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教学目标语文园地三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 3 个板块的内容第一是“查字典”这一部分由查字典的三个步骤、音序查字法口诀 和练习三个部分组成教材在安排上先让学生读懂查字典的三步要求,借 助范字“厨”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让学生熟记 音序查字法口诀,在此基础上运用方法学会自己查找生字教材编排循序 渐进,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并教会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 好习惯第二是“日积月累”这一部分是一首古诗——李白的《赠汪伦》, 整首古诗标注拼音,有助于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教材还配有一幅 李白和汪伦在岸边告别的插图,学习中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大致了解这首 古诗的意思,并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指导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读出恰当的停顿,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第三是“和大人一起读” 《胖乎乎的小手》中的兰兰替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帮姥姥挠痒痒, 短文小中见大,充满着家庭的温馨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这个板块重在创设阅读的环境和氛围,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感受阅读的乐趣1. 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 的习惯。
2. 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并背诵;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3. 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随文巩固识字的同时,知 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点1. 学习正确使用字典的方法,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 字典2. 学习古诗《赠汪伦》,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练习 背诵课时安排2 课时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1掌握音序查字法,并能够学以致用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猜谜激趣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认识,可以请教它——打一物(谜底: 字典)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师:字典的学问可大了,它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很多的 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二、复习字母表,了解定义1.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1)背一背:指名按顺序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全班齐读、同桌互背 (2)写一写:(课件出示大写字母)学生在听写本上迅速地写出对应的小写字母A E D F G Q N H M B Y L R T(3)连一连:把拼音字母的大小写形式用直线连起来E I J K L O P R U W X Yj k e I p l r o w y x u2.理解“音序查字法”的定义。
1)理解“音序”音序按照字母表先后次序排列的字词等的顺序2)具体定义音序查字法就是根据汉字的读音查字典的方法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不懂 其意思的字,但是知道这个字的读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出该字 如:李洁不知道“脍”的意思,但知道“脍”读“kuài”,那么她就可以通过音 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到“脍”,从而弄懂“脍”的字义2三、分步指导,掌握方法1.认识字典以下所用字典均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 11 版《新华字典》) (1)了解“汉语拼音音节索引”①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翻开字典,找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② 教师说字母,让学生进行找字母比赛;同桌合作,一人说字母,一人找字 母,巩固对字母的识记2)指导学生明确字母在正文中的位置①指导学生观看字典右侧加黑部分,判断每个字母所在的大概位置 ②通过一叠一叠地翻找到各个字母所在的位置范围2.指导掌握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以“厨 chú”字为例,教师边讲边演示) (1)了解所查字的音节,确定音序为“C”2) 在字典前面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大写字母“C”3) 找到音节“chu”,并记下该音节右边所标明的页码是“65”4) 根据音节后标明的页码“65”,翻到正文第“65”页,找到音节“chu”, 再按照字的四声次序找到“厨”字。
5) 教师读一读字典上“厨”的意思厨房,做饭做菜的地方 3.指导学生快速翻阅字典正文页码的方法先根据页码数字的大小进行大致判断,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翻页(一页一页 地翻或者一叠一叠地翻)4.引导学生说一说刚才是怎样用音序查字法一步一步在字典中找到“厨”字 的过渡:为了快速地掌握音序查字法,老师编了一个好记又好用的口诀,大家 快来记一记吧!5.记口诀1)出示“音序查字法口诀”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首个字母找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①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②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回想查“厨”字的具体步骤2)学生根据口诀,任选几个生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掌握并巩固音序3查字法6.练一练,赛一赛1)学生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找下面的生字,找出生字在字典正文的页码、 字义并组词,完成下列表格要查的字音序音节页码字义组词池(chí)首(shǒu)漂(piāo)机(jī)(2)教师巡视,给予有困难的学生个别四、知识复习,练习巩固 1.读一读:教师指名朗读口诀2. 说一说:指名说出用音序查字法查“厨”字的步骤,师生共同总结音序查 字法的一般步骤3. 练一练:用音序查字法查自己和同桌的姓1. 熟练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 和大人一起读短文,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能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发阅读兴趣,养成积累与阅读的好习惯一、日积月累1.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知道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那你们会背他写的诗吗?上 学期,我们可是学过李白写的一首诗哦!(有学生背《古朗月行(节选)》;也 有学生背李白的其他诗,教师予以肯定)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写的一首诗—4—《赠汪伦》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3.学习古诗1) 听一听:(课件播放《赠汪伦》的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听,再引导学 生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2) 读一读:①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试着读出节奏 ②同桌互读,教师范读并正音教师重点提示:“赠、汪、乘、行、声、送、情”是后鼻音,“闻、深”是 前鼻音;“乘、舟、上、声、深、尺”是翘舌音,“送”是平舌音③教师指几名学生比赛读,再指导朗读节奏,比一比谁读得好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④全班齐读、自由练习朗读3)想一想: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圈出读不懂的字词,教师加以指导,再 借助插图展开联想,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①词语解释[踏歌] 唐代广为流行的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 以边走边唱[桃花潭]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处[深千尺]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 不如②古诗的意思:李白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悠扬的踏歌之声即 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4)指名朗读,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在朗读中体会李白与友人汪 伦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5(5)交流:你和好朋友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6)学生用多种方式熟读古诗,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背诵古诗二、和大人一起读1.歌曲导入课件播放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学生跟着一边拍手,一边歌唱 2.说一说师: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摇一摇我们都有一双小小手,这双小小的 手会做些什么呢?(生自由交流)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胖乎乎的小手》这 篇短文,看看兰兰胖乎乎的小手又会做些什么3.读一读1) 学生自由拼读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也可以问 问老师或同学2) 对自己不懂的生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弄清字义3) 和同桌合作读短文,把短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4) 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兰兰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勤快、懂事、爱劳动、 爱家人你喜欢她吗?(生自由交流)4.朗读理解1) 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全家人”指哪些人?(爸爸、妈妈、姥姥、 兰兰这张画”指的是哪张画?(画了双小手的画2) 读第 2~5 自然段,思考:爸爸为什么只贴这一张画?妈妈和姥姥为什 么也喜欢这张画?① 同桌分角色朗读第 2~5 自然段,注意读出兰兰的疑问,读好爸爸、妈妈、 姥姥对兰兰的称赞,在朗读中感受家庭的温馨② 学生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③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汇报交流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3)学生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兰兰的小手长成大手后又会做6哪些事情呢?(生自由交流)5.制作阅读卡,记录不懂的问题,寻求大人的帮助我的阅读卡和谁一起读我的问题我的解答读后来评分1.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胖乎乎的小手呢? 2.你从兰兰身上学到了什么?1. 因为兰兰胖乎乎的小手替爸爸拿过拖鞋,给妈妈 洗过手绢,帮姥姥挠过痒痒,兰兰的小手为家人做了很 多事。
2. 我要像兰兰一样热爱劳动,关爱、体贴家人,孝 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6.拓展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帮家人、同学、老师等人做过些什么 小结:兰兰是一个乖巧、懂事、有爱心的好孩子她用自己胖乎乎的小手帮家人做了许多事情,给家人带去了许多欢乐我们也要像兰兰一样,用自己的小 手去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习音序查字法时,我通过猜谜语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 找字母比赛、查字典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用音序查字法 查字典的能力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这两个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古诗或短文的大意,领悟作者所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体会蕴含在文章中的生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