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旅游规划方案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3MB
约34页
文档ID:417051601
旅游规划方案_第1页
1/34

第一章 旅游发展环境条件分析第一节 交通现状,区位条件及发展前景仪陇县位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南充市东北部,是元帅之首朱德、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乡面积1691.9平方公里人口108万,辖56个乡镇仪陇属农业经济县,盛产小麦、油菜、水稻、棉花特产酱瓜、黄酒远销省内外仪陇不仅是国家的重要粮棉油猪蚕商品基地县,传统农业大县,而且是重要的劳动力资源输出县,年输出劳动力20余万人   仪陇是川陕革命老根据地,“元帅出仪陇,旌旗满大千”1886年12月1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朱德元帅就诞生在仪陇县马鞍场琳琅山下的一户普通佃农家里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也是在这块英雄的红土地上出生的 自然地理   仪陇县介于北纬30°11'-31°39',东经106°14'-106°52'之间,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全县总土地面积169170公顷,其中耕地43275公顷,人均耕地0.048公顷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地貌以低山梁丘为主,山体切割较深,海拔高差309-793米 历史沿革  仪陇古隶梁州,战国前期为巴子国地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设立郡县制,置城郡于今金成山顶名日仪隆县,唐大历年初(267年)因避讳唐玄宗李隆基的“隆”字,改为仪陇县。

  仪陇历史悠久,古隶梁州,战国时期为巴子国地,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灭巴国,建立巴郡,置阆中县,仪邑属之西晋(公元304年—347年)中期在大仪乡大仪山上置羔羊县,汉属巴郡晋、宋、齐时,县城西北属巴西郡阆中县地、东南为岩渠郡岩渠县地   南朝梁元临元年(公元502年)置隆城郡及仪隆县,郡县同治,在今金城山 顶同时置大寅县,县治在今仪陇县大寅镇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置伏虞郡及安固县,大同中置宣汉县,郡以伏虞山(今龙呈寨)为名,郡治 与宣汉县治在今大罗乡,安固县治在今营山县安固乡   西魏(公元538年—551年)仍袭梁制、隆城郡领仪隆、大寅两县,伏虞郡领宣汉、安固两县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西魏的义安郡、梁的伏虞郡划归蓬州,隆城郡仍置,伏虞郡由今仪陇大罗池迁到今营山县安固场隆城郡辖仪隆、大寅二县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蓬州的伏虞、义安、隆城三郡和渠县的景阳郡合置为蓬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宣汉县为伏虞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改郡,仪隆、大寅二县属巴西郡(郡治在今阆中县,伏虞县属清化郡(郡治在今巴中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置蓬州,辖仪隆、大寅、伏虞等6县。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方州,州治与仪隆县治在今金城山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割南部、相如两县部分地区设新城县,以隐太子建成讳,改名为新政县,隶属阆中,县治在今仪陇县新政镇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方州,仪隆复属蓬州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仪隆县城移于金城山腰今县城所在地仪隆县名在大历初年(公元766年)左右以避玄宗李隆基讳,改为仪陇县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伏虞县城移于今仪陇县义路乡李家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改大寅县为莲池县),后废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复置   五代时期(公元907年—960年),沿袭唐制以州领县,蓬池、仪陇、伏虞三县仍属蓬州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蓬州称咸安郡,辖仪陇、蓬池、伏虞和营山四县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复置良山县,蓬州咸安郡由原辖四县扩为六县   元(公元1206年—1368年)建省制,省下设路、府、州、县,仪陇县属四川省顺庆路蓬州管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废蓬池、伏虞二县入仪陇县同时撤新政县入南部县从此,仪陇县境版图始基本统一   明代(公元1368年—1661年)废路,分省、府、州、县四级。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仪陇县并入蓬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仪陇县属四川省川北道顺庆府管辖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因避皇帝讳,改仪陇县为“宜陇”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复名仪陇,废道,属顺庆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复置道,仪陇属嘉陵道(道治在今南充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裁道,县直属省交通现状仪陇县虽地处深丘,但交通比较方便,县境内有公路2594公里,其中省道公路144公里,县道198公里,乡、镇级公路461公里,村道公路1821公里乡乡通公路,844个村通公路在 80%以上县内交通十分便利,11个区、69个乡镇均有公路连通县城每日与区、乡镇各有3对-5对班车对开,县城开往或路过朱德故乡马鞍场的班车更多,差不多每20钟就有一趟马鞍场还与成都、重庆、南充每日有对开班车,往返十分方便 公路 省道有唐(成都唐家寺)巴(中)公路过境,在距仪陇64公里的南部与国道212线交会;仪(陇)北(重庆北碚)公路在距仪陇90公里的蓬安河舒与国道318线交会每天有对开成都、重庆、西安、广州、深圳、广元、南充、巴中、渠县、达川、攀板花、阆中、蓬安、营山、南江等地的班车数十对,还有开往北京、上海、伊犁的班车。

