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习题:第三章检测卷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8.36KB
约11页
文档ID:413559649
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习题:第三章检测卷_第1页
1/11

第三章检测卷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1 .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________产生的,钟声通过________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2 .如图是工人师傅用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_______ 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_第2题图第 5 题图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经常会影响居民生活,有时甚至会把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4 .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 “轻手轻脚过楼道”是从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考试过程中,假如考场旁边有歌厅正在传出摇 滚乐队演奏的声音,这_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5 .学习了声现象后,某同学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 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时,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 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吸管乐器。

用不同的力度吹气,会使产生的声音_______不同均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6 .将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表示的物理意义填在横线上:(1) “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蝙蝠能发出_______波,利用回声在黑夜里进行捕食;台风来临前,水母听到台风产 生的_______波,会游到礁石缝里躲起来7 . 如 图 所 示 是 几 种 声 音 输 入 到 示 波 器 上 时 显 示 的 波 形 , 其 中 响 度 相 同 的 是第1页/共6页______________,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9.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响度 B.音调C.传播声音的介质 D.音色10.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 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什么特性来判断 (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频率11.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发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 .它发出的声音是由它振动产生的C .它发声的音色与其他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D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12.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 ( ) A.声速逐渐减小 B.频率逐渐减小C.振幅逐渐减小 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13.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 “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 D.振幅14.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 鸟、散步的人也可以听到,若鱼、鸟、人距快艇的距离相同,则听到快艇启动声音的顺序正确的是A.鸟先于人 B.鱼先于鸟C.人先于鱼 D.鸟先于鱼( )第2页/共6页1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B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 .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16.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里要响亮,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室内空气与旷野空气不一样,传声性能不一样B .旷野中声音沿各个方向传递,所以声音听起来小C .声音在室内被反射回来,并和原声混合到一起,使原声加强D .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人的感觉不一样17.如图所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 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

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18.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B .乙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 关系C .丙图中,禁鸣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 .丁图中,听众能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的演奏乐器三、实验探究题(19 题 4 分,20 题 6 分,21 题 8 分,22 题 12 分,共 30 分)19.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第3页/共6页(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20.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沫塑料小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小球弹起,这个实验现 象说明 21.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 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来电后交响乐又响了起来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 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1) 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 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___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2) 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烛焰处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有关3) 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_______,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22.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①先拨动拉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拉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 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序号甲乙橡皮筋长短相同相同橡皮筋粗细细粗振动快慢快慢声音尖锐低沉①两次敲打音叉,观察音叉溅起的水花,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小;第二 次重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即振动的_______越大, 则_______越高第4页/共6页(2)实验①主要研究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即_______越大,则_______越大 四、计算题(23 题 8 分,共 8 分)23.火车进入山洞隧道之前,需要鸣笛示警,由于山崖对声的反射,司机鸣笛后可以听 到回声,某列火车以 288km/h 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进入正前方的山洞隧道口之前鸣笛,经过 2s 司机听到了回声,问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山洞隧道口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是 340m/s)第5页/共6页第三章检测卷参考答案1.振动 空气(或介质) 2.固体 信息 3.噪声 能量4.声源处 属于 5.音调 响度 6.(1)音色好 (2)音调高 7.超声 次声 8.甲、丙 甲、乙9.C 10.C 11.B 12.C 13.A 14.B 15.C 16.C17.D 18.C19 .(1)变小 (2)介质20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 对音叉的振动起到放大的作用(3) 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或声音具有能量)21.(1)声音 能量 (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3)响度 控制变量法22.(1)频率 频率 音调 (2)振幅 振幅 响度23.解:设火车鸣笛时距山崖路程为 s,则 s+s =2s,v 声 车声t+v车t=2s,340m/s×2s+80m/s×2s=2s,s=420m,又 2s 内火车前进 80m/s×2s=160m,所以听到回声时火车距山 洞隧道口的距离为 420m-160m=260m。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