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圈规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271455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8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经济圈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合肥经济圈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合肥经济圈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合肥经济圈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合肥经济圈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经济圈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经济圈规划(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文 本安徽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2009年11月I目 录第一章总 则1第二章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2第一节 发展目标2第二节 功能定位2第三节 发展规模3第三章城镇化发展战略4第四章城镇空间布局体系规划11第一节 城镇空间发展战略11第二节 城镇空间发展结构与总体布局规划13第三节 城市空间发展指引15第四节 城乡统筹发展16第五章区域产业发展与空间组织18第一节 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18第二节 产业发展指引26第三节 产业空间组织26第六章城镇空间支撑体系规划30第一节 区域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30第二节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32第三节 综合交通运输

2、体系34第四节 城镇人文环境体系40第七章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安全规划44第八章政策分区与空间管制44第一节 政策分区44第二节 空间管制48第九章近期重大行动计划50第十章规划保障措施61第十一章发展格局构想63第十二章附则64I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科学指导合肥经济圈空间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合肥经济圈的综合竞争力,培育安徽核心增长极,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安徽崛起,依据国家和安徽省有关法规政策,结合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两型社会”思想为指导,紧扣“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力求在中部争先进位,推

3、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这一主题,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走共享共建的发展道路,全面加快合肥经济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带动安徽奋力崛起。第三条 规划范围 本规划所指的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及桐城市等周边地区,土地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第四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08-2020年,对远景发展进行了展望。第五条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2)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设部令第36号)(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建设部令第146号)(4) 安徽省及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4、发展规划(5)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6)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年)(7) 国家、安徽省和各地市其他相关规划第六条 规划效能 本规划是合肥经济圈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区域内相关专项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的基本依据。第七条 强制性内容 文中“黑体字”条文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第二章 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第一节 发展目标第八条 合肥经济圈总体发展目标 抓住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和中部崛起的黄金机遇期,以合肥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将合肥经济圈发展成为我国泛长三角的重点城镇群、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安徽省的核心增长极和创新极,成为资

5、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区域合作的典范,带动全省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第九条 合肥经济圈总体发展策略 强化多元协作,打造合肥经济圈产业集群;整合优势资源,构筑省域经济发展支点;强调共享共建,建立合肥经济圈城市联盟;转变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第二节 功能定位第十条 合肥经济圈总体功能定位 (1)国家层面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能源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2)区域层面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核心区;泛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西向发展的门户,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昌九城镇群、长株潭城市群等竞争合作,实现中部崛起战略。(3)省

6、域层面安徽崛起的战略增长极;安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门户区;安徽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城镇化的重要承载地;安徽创新型建设和区域合作的示范引领区;拥湖临江、依山傍水、宜居宜业、和谐创新的生态型城镇群。第十一条 五市功能定位 为促进合肥经济圈整体发展、形成合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各个城市提出相应功能定位要求。合肥经济圈整体发展对各个城市提出的功能要求城市功能主体功 能 要 求合肥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安徽省省会,国家区域性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旅游会展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发动机、全省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和

7、创新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先行区。淮南三基地一门户合肥经济圈的北翼城市,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的国家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和安徽省重化工基地,合肥经济圈带动沿淮、辐射皖北的门户。六安六基地两门户合肥经济圈的西翼城市,合肥经济圈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保证,合肥经济圈加工制造配套基地、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基地、农特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合肥经济圈西向发展门户和陆路交通门户。巢湖五基地两门户合肥经济圈的东翼城市,合肥经济圈重化工基地、建材及新材料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劳务基地,合肥经济圈东向发展门户和水上交通门户。桐城五基地

8、一门户合肥经济圈的南翼城市,合肥经济圈产业配套承接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农特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合肥经济圈联动沿江、辐射皖西南的门户。第三节 发展规模第十二条 总体发展规模(一) 经济规模到2015年,合肥经济圈的经济规模持续提高,占全省比重由2008年的36.37%提高到45%以上。到2020年,合肥经济圈国内生产总值预期18000亿(合肥9000亿、六安3000亿、巢湖3000亿、淮南2400亿、桐城600亿),年均增长14%以上。 (二) 人口规模2020年,合肥经济圈总人口约为2400万人,城镇人口约为1580万人;2030年,合肥经济圈总人口约为26

