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春“广播电视学”专业《中国传播法规》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3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66KB
约11页
文档ID:439746110
22春“广播电视学”专业《中国传播法规》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3_第1页
1/11

22春“广播电视学”专业《中国传播法规》作业答案参考1. 从邹韬奋全集或选集中,选读若干篇小言论,分析其内容和文风的特点从邹韬奋全集或选集中,选读若干篇小言论,分析其内容和文风的特点邹韬奋重视报刊言论,在主办《生活周刊》到以后的《大众生活》等报刊中,亲自主持报刊的言论工作他的《小言论》(以后为“社评”)和《读者信箱》对读者的影响十分深远    ①邹韬奋的小言论善于抓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说群众想说的话,往往从一件具体事生发,采取谈家常的方式,评它三五百字,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简单干脆、明白晓畅,既生动活泼又有战斗性,很适合群众阅读,被广大读者视为良师益友    ②文风“明显畅快”,采用平民式的文字,用“最生动,最经济的笔法”,短小精悍、亲切感人,对广大读者像老朋友谈心一样,推心置腹、循循善诱    ③批驳国民党当局的错误言行和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时,慷慨陈词、锋芒凌厉,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2. 媒介间议程设置(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媒介间议程设置(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媒介间议程设置(intermedia agentla setting)是指某家媒介为其他媒介设置议程的现象。

一般而言,具有广泛影响的、被称为精英媒介的较大的通讯社和威望较高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往往为众多地方的和较小的媒介设置了议题当然也有可能发生相反的情况媒介间议程设置除了可以发生在同类媒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形态的媒介之间3. 价值判断具有哪些特征?价值判断具有哪些特征?正确答案:(1)价值判断具有“应然”的特征如果说事实判断总是涉及事物已经发生了的“已然”和将要发生的“必然”那么价值判断则涉及的是“应然”:就是按照人的信仰、希望、道德伦理等价值标准提出事物应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价值判断具有“应然\"的特征呢?就是因为价值判断表达的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意愿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法律、什么样的人生这样的表达推动人们的选择和行为\r\n (2)价值判断的“比较”特征价值判断就是对某一个事物对于人的价值进行判断由于价值具有相对性和多元化的性质因此在实际判断情境中往往需要对不同的价值进行比较\r\n 此外价值判断还具有普遍的特征、开放的特征1)价值判断具有“应然”的特征如果说,事实判断总是涉及事物已经发生了的“已然”和将要发生的“必然”,那么,价值判断则涉及的是“应然”:就是按照人的信仰、希望、道德伦理等价值标准,提出事物应当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价值判断具有“应然\"的特征呢?就是因为,价值判断表达的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意愿,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法律、什么样的人生这样的表达,推动人们的选择和行为2)价值判断的“比较”特征价值判断,就是对某一个事物对于人的价值进行判断由于价值具有相对性和多元化的性质,因此,在实际判断情境中往往需要对不同的价值进行比较此外,价值判断还具有普遍的特征、开放的特征4. 简述我国新闻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简述我国新闻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7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的工作,这一论断为思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首先是由新闻界发动的    (1)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第3版发表一组拨乱反正的理论文章,其中一篇题为《标准只有一个》的思想评论指出,“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成为思想解放的先声    (2)1978年5月11日,改版后的《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是一篇思想解放的宣言,冲破了“两个凡是”的障碍,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文章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全国30家报纸予以转载,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

   (3)1978年6月3日,《人民日报》以醒目的标题《精辟地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光辉思想》报道了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1978年6月24日,《解放军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系统驳斥了“左倾”领导人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种种责难文章发表后,《人民日报》等报刊先后转载,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5)1979年5月,长期以来被“左倾”错误笼罩的《红旗》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认真补好真理标准讨论这一课》,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画上了比较圆满的句号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仅猛烈地冲击了根深蒂固的“左倾”思想,而且直接推动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5. 简述黄远生的“远生通讯”简述黄远生的“远生通讯”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报界之奇才”,黄远生以新闻采访和新闻通讯写作而负有盛名,是中国报纸从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的开拓者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报刊文体——新闻通讯因此种文体始于1912年初《申报》上以“远生”署名的“北京通讯”,故称“远生通讯”黄远生的新闻通讯有如下特点:    (1)题材重大,记载翔实由于他中过进士,留过学,又在前清做过官,得以周旋于民国总统、内阁总理、各部总长和各政党要人之间,对民初政坛十分熟悉,因而他能采访到许多别人采访不到的重大新闻和内幕新闻。

