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商业建筑环境中的环境心理学应用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89.33KB
约6页
文档ID:418340016
浅析商业建筑环境中的环境心理学应用_第1页
1/6

浅析商业建筑环境中的环境心理学应用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 101 班 程辛阳 2010051118一、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人类在精神上的需求与在物质上的需求同样重要作为人为 物质环境的建筑为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不仅要在物质上限定空间,也需要体现出 一种心理上的划分与保护,给予使用者合适的心理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建 筑和建筑环境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心理与行为和建筑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便应运而生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晚,20 世纪 80 年代初才 开始引进有关理论,因此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体现的问题较为明显在本次建筑认识实习中,我们小组在泉城路附近区域为主的商业街区进行调 研,并发现了恒隆广场与泉乐坊这两处商业建筑环境在客流人数上的显著不同 受其启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排除地理条件等其它条件上的差异、仅讨论商业 建筑带给人的心理感受的情况下,怎样的商业建筑环境才能有效地招揽人群?二、现状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在工作日时恒隆广场仍保持着相当的客流量,而泉乐 坊即使是在节假日也鲜有人问津见图 1)特别是恒隆广场在中间开辟的连接 泉城路和泉城广场的通道在招揽人群的效果上尤其突出,在通过该通道的人群普 遍会放慢脚步,而其中有四成左右会进入恒隆成为潜在顾客。

数据见附表 1、 附表 2)这一现象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我便开始进行其中原因的分析图 1 同一工作日时恒隆广场与泉乐坊三、分析尽管地理条件的不同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但为了更好地研究环境心 理学在商业建筑环境中的应用,因此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对地理条件不予考虑 商业建筑外部设计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为了吸引那些处于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状态的人群成为顾客,即吸引“不确定要去哪里买什么的人”和“确定买什么但 不确定去哪里买的人”下面将从商业建筑环境如何“吸引注意”和“留住脚步” 两方面进行分析1、 吸引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在同一时刻不可能感知 到一切对象而只能感知到其中的少数……于是,这些对象就被清晰地反映出来,其他对象就相对模糊甚至未被意识到《环境心理学》,第一章,第一节)由此 可见,商业建筑的外部设计需要能够引起在街区上移动的人们的足够注意,这是 能够招揽人群的前提恒隆广场在引起人群注意上的方法颇为多样,我将其大致总结为三点第一 点,使用了设置地标的方法巨大的建筑体量和相对于泉城路街边的店面极为不 同的外形设计,使得人们在远距离能够一眼发现恒隆,在近距离则能吸引人们带 有兴趣地观察。

第二点,采用了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人是通过多种感觉(视、 听、嗅、触等)来感知外部环境的,在外部条件下除了视觉之外嗅觉和听觉也对 人们的心理活动产生相当的影响;而在本就声音嘈杂的商业街区内,嗅觉的优先 度比听觉更高恒隆中部的通道两侧排布着主体建筑的入口和附属店面,入口布 置在西北角和东南角,3 至 4 家店铺(均为餐饮店)组成的小型店面组合布置在 东北角和西南角见图 2)当人们从泉城路南侧上行进时,不仅能在视觉上观 察到店面组合或入口,还能在嗅觉上产生注意——相距很远就能嗅到来自店面组 合的食物香气在人的注意被吸引过去后,适量的店铺数量又使得人们能够在较 短时间内迅速做出选择并进行消费图 2 恒隆广场通道两侧排布第三点,建筑主体的外表面采用了如镜子般具有高反射度的玻璃幕墙人类 对于能够反映出自身形体的事物(如镜子、水面等)本就具有相当的关注度,具 有高反射度的玻璃幕墙能够吸引一定数量的人群(以女性居多)在通道中减缓步 伐,进而观察四周的商铺和广告,增加成为潜在顾客的几率泉乐坊在吸引注意的方面不如人意,并因此产生了负面效果第一点,不具 备代表性的标志泉乐坊本身并不具有显著的形体,而且仅设置了南向、并且难 以引人注目的标志牌,大量在泉城路上移动的人群根本观察不到泉乐坊的存在位 置,自然谈不上进入其中进行消费。