对外主要公路里程如下: 仪陇-广州2500公里  仪陇-深圳2500公里   仪陇-西安857公里  仪陇-重庆360公里   仪陇-成都370公里   仪陇-广元230公里   仪陇-南充150公里   仪陇-达川240公里   仪陇-营山78公里   仪陇-渠县148公里   仪陇-巴中69公里   仪陇-蓬安80公里    仪陇-阆中64公里 铁路 仪陇境内无铁路,但离仪陇约80公里营山、蓬安均有达成铁路穿过,从成都方向或达川方向到仪陇的旅客可乘达成铁路火车到蓬安或营山下车,再换乘汽车,只需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仪陇 航空 仪陇距南充机场150公里(公路距离),距阆中机场40多公里,旅客可从这两个机场飞往各地未来发展本县五大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巴(中)南(部)高速开工建设在县委、政府领导下,争取到了巴南高速过境仪陇且对仪陇最有利的走向目前,巴南高速已于去年9月11日正式开工,该县境内的征地拆迁已全面启动,实物登记调查、房屋拆迁和林木补偿工作正有序开展二是马(鞍)立(山)公路改造工程提前竣工整个工程已于去年6月15日全面竣工,完成工程投资5200万元,比预计工期提前半个月。

三是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有序实施争取到扩大内需项目资金200万元、灾后重建资金3700万元、灾后重建项目立项32个,已于去年12月底前全面完工四是渡改桥项目顺利实施投资324万元,建成渡改人行桥2座,另有3座渡改公路桥将于年底完工五是断头路建设全面启动争取到6条、43.7公里的断头路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竣工  第二节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本情况朱德故里琳琅山风景区,有全国闻名的四川内河四大离堆之一的新政离堆,有"川北客家第一庄"-丁氏庄园,有堪称国内一绝的金粟书岩,有被列入全国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朱德故里,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发展的30条精品线路中的重要节点白塔与奎星阁建筑奇特,历经风雨而保存完好;柏杨湖、仙女湖绿树环绕,荡舟其中,仿佛天上人间;金城山"德"字单字石刻面积达484平方米,世界第一;金城公园、茶房古洞、立山观雪等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美不胜收仪陇农产品丰富,已形成了优质稻米、红薯、生猪、獭兔、肉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仪陇的大山香米、红司令酒、仪陇花雕风土人情 在川北仪陇山区民间,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三春”习俗不断翻新作秀,她是一种广泛的民风民俗,也是民众喜欢的一种有滋味的乡村风味。

欢欢喜喜去说春新春头里的正月间,有民间老艺人,带上简单的乐器和吉祥的春字、福字、财字,不辞辛苦地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地“说春”那是一段吉祥文明的词句:“新春艳阳天,农家心喜欢,开年走好运,事事都顺心”等等说唱10多分钟后,就恭维热情地赠送一张春字、福字或财字等字帖说春人因人说唱,随机应变,词句滚瓜烂熟,从运气、找钱、种植和养殖等多方面入手,以生动精炼的语句词儿说唱得主人心花怒放 存在的问题仪陇红色旅游起步不久虽发展速度快,但制约因素多首先是体制不顺,行业管理不力,市场不规范;二是旅游投入严重不足,旅游产品开发面小,设施档次低,不配套,旅游活动单一、消费低、产业效益差;三是观念落后,旅游开发政策性的吸引力不强;四是整体宣传促销力度不力,尚未建立较稳定的客源市场;五是受对外交通制约,客人出入不便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第一节 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 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属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地处仪陇县马鞍镇,规划总面积达52.5平方公里以朱德故居、朱德诞生地和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为主体的核心景区面积2.94平方公里核心景区以“朱德精神”为主题,以红色文化为主线,以自然生态为背景,分“入口区——纪念区——民俗区——背景区”4大板块,生动地再现了朱德同志青少年时代生活场景。

景区生态环境优美、浏览内容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是理想的瞻仰怀念、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地,是红与绿完美结合,人与景相融共生的一个神奇的原生态旅游景区2004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国家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6年底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琳琅山风景区人文景观独特景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德同志故居”和“朱德诞生地”,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有陈列朱德生平事迹和家史的“朱家祠堂”,有被毛泽东称为“伟大女性”的朱德生母“钟太夫人墓”和风水宝地朱德生父“朱世林墓”,有朱德少年时读书的“药铺垭私塾”和“席家碥私塾”旧址,有少年朱德亲手挖掘的饮水思源“琳琅井”,有闽南客家人建筑风格的“丁氏庄园”这些人文资源价值极高,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琳琅山风景区是红军之父、三军总司令、人民委员长、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同志诞生地朱德元帅的丰功伟绩、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家庭背景以及“朱德精神”,是景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看点和亮点在这块英雄的热土上,还诞生了伟大一兵张思德同志,在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著名篇章中,为我们勾画出的这一光辉典范,深深地烙在几代人的心中。

作为革命老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傅崇碧、王树声等曾在此浴血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在仪陇的6路围攻景区留下了红九军政治部驻地、马鞍镇红军街等遗址,存有红军遗物180余件,红军石刻标语80多条琳琅山风景区蕴藏着神秘的客家文化仪陇客家人是明末清初从粤、闽、赣迁移而来,至今仍有30万客家后裔传承客家遗风,是我国西部仅次于成都东山洛带的最大客家聚居区,客家人的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保存相当完整现景区有近5000客属后裔,朱德就是全球客家人的杰出代表客家人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负重拼搏、奋斗不息的精神景区内具有典型客家风格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丁氏庄园,其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雕梁画栋,风格独特,堪称“川北客家第一庄”还有建于清朝康熙道光年间长约1200米、占地7万平方米的马鞍镇老街,按照客家风格修筑的道道风火墙和处处会馆至今保存完好,倾诉着一段沧桑古朴的历史浓郁的三乡文化仪陇素以书法、剪纸、篆刻的“三乡文化”著称,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景区农民和马鞍镇居民大力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剪纸、篆刻、书法、川北大木偶为主题内容的旅游文化纪念品和客家竹篾器具等传统手工艺品。

马鞍是闻名全国的川北大木偶发源地,景区内不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