   (2)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作为一个正直的新闻记者,黄远生用他那如椽之笔,对袁世凯的黑暗统治和官僚政客痛加针砭    (3)细致详尽,幽隐毕达黄远生的通讯善于捕捉各种细节,绘声绘形,嬉笑怒骂,涉笔成趣,鞭辟入里    (4)通俗自然,不拘一格黄远生提倡“以浅近文艺普通四周”,因而他的通讯和文章虽然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写成,却十分浅近,且不拘一格    黄远生还发明了“新闻日记”这种体裁,用日记形式报道或评论当日新闻黄远生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其中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6. 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正确答案: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包括三层含义:在内容上新闻事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r\n 群众性原则是指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兴办、支持和发展新闻业通过新闻传播来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特别是新闻信息的需求简单说属于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群众性原则的基本内涵群众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业的一条基本工作原则群众性是所有新闻业的普遍属性实质上就是新闻业的社会性。

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包括三层含义:在内容上,新闻事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群众性原则是指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兴办、支持和发展新闻业,通过新闻传播来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特别是新闻信息的需求简单说,属于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群众性原则的基本内涵群众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业的一条基本工作原则,群众性是所有新闻业的普遍属性,实质上就是新闻业的社会性7. 简述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简述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如果仅仅把新闻媒介看做新闻媒体生产的承载新闻信息符号的实体,其功能主要有:    (1)建构传受关系的桥梁    在物理形式上,新闻媒介表现出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传受双方直接联系、嫁接起来,形成现实的传受关系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收受者之间,首先是通过有形物——新闻传播媒介——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有形物建构了传受双方稳定的传受关系,明确了双方的角色地位    (2)传送新闻信息的通道    新闻传播媒介在内容上的直接、核心的功能一是传送、告知新闻信息,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生存发展环境的最新变动情况;一是评论新闻事实,使社会公众及时获知人们(包括媒体)对相关事实的意见和看法。

因此,从总体上说,新闻传播媒介发挥了传送新闻信息、评论新闻事实或事件的通道功能在这些直接功能中包含或蕴涵着其他一些间接的功能,诸如教育功能、知识传递功能、舆论引导功能、娱乐功能等这些间接功能依托直接功能而存在,依托具体的传播内容而存在    (3)实现媒体功能的载体    如果以社会系统为背景,在宏观上考察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就会发现新闻媒介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会产生各种可能的效应,是新闻传播业诸多功能的主要载体 8. 在商标扩展中,同类产品的扩展称为类别扩展 )在商标扩展中,同类产品的扩展称为类别扩展 )参考答案:F9. 简述专访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领简述专访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领1)专访的文体特征    ①专访强调的是“访”,它是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    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专访更注重采访手段,专访是正式访问记者有备而来,事先    怀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采访目的,多数采访是按预先准备好的既定方案进行一般来说,正式的访问之前,记者已完成了文体认定    ②专访强调的是“专”,即非专不访,访专人、谈专题    a.“专”在采访对象上    它是专门对“人”进行采访的,是事先经过选择的“特定的被访问者”、“专门的采访对象”。

   b.“专”在内容上    即突出专题性,回答“特定的问题”;突出专一性,某些侧面    c.“专”在独家的角度上    专访所选择的被访问对象和所报道的内容,要有做专题的新闻背景或者特定的新闻价值    ③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    实录包括正式访问时的话题、氛围、现场、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等一般来说,专访有三个要素:被访者、记者、现场通过这些要素营造一种记者、被访者、读者三方同在的时空效果,实现读者与被访者的“近距离交流”    ④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    记者以见证人的身份把读者带入现场,代表读者向被访者提问专访中记者更加主动,主观色彩比较鲜明,一定意义上记者位于主角地位,引领和控制问题与采访过程    ⑤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    专访文体是访问活动的实录,所以选择问答体为主要形式是顺理成章的多数专访采取了显形问答体,有些专访根据报道效果的需要,也可以处理为隐性问答的散文体    (2)专访的写作要领    专访的写作要领主要是分析与研究如何把访问的内容和过程叙述出来专访的叙述方法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①问答整理式    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之一,也是最简单,又最能体现专访文体特征的叙述方式。

其写作要领就是实录经过整理后的采访过程,以记者提问、受访者回答的问答体发表问答整理式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再现访谈内容,其实录性、可信性与可读性强    ②散文处理式    散文处理式,也可称为隐性问答体它基本摆脱了一问一答的模式,记者可根据专访报道的需要自由取舍问答的内容,并灵活地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穿插叙述访问的情景、过程,或者勾画被采访者的形象、性格等    ③口述实录    这种处理方式的写作要领是全文集中记录被访问者的口述,也就是说,把现场的记者和记者所提的问题都删除掉,或者非常淡化地处理,主要保留被访问者的谈话口述实录的优点在于它使得被访问者和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直接交流,因而这种专访令人读起来更亲切、可信 10. 王某作词,李某作曲创作了一首歌曲,则这首歌曲的整体著作权归。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