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的探讨的文献综述一、 选题背景阐述内控制度的理论被人们所熟知是源于1992年COSO报告,报告中指出完整的内部控制应涵盖财务报告,经营业务及遵纪守法三方面但是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1]认为虽然COSO 报告在内部控制领域已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 并且得到理论学者和实务应用者以及相关立法者的普遍认同, 但这种全口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却未能在实践操作中形成一致标准流程由此可以认为COSO框架下的内控制度更多是一种参考价值, 而并未体现其应用价值但是随着美国安然事件发生,震撼世界的美国SOX 法案诞生这一法案就像警钟鸣响告知企业应该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及管理,并且使得内控制度上升到法律应用的阶段从此以后内控制度这一词汇便被各界人士所讨论,也引来诸多学者专家对其进行研究探讨而我国也在这一法案的影响下对于内控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于2008年及2010 年由相关部门发布了相关企业内控制度的条例及指引,从而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
但是很多企业在内控方面还是有待完善,尤其是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更应该引起关注二、国内外应收账款内控控制的研究(一) 国内关于应收账款的内控制的研究1、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必要性企业的内控制度涉及多种环节多种方面,但是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却是被众多学者所争相探讨的额一个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间竞争在不断加剧企业作为一种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的组织,要想在白热化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而不被市场所淘汰,保持竞争能力,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产品和采取新的销售政策于是应收账款俨然成为企业拥有的一项很常见且非常重要的资产,张铁铸和周红[2]指出在2006年底我国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14.89%, 占总资产的7.61%,且呈逐年增长势头尤其在目前这样一个产品过剩的生产时代里,企业纷纷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赊销政策作为吸引客户、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但是严飞[3]认为这些方式手段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起到一定的经营效果,增加企业的利润,但是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内控管理却不尽如人意,于是“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这句话便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企业也陷入销售与回款两难的困境郭淑芬[4]也认为正因为应收账款的特殊性以及对企业产生的深远影响,后果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很深的财务危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笔者认为应收账款之所以称为“应收”,是因为其并未真正在当下给企业带来利益,而是在合理的未来期间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利益,而在等待回款的过程中会存在相应的风险甚至面临无法回款的窘境由此可见,应收账款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用资源及损益情况所以对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的探讨也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旨在引起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信用政策,做到可持续发展2、 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在国内之所以进行的不大顺利,主要可以从相关的宏观及微观因素进行分析1) 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建全徐彦国[5]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发达,企业大都没有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而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也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应收账款内控不合理会导致企业的周转资金出现问题,阻碍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势必危及企业生存2) 企业自身建立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意识淡薄王子道[6]认为目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应收账内控制度,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管理方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与西方国家相比,更是差得远。
张元[7]也指出在其所调查的数十家企业中60% 以上的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赊销制度,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及收回多少没有底数,不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价笔者认为其实国内应收账款的现状大致如此,应收账款的内控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连续活动,但是对于一些以赊销为主要方式的企业并没有将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善的全过程控制制度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意识不够,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造成大量坏账的产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与损失3、关于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及措施(1)从客户端进行控制乐永辉[7],严云,王子道等认为要针对客户信用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要想使得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有效,必须从源头抓起,在应收账款发生的事前进行控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广泛搜集有关客户信用的资料,对客户的资信展开全面调查 (2)从企业自身进行控制张存侠[8]认为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要点是建立该控制制度的关键步骤相关控制要点包括:在发货前,对客户的赊销业务经授权批准;开具销售发票等相关凭证也要进行控制;准确登账,包括与客户对账;坏账的注销有经授权人员的审批;定期编报账龄分析表,对到期应收的账款及时催收;经企业决策层授权的独立部门或人员对应收账款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这几个控制点的提出大致描绘出了企业在进行应收帐款内部控制制度的大体框架张存侠,丁梅[9]认为应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可具体通过划分设立若干个岗位,并确定各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来实施除此之外,在销售环节上进行相应的控制也被学多学者认同像王子道,宋晓琴[10]认为应该健全销售管理制度,如销售合同管理制度,发货审批,台账及对账管理使得应收账款内控更加有效除了以上这些大家比较能耳熟能详的对策之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比较新颖的措施徐彦国认为应当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Shengyu