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17930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指导学生写作(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谈文色变。这是小学生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的畏惧心里。原因是小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更不愿意去多写周围事物的缘故。很多值得一写的事物,往往是小学生平时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物。由于他们不去注意,也有的则认为是极平常的小事,不值得一写。因而他们的头脑中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所以一碰到作文时,有的面临题目,无从下笔;有的学生则马虎应付,三言两语;有的干脆拿小学生作文选中的文章乱抄一通,造成文不对题;还有的怕被老师发觉是抄袭来的作品,则把他人的文章改头换尾,断章断句,随意舍去,使得一篇本来是通顺的文章成了有头无尾或脱节、重复、矛盾重重。往往使老师批改时大费心思,大费精力。 如何使小学生

2、提高作文的兴趣呢?关键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要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习作,更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于生活中,对事物的感受、思维、评价;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大量的习作素材,提高写作的兴趣,就有待老师平时的多方面引导。 在感受事物中指导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谓作文,简单地说,不外是立意、选材、构思、起草等几方面。因为小学生谈的东西不多,加上平时对周围的事物少于观察存忆,头脑单纯。所以对辅导刚刚起步学习作文的小学生,指导作文时,教师可以不必把“中心思想”“选材”“组材”等抽象的名词点明,如不然,会使小学生感到作文神秘莫测,高不可攀。教师指导时应根据小学生的心里,让小学生在

3、感受事物立意,在形象思维中选材,再在评价选材的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作文。 如何把辅导小学生作文立意呢?这也是教师指导的关键。在教学命题作文快乐的星期天写作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回想一下,星期天自己亲身干了那些事,或看到、听到那些事,并从这诸多的事中选一 件自己觉得印象最深、或受教育、启示最大的事例口述出来。这样,学生因不是“谈文”所以不“色变”。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讲与朋友一起钓鱼;有的讲到公园游玩,看到什么什么的;有的讲在家看电视,忘了完成作业而被父母责骂等等。我从中选取两三件较有代表性的事,指导学生如何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何选材,如何编写提纲,并板书出示本次的作文题目

4、,让学生按所议提纲作文写下来。学生作文写出来的文章,中心明确、选材得当、行文通顺、有条理。学生也不再是“谈文色变”了,而是越来越对作文感兴趣了。 在形象思维中指导学生作文时如何选材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口头述说的见闻,虽然有一定意义,但所讲的材料不一定尽善尽美,教师更应作有机的引导,引导方法不但要具体实际,还不要损伤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方法不一。如用“合零为整”的指导方法。何为“合零为整”呢?这要结合教师平时经常的辅导,指导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事物零碎地积累起来,全过程也好,一个章节或片段也好,多积累,在指导作文时,指导学生对号入座。如要求写一个人,我先运用课材中的文章为例,然后结合小

5、学生平时习作中写爸爸、妈妈、哥哥弟妹等内容,对照课本,加以具体指导。这样,学生作文就不再是空洞无物了。再者是当学生写文章有了明确的立意,且又有了亲身感受的素材,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如何整理、选择,分清主次,哪些内容应该略写而写了太多多余的话,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对作文的重点材料,或要认真的回忆,或应展开联想,插叙。并通过自思、自说、自评的方法,在自我反馈自我权衡中作好把握。 在评价选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列写作文提纲 学生作文时,提纲列得好与坏,当与不当,是作文优劣的决定因素。因为作文有了恰当的材料,不等于言之成章。还必须理清记叙顺序、指导学生时,要按不同学生各人所选材料的实际。如学生的口头表述合乎章法,则可令其按原文章列提纲作文,如果对学生的章法中有该删、该补、该调整写作顺序的地方,教师应针对问题的所在进行具体的指导、修改后再作文。作文列提纲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综合训练,有了“有物、有序、有理”的写作提纲,也就不难写出各乎章法的文章了。总之,小学生起步“谈文色变”的畏惧心里是教师的过急、过高要求或脱离实际的指导分不开的。如能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立意,引导选材,教导立纲,然后才让小学生作文,教为顺理成章,符合小学生习作的特点,既能消除小学生“谈文色变” 的畏惧心理,又能收到较好的作文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