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出生于日本山梨县 1980年毕业于多摩艺术大学的产品设计系艺术与3D设计专业 1988 年, 深泽直人在日本爱普生精工株式会社担任设计师 1989 年, 他离开日本到了美国在旧金山,他加入了一个只有15个人的小办公室“ID two”,即“IDEO”前身, 现在已有450名员工,遍及帕洛阿尔托、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和慕尼黑 八年以后深泽直人返回故乡1997 年, 他协助组建了“IDEO”在日本分部,八位设计师主要针对日本市场服务他在其中工作到2002年12月 2003 年1月他在东京建立了“深泽直人设计公司”,加入了日本“MUJI”公司的顾问委员会 2003 年12月他与“takara takara”有限公司和钻石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在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设计领域里,创立了一个新产品品牌“±0”作为这个崭新领域中的领导者,现在,他逐步开展他的想法±0”设计与生产家用产品,从雨伞到电器最初的范围大约包括20项:加湿器、液晶屏幕、随身听、手电筒、地毯、电咖啡壶、、多士炉……深泽直人在东京多摩艺术大学产品设计系担任讲师,同时出任东京AAD工作室的主管, 并且在日本顾问委员会的质量设计和经济部门, 以及贸易与工业战略设计研究学会供职。
深泽直人的设计在欧洲和美国赢得了40余个设计大奖,他曾为知名公司进行设计诸如苹果、爱普生、日立、 无印良品、NEC、耐克、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夏普、 steelcase、 东芝... 上图为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的 ±0 的2.5R系列新产品,钟和温度湿度计关于R2.5,不仅仅是2.5R系列产品是2.5的圆角,Naoto Fukasawa 的很多作品都用R2.5,R2.5按 Naoto Fukasawa 介绍,这是一种人们很熟悉的弧度,是木材自然的弧度The R2.5 of the edges are of a size that approximates the natural rounding of the edges of timber that occurs with time, and is something that is already familiar to the touch. )主持人: 今天上午的第二场由深泽直人先生为我们带来《意识的核心》的演讲我讲简单介绍一下深泽直人先生,深泽直人先生是产品设计师、日本武藏艺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设计顾问、PLUS MINUS ZERO品牌创始人。
他演讲的概述是这样的,在每一种条件或情形的任何事情或每一个事件都包含某种我们都认识或分享的如核心/中心元素的东西,这种核心与深层的设计有着极大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以视觉语言的方式来演绎这种观念的话,核心可以被认为是我们所说的;我们都分享的图形如果我们以我们的行为来演绎它,核心可以是某种每个人在同一样行为中所采取的路径或次序这种在我们意识中的核心/中心元素形成了设计本身的中心,也形成了我们在传递中对某事达到共同理解的核心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深泽直人先生深泽直人: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慢慢的、静静的和大家谈一下关于设计这个话题接下来会有图象和文字的说明,请大家慢慢的一起欣赏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意识的核心》,比如说,你找人家帮你设计这个东西,然后他会问你,你想设计成什么东西?这个时候你往往回答不出来但是当有一天你走着的时候,突然看到, “我就是想要这样的东西这个是矛盾的东西,问你的时候回答不出来,但是当看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啊,原来我是想要这样的东西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许有一天世界上不需要设计师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会不时的发现一些你想要找的这些东西。
影片)比如你看这个照片,大家都知道这个是电车的玻璃窗,但是电车上的这个乘客把这个玻璃窗当成镜子来用了那么在设计之前,是不是已经存在了一些什么东西比如在没有放雨伞的地方,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把雨伞往墙上一靠,而雨伞的另一头就放在瓷砖与瓷砖之间的缝隙中这种情况下,比如你造一座新房子的时候,你要设计放雨伞的东西,你不需要把这个地方设计成平常的专门放雨伞的一个空间你只要在地上开一条缝,当你家来客人的时候,他就会把雨伞往那儿一放这个无意识的动作,实际上你设计者的目的就达到了,达到放雨伞的功能设计者在设计放雨伞的地方的时候,可能会想到我要设计一个东西要放雨伞,但是他首先想到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影片)美国有一个有名的学者吉姆斯基(音译),他提出了环境提供给人的价值的概念可以用这副照片解释他的话,下面横的是一颗倒着的树,这个女孩想都没有想就坐在了上面也就是说树提供了这个女孩往上坐的价值刚才都是无意识的行为,类似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有很多,比如工厂提供给大家的一些可以坐的地方大家也可以想象到,这个类似于一颗被锯断的一颗树通过这些可以说明,人不是说自己想然后行动而很多时候都是无意识的影片)比如说这张照片上是一个铁栏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个牛奶往上放呢?因为这个栏杆的方形和这个牛奶盒的形状一样。
还有一个例子,在电车站旁边有给盲人用的有盲文的地方,有一些人很容易把烟头就灭在这里当然这个行为不好但是这个盲文刚好是一粒一粒的把烟头往上面一掐,这个功能刚好起到这个作用当然大家不要这样做比如说这个人在发短信的时候,他会沿着这条给盲人专用的道路走,他可以不用眼睛看而不走错也就是说,这条黄色的,平时提供给盲人使用的路,当人在发短信的时候,又体现了它的新的价值所以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比如走路、吃东西,这些行为都是一种去搜索价值的连续的行为比如说走路,人走路并不是小时候学会的一种行为,而是你在走路的时候要看你的脚往哪儿踩,就是在寻找你的脚踩的一种价值也是一种寻找价值的连续的行为人与物、环境达到完美的和谐的时候,就是找到了一种意识的核心影片)比如说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个是一个巴士站,总会在大家日常的生活中寻找新的价值,这个巴士站的栏杆,大家在等车的时候都会往上坐,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栏杆现在都变成弯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把这个牌子移动50厘米的话,可能人们就不会往这个铁栏杆上面坐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栏杆的这个地方就是意识的中心设计其实就是去寻找意识的核心这个是原研哉老师设计的一个红茶的茶包。