第二点,过于密集的商铺排布泉乐坊是由近 140 个小型店铺组成的商业步 行街,包含多种多样的店铺是其吸引人的优势,但过于狭窄的区域和过于密集的 商店分布反而过犹不及人在面对过多的选择时时常会出现难以决断的情况,这 样高密度的小商店群体在行人多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情况下很难对其产生 吸引力,“过了这一次还有下一店”的想法使得大量潜在顾客流失第三点,缺乏引人注目的醒目点环境中的标志一定是引人注意的目标和 醒目的图形……因为无法看到或了解环境全局,只有依靠标志识别环境《环 境心理学》,第三章,第一节)泉乐坊的严重问题之一便是缺乏一个具有存在感 的入口,入口处处理过于暧昧和松散,使得人的目光从上略过都难以注意泉乐坊在东西向上由三部分组成,依靠悬空廊桥进行横向上的联系,但我认为设计者 在规划流线时交通空间过于复杂,使得人放眼望去只能看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 远处的立面缺乏虚实的对比与实空间和虚空间的结合使得泉乐坊整体显得零碎 混乱,难以引起人注意2、 留住脚步商店建筑想要能够集聚人群获取潜在顾客,除了其商品本身及宣传等建筑师 无法掌控的因素外,就是其公共空间的营造能否制造一个人为的能够使人产生停 留想法的空间。

感觉上的刺激能够引起人的注意,但是过度的刺激却只能促使人 离开空间营造的张弛有度、带给人适宜的心理感受是商业建筑环境设计中重要 一点恒隆广场中间的通道在南北向上形似纺锤形,从两端到中部先宽后窄再宽, 尤其中部尺度较大,形成了类似于小型中心广场的区域见图 3)并且上部是 恒隆两个主体建筑的连接部,这使得中部区域具有因遮蔽而产生的安全感但不产 生压迫感;并且其能够遮蔽风雪的实用性使得在较恶劣天气下人们更倾向于停留 在此并有可能进入恒隆进行消费中部区域部分尺度宽广,能够布置一些景观小 品,并给人们提供足够的空间驻足进行下一步活动的商议和讨论,不会因为与其 他人相距过近而导致心理上的不适感带有曲度的通道使得人的视野具有一定的 限制,在视觉上减少了对人的刺激,使得人身处其中更容易获得一定的安定感图 3 恒隆广场中间通道示意图泉乐坊的交通流线错综复杂,在横向与竖向上的联系非常密切,但不论是楼 梯还是通道其尺度均不亲切,个别区域甚至两人不能并行这样狭窄的交通空间 密集地包围着泉乐坊中的商业区域,容易给行走在其中的人带来强烈的运动感和 不安全感休闲区域设置在泉乐坊的三层区域,以上人天台为主,因为缺乏具体 标示和前往路径复杂而很难得到充分利用,与商业区域难以发生联系。

整个泉乐 坊中并没有合适的能够使人短暂停留并产生足够注意的区域,而且狭隘拥挤的空 间带给人以负面的心理感受四、结语对人类的心理解析与相应应用是商业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为了进行商业活动 而设计的商业建筑环境要求建筑师与设计师们必须对会与该环境发生关系的人 群本身进行研究通过本次建筑认识实习的学习与调研,我认识到了人类心理与 活动对建筑与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影响,以及商业建筑对建筑师在心理方面的思 考有着更高的要求通过恒隆与泉乐坊间的对比,我们认识到了通过建筑想要带 给人适宜的心理感受需要合适的尺度、丰富的感觉、适量的刺激和人性化的设计 理念这些收获将敦促我在今后的建筑学学习中加深思考,拓宽视野,寻求适应 环境与人群需要的设计方式参考文献:《环境心理学》,林玉莲 胡正凡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库尔特·考夫卡著,黎炜译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附表 1·人数测量日期 时间 人流来源 总人数 进入人数 比例 3 月 6 日 11:16-11:21 泉城广场 109 40 36.7% 同上 11:25-11:35 泉城广场 184 71 38.6% 同上 12:31-12:41 泉城路 171 86 50.3% 3 月 9 日 14:23-14:33 泉城路 233 101 43.3% 同上 14:40-14:50 泉城广场 201 92 45.8% 同上 16:11-16:21 泉城路 215 89 41.4%数据总计 1113 479 43.0% 附表 2·恒隆通道中被吸引的人群去向(3 月 4 日随机取样)分组 时间 人数 人员构 年龄段 进入方向 是否进入 备注成1 13:11 3 2 男 1 女 中年人 泉城路 是组2 13:13 4 3 男 1 女 青年人 泉城路 否组东南门进入进入通道内景观小品3 13:13 3 2 女 1 幼 家庭组童泉城路否进入通道内景观小品4 13:20 2 1 男 1 女 情侣组泉城广场是进入通道两侧店面5 13:23 4 1 男 3 女 家庭组泉城路是走到通道南部后绕回6 13:34 4 3 男 1 女 家庭组 7 13:34 3 3 男 中年人组泉城路泉城广场否是无拍照后进入东南门8 13:40 2 1 男 1 女 情侣组泉城广场是在 14:05重新回到了恒隆区域9 13:45 4 4 女 青中年组10 14:15 3 2 男 1 女 中年人泉城路泉城路是否东南门进入无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