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实验创新大赛空气占据空间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0990916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实验创新大赛空气占据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技实验创新大赛空气占据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技实验创新大赛空气占据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技实验创新大赛空气占据空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技实验创新大赛空气占据空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技实验创新大赛空气占据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实验创新大赛空气占据空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气占据空间 平江县加义镇献钟小学 余欣江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选自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要让学生明白空气占据空间很抽象,有难度,这就需要借助实验现象进行想像,从而得出结论。本次改进试图通过学生的视觉、触觉等多种器官来亲自感知。 二、设计意图 1、通过实验,变看不见的空气为看得见,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 2、通过实验,变摸不着的空气为摸得着,让学生感受到空气占据空间。 三、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 教材上安排的实验为四个小实验:一是用注射器往水里注入空气,有气泡产生;二是用塑料袋兜空气;三是杯底塞紧纸巾竖直压入水底,看纸巾会不会湿;四是想办法把装入塑料

2、瓶的气球吹大。这四个实验现象不明显,不能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占据了空间,而且第三个实验中的纸巾容易掉下来,不好操作。 四、实验创新之处 1、教材安排的实验比较零散,连贯性不强,而我设计的实验从开课的设疑导入到最后的巩固感知都是同一装置,贯穿整堂课使用,更有连续性。 2、学生借助“你想让乒乓球在哪个位置,它就在哪里”这个游戏,看到水中乒乓球的位置发生改变,使实验现象更直观,形象。使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感受到空气占据空间。 3、改进后的实验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通过两个游戏变得看得见,也摸得着。这样的实验在玩中求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实验是

3、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直观形象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是本节的核心和难点。小学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实验既培养兴趣又提高能力,实验是本节的关键和重点。这次改进后的实验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通过两个游戏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这样的实验学生越玩越爱玩,在玩中求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实验器材 水槽(也可用水盆等无盖的容器代替) 去底的塑料瓶(瓶盖有些有孔,有些没孔) 乒乓球 水 塑料袋 七、实验装置与装置说明八、实验过程顺序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结论激趣实验一猜猜乒乓球会在哪发给学生两种去底的塑料瓶:瓶盖完整的和瓶盖有洞的瓶盖完整的乒乓球在水底,瓶盖有孔的乒乓球仍在水

4、面设疑实验二让乒乓球听使唤去底的塑料瓶空气占据空间趣味实验三让乒乓球反复听使唤去底塑料瓶,塑料袋学生再次感受空气占据空间,知识得到强化巩固九、实验效果 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及实验器材,实验的对比性增强了,实验操作起来更形象、直观。具有观赏性、趣味性、知识性。乒乓球的上下移动,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空气占据了饮料瓶的空间。 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使学生轻松掌握本节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为以后的学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埋下伏笔,增强了知识的联系性和系统性。十、自我评价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多种教育方法的结果,仅靠单一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是难以奏效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做”、通过“体验”来养成。但是教材中许多过于开放的探究素材,需要我们执教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甚至是创造性的改进。才能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也觉得欣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