中间有一个透明的红色的环,红茶作为意识中心的时候可能会体现红色的颜色,比如我现在想喝红茶,我就会想到这个颜色,所以这个茶包的环用的就是红色的影片)以前大家设计都会绞尽脑汁去想怎么样把形状设计好但是我在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就不去设计没有意思的外形,这是一个打印机一般在使用打印机的周围可能有废纸篓这个设计不去考虑打印机的形,而是注意打印机和周围的环境的关系,比如和废纸篓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很多人、包括我们搞设计的人,往往不止打印一张而是打几张出来,会挑选其中一张,然后把其他的扔掉影片)这个是我很崇拜的一个艺术家,他的一句话就是用现有的东西怎么样都能够生存下去比如这个是用雨鞋垫这个门的例子我认为这个是很完美的情况,比如用瓶盖做烟灰缸这个是用门把门抵住,可能你每天早上开店营业之间的情形类似的情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里面隐藏了我们大家所共鸣的一种美影片)这是纽约时报上所刊登的一副作品,题目是《椅子》这种椅子也会往下坐的行为已经有了这个设计是用椅子的外形和它使用的环境和使用的材料结合起来所创作的作品影片)这是一种用立体纱做出的一种沙发大家会在雕塑的地方坐着等人,所以就做了一个类似雕刻的一样的坐的地方。
例如在机场也会设计一些类似箱子似的坐的地方这些都是一些偏艺术一些的项目,是试图改变人们一种思维的尝试这个椅子类似于一个金鱼缸,后来由于加工的原因没有坐成以上都是体现了一些与素材之间的关系影片)这个是计划今年12月份在日本开始销售的它设计的形状的潜台词是想体现一个像溶入你口中的感觉这个是为了体现人和物体的关系当然大家不要看到糖果就马上搞一个的设计看过这位大师作品的人,很多人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你的作品好象在哪里看见过当然这些作品以前是没有的为什么人家会这么说呢?很多是因为人们也许在那里见到一个大家所熟悉的、共有的一个信息我自己觉得与其说是设计新的东西,倒不如说是找一个实际上已经存在,但是你还没有真正发现的东西这个是刚才原研哉老师已经介绍过的包装盒这个果汁盒做得像香蕉皮一样创作这个作品的作者我一次都没有见过他有意的做出来的这些包装,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呢?就是因为香蕉、豆浆、人生果等都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个信息影片)这个是无印良品的一个空气清新机这个设计就像一般的车间的排气窗的外形一样为什么会做成这个形状呢?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这个是排气口做成一个形状的话,你一看就知道,你在这里抽烟的话,烟就会被吸进去,然后有新鲜的空气出来。
这个是一部碎纸机,无印良品本来就有做垃圾筒,这个时候做碎纸机的时候,就在原来的垃圾桶的功能上再加上一个碎纸的功能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资源,减少成本影片)这个是把床的靠背部分做得很像椅子当你往床头边一放的时候呢,可能就会把它当成一个床头柜一样,你会在上面放一些杂物影片)这个是拿着一根表带和车站的时钟一起拍的照片,虽然两个之间是有距离的但是你这么一拍的话,好象真的是一个手表似因为车站的时钟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个创作是根据这个想法创作的影片)这个是CD播放器这个也是无印良品的藏品,它的外形好象是一个排气扇,排气扇一拉就会排气,这个CD器你一拉的话就会播放音乐影片)这个是削了皮的土豆,有各种各样的棱角这个是一个的设计,这个设计的灵感就来自于小时候的记忆,小时候削土豆皮之后,会有一些赃,然后把土豆往水里一放就会有很干净的感觉那么把设计成这样,大家可以都有这种记忆,所以大家觉得很有感觉都会去买影片)这个是意大利的一家公司的作品它的名字叫“带佳布”它的形状是非常传统的形状它是用了一种新的材料看到这个之后,是不是感觉到曾经在哪儿有过这样的体验?这一点很重要,人们往往在无意识的使用一些东西一般功能以外的功能。
比如说你坐下来之后,把衣服往椅子上一搭,人们在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东西具有这个功能当人在使用东西的时候,如果过分地去想他的功能的话,反而很容易出错,比如你在弹钢琴的时候,如果非常紧张哪个键是哪个音的时候,这个时候反而会很容易弹错所以说东西是在无意识当中被使用的在无意识的行为当中,引入我们的设计,把我们的设计体现在人们的无意识的行为当中影片)人们往往在生活中有一种领域的意识,比如照片中有三个男人在打,如果有一个人在这里打,如果第二个人靠近的话,第一个人就会觉得很奇怪那么,第三个人和第二个人之间的距离,已经是根据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之间的距离决定的类似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就像橡皮筋一样是可以伸缩的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这种在挤车的时候的距离,也就是零距离大家在这个时候会有与电车保持同样的节拍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摆动的角度大于电车的摇晃的角度的话,可能就有问题了这个就是一种秩序人这个时候的行动和这个环境如果协调的话,秩序就好,如果你的身体的动作大于这个环境的本身的摆动的话,那么秩序就很乱了有一个词语“必然”也就是说设计要设计已经存在的一种感觉,要体现出恰到好处有一些设计者会设计一些体现自己个性的作品。
但是另外的设计者就会根据周围的环境设计出和这个环境匹配的东西出来图片)比如这个情况下,只要有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一个和这个形状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说,即使你多想体现你的个性,想设计出一个非常酷的东西,但是如果这个东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