Piao. Di Gao [11]比较早在国内提出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管理部,设立规范的信用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要在实际情况中具体地确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企业更应该多多利用信息系统于日常管理活动之中应收账款的管理也可放入相应的信息系统,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效率在应收账款回款期间,企业对于其控制也很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催收管理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回流的顺畅与否,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李永华[12]对于催收管理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也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提供了一些依据方法。
3)利用可行的外在条件如果企业面临回款难或者急需资金周转的时候,如果符合法律相关规定还可已将应收账款质押出去乐永辉认为.利用金融市场,加速应收账款融通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金融市场,将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应收账款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转让,以筹措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李峰王全弟[13]则根据美国实行的应收账款的担保制度,借鉴其适合于在中国引荐的优点,提出在《物权法》中应收账款质押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合理的操作方法等等二) 国外关于应收账款的内控控制制度的研究内控制度这一词语也是最早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西方国家对于企业的内控制度的管理也是比较完善的,其发达的市场经济以及制度环境等也为内控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许多关于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的研究也都是在国外的一些经验研究之上完成的关于国外的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研究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1、普遍应用的研究在西方,企业信用管理(简单说就是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代的信用销售源于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北美大陆的开发真正的现代产品、商品信用销售和信用管理(Credit Management)发源于1830的英国和1937年的美国,其标志是征信(Credit Consulting)公司的出现。
在国外,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是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和保理业务西方社会信用基础比较扎实,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完备,信用管理体系也比较健全,有关政策法规尤其是像美国的很多企业在安然事件之后,也对企业的内控制度的相关法规格外重视,在很多企业当中得到了有效的实行李峰,王全弟也指出应收账款质押担保在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融资体系中已占据重要地位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颁布了《2001年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账款让与公约》各国商业银行还专门成立了应收账款担保(保理)联盟,制定共同的规则,促进应收账款融资之所以西方的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做的比较完善,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1)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体制的健全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企业间的业务活动,就会有效减少坏账的发生(2)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在西方国家,个人的信用评价会影响其在社会中的种种活动,更不用说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其信用评级会影响企业的方方面面,从而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就会有很可靠的信用政策依据3)法律法规的完善:西方国家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法律比较严苛,如果一旦被相关检查机构发现违背内控制度的相关规定就会遭到严厉的处罚,企业不单单在经济上会有所损失,企业形象也会大打折扣,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
2、与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的研究西方国家强大发达的信息系统管理对于企业能否确保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合理有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想很多世界知名的外企等跨国公司都运用了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像ERP,SAP等软件都应用于企业日常管理中,对于应收账款也采取相应模块制度进行适当的内控控制企业也不惜花费重金在这些软件的管理咨询及二次开发上PAUL,PRETKO[14]也指出在运用ERP系统新开发的软件系统来帮助分销行业对供应商进行应收账款的记录跟踪,可以有效降低应收款项回流风险3、与相关创新理论结合的而研究应收账款虽然是一项充满风险的资产,但是也不不意味着企业就应当减少应收账款的数量对于企业来说应收账款的持有量到底多少是适合的额,也是依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Michalski, G[15]提供了一个方法,使用组合管理理论,以确定在企业应收账款的水平他认为增加在应收账款的同时,公司增加净营运资本以及持有和管理应收账款成本都会增加,这些都对减少公司的价值,但在应收账款的宽松政策,加上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可以增加价值其中,要特别注意调整投资组合理论的假设,以及对公司价值评估的潜在影响因素上述分析使我们对应收账款的内控控制有了一定的了解。
笔者认为,企业可以在不同发展时期,分析自身条件,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内控政策,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明白应收账款的内控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经营管理者或者是财务工作的管理者在制定应收账款相关的内控控制政策之前,应该仔细分析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自身运营情况及有应收款项往来的合作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同时详尽了解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建设的各个徐主要的问题点,分析优秀企业的成功案例,一定能在最适合企业自身条件下确定最优的最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应收账款内控制度,获得长远的发展参考文献[1]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基于112个企业案例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0,(6):51-61. [2]张铁铸,周红.上市公司商业信用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3):130-135.[3]严飞.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4]郭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