不变的投入在长期也可以根据产量来做出调节:长期来看,厂商在生产一定产量的产品时会选择最合适的生产规模,即该产量所相应的短期平均生产成本最小,因此在图形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就是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如图8.2(a)所示注意:SAC曲线与LAC曲线的切点一般不是SAC曲线的最低点,相应于任意一条SAC曲线最低点处产量的长期成本由LAC曲线来决定,由于厂商按长期最优规模来生产不仅可以获得产量调节带来的成本下降,尚有规模调节上的获益,因此长期成本更低但是,长期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之间的包络关系并不合用于边际成本曲线,如图8.2(b)所示值得注意的是,SMC曲线与LAC曲线的切点处,短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是相等的图 8.24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最优决策厂商的利润是其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因此其最优决策问题可以写成: 其中,R表达总收益,是产量和价格的乘积,C仍然表达到本,Q为最优生产决策的控制变量厂商的最优产量Q*应当满足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一阶条件: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产品价格与单个厂商的产量无关,,因此。
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产量决策Q*应当满足: 如图8.3所示,给定市场价格P,则MC曲线与其交点就拟定了公司的最优产量Q*此时公司的利润,如果,那么公司的利润即为图中的阴影部分当时,公司将亏损,但是只要,公司就应当继续运作下去,以弥补固定成本的损失,只有当时,公司才应当退出市场这也就意味着,位于AVC曲线上方的MC曲线,就是厂商短期内的供应曲线图 8.35行业供应与行业均衡先考虑短期的情形假设某个行业涉及n家厂商令代表厂商的供应曲线,那么,行业供应曲线或市场供应曲线就是 它是所有厂商供应曲线的横向加总,或者说,行业供应是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所有公司乐意并且可以提供的产量总和表目前图像上,我们把每一价格水平上的每家厂商供应的数量相加,从而得到一条水平加总的供应曲线,如下图S11S2S1+S2行业供应曲线S1+S2是单个厂商供应曲线(S1和S2)的和Q QP图8.4而短期的行业均衡则是行业供应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相交的点来决定的行业均衡时有一种均衡的市场价格,每个厂商按这个价格来决定自己与否生产以及生产多少长期的行业均衡和行业供应的讨论要稍微复杂某些。
和短期同样,长期的行业供应是厂商供应的加总但是,如果一种完全竞争行业同步又是没有进入壁垒的,那么我们可以先不考虑长期行业供应而求出长期行业均衡,然后在此基本上得出长期行业供应这里,我们假定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且没有外部经济效应基于以上的假设前提下,长期行业均衡价格是由行业的最低平均成本决定的为什么呢?一方面,一种可以自由进出的行业在长期均衡时利润为零,如果不是这样,就会有新的厂商进入(正利润)或退出(负利润)因此均衡时,价格一定等于平均成本然后,从完全竞争角度考虑,每个厂商面临的剩余需求为水平什么意思?你是想说,由于每个厂商只占有有一小部分,因此,其面临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因此,加上零利润的规定,由长期边际收益(此时为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决定的均衡解,必然满足价格、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相等,即而我们懂得处正是的最低点若该行业厂商都是同质的,那么这个均衡价格则是行业的均衡价格而此时,无论市场需求如何,行业的所有厂商都将在最低平均成本水平上进行生产,行业最后提供多少产量由市场需求决定由此可以看出,行业的长期供应曲线为的那条直线,而行业均衡是由水平的行业供应和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如下图SLDA(均衡点)长期行业供应和行业均衡QP 图8.5 6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类似,我们可以如图8.6所示的阴影部分那样引入生产者剩余PS,更明确地,生产者剩余可以写成: 显然,生产者剩余与利润满足如下关系: 这里最佳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并不“显然” 图8.67不变要素和经济租金前面我们都没有考察某种要素总存量有限的状况。
目前我们考虑这样一种状况,就是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需的某种要素的总量有限之前我们说过,长期内单个厂商可以购买或发售不变要素但是从经济的全局看,长期内某些生产要素的总供应量也是有限的,如土地、矿产等那么,是在否在引入了长期的不变要素之后,长期零利润的假设就不成立了呢?我们也许很容易走入这样一种误区:如果存在长期的不变要素,那么行业的厂商数量受到限制,以致厂商不能自由进入该行业,那么,该行业在长期内获得正的利润似乎是有也许的,由于没有经济力量使得利润为零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长期的不变要素并没有限制厂商进入行业的也许性只要市场是竞争的, 固然,现状也许偏离这个假设,例如说存在着行政性垄断的情形试图进入该行业的厂商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较高的不变要素价格,来获取这种不变要素,从而进入该行业那么,只要这个行业有正的利润,就会有竞争者抬高要素价格进入该行业,直到不变要素的价格高到使正的利润消除为止有时我们观测到的某些竞争行业的个别生产者有正的利润,很也许是由于这些生产者自己就是不变要素的所有者,在计算成本时没有考虑要素租金而已例如,一种农场主经营自己的土地,在扣除土地之外的所有投入的成本后,尚有π的年利润。
那么这块土地在自由市场上的价格将会是π每年,由于会有农业经营者乐意付这样高的价格进行农业生产经济租金往往是和不变要素有关联的,它是指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超过诱导其提供该要素的最低价格的那部分报酬引用上面土地的例子,如果土地所有者不出租土地,自己也不经营,那么她从这块土地上获得的收益为零,只要有人付租金,她都会出租她的土地于是我们说诱导该土地所有者供应土地要素的最低价格是零那么,所有地租都是经济租金在中国,由于城乡土地是由国家所有的,因此,这部分地租事实上被政府得到了,其重要形式就是以土地批租的形式将土地租金转化为政府财政收入竞争市场上,经济租金的多少是由用这种不变要素生产的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的,而不是反过来,租金决定商品价格还是用农业的例子,地租是由单位土地上生产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总和,扣除生产这些农产品的其她投入的价值后得到的从生产者剩余角度考虑,竞争市场上,生产者剩余正好是生产某种产品所使用的所有不变要素的经济租金的总和三、新增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