9、35万人,城镇人口约为1990万人。合肥经济圈人口发展规模预测(单位:万人)年限合肥经济圈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总人口城镇人口市域总人口市域城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市域总人口市域城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市域总人口市域城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市域总人口市域城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市域总人口市域城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2020年2400左右 1580左右780左右 620左右 360290左右235左右165750左右 375左右 80 500左右 300左右 65 80左右50左右35左右2030年2635左右 1990左右900左右 800左右 500-600 320280200左右800左右 480左右 120

10、530左右 370左右 90 85左右60左右50左右(三) 城镇化水平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65%-68%;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75%-78%。合肥经济圈城镇化水平预测年限合肥经济圈城镇化水平合肥市城镇化水平淮南市城镇化水平六安市城镇化水平巢湖市城镇化水平桐城市城镇化水平2020年 65-68%78-80%80%左右55-60%60%左右60%左右2030年75-78%85-88%90%左右 66-74%70%左右70%左右(四) 用地规模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600平方公里以内,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2000平方公里以内。第三章 城镇化发展战略第十三条 城镇

11、化发展战略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把合肥经济圈建设成为安徽省人口城市化的主要目的地,实现产业和人口双聚集,城市化水平大提升。在空间层面上,优先发展城镇密集地区,推进城镇密集区的城镇化进程;在等级体系上,提升龙头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优先发展具有区位优势和较好发展条件的城镇。(1) 东接西连,北聚南调,构建开放、网络的城镇空间格局加强与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四省的衔接以及加强与合肥经济圈北部蚌埠、淮北、宿州,东部滁州,南部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城市的联系,构建开放的城镇体系格局,充分利用长三角的产业梯度转移和长江口岸资源,缩短合肥经济圈通江达海的时空距离,加快合肥经济圈区域城镇化进程。

12、(2) 一心四翼,拥湖临江,加快城镇密集区城镇化进程 推进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五市的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近期,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向城镇密集地区特别是沿江北岸地区、合淮工业走廊地区、沿淮工业带地区、环巢湖地区、重要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以沿江、沿淮、京福和华东第二通道沿线为重点,点轴结合、梯度推进、扇面拓展的发展格局;远期,依托发达的区域交通网络“内优外拓”,在合肥经济圈内人口空间分布、产业空间协调、城镇空间布局、生态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由内向外拓展,全方位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区以及省外区域的合作,形成全省相对均衡、有序、开放的网络化发展格局。(3) 集约发展,统筹城乡,以区域龙头城市和

13、中心城市作为战略重点 加快发展区域龙头城市合肥,区域中心城市淮南、六安、巢湖以及区域副中心城市桐城,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引导产业和人口向龙头城市和中心城市集聚。加快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集聚。通过区域龙头城市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镇,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4) 优势倾斜,着力提升,优先打造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的城镇增长极 择优培育部分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潜力较好的中小城市和重点镇,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倾斜,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使其成为产业和人口聚集的中心,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第十四条 规模等级规划

14、 (1)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 实施龙头城市和中心城市聚集战略,积极引导龙头城市、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适度增长,继续提升合肥、淮南具有发展潜力的特大城市,快速推进六安、巢湖、桐城等城市以及县城的成长。(3) 实施重点城镇聚集战略,加快发展1万人以上的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优势,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以及特色类型的城镇,提升其规模等级地位。(4) 构建13个农工贸综合发展的县域经济战略支撑点,培育新桥空港城(高刘-炎刘)、袁庄煤化工基地、下塘重型工业基地、郑蒲-二坝港口码头区(大合肥国际港)、冯井钢城、三河-杭埠同大、长临河-忠庙旅游服务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双港-新渡包装印刷基地等9个经济增长点。2020年合肥经济圈规模等级规划(单位:万人)城镇规模城镇名称超大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