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汇总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6KB
约14页
文档ID:408315480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汇总_第1页
1/14

八下古诗词汇总式 微佚名 〔先秦〕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译文及注释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注释式:作语助词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微君:如果不是你们故:原因,缘故中露:露中,在露水中倒文以协韵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子衿[ 先秦 ] 佚名原文译 文 对 照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注释①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②嗣(yí)音: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④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 ] 王勃原文译 文 对 照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 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 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注释(1)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2)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 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 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 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 一作“俯西秦”3)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 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4)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望 洞庭湖赠张丞相(5)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6)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7)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8)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9)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唐 ] 孟浩然原文译 文 对 照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注释(1)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5)济:渡6)端居:安居7)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 定石 壕吏(8)徒:只能9)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唐 ] 杜甫原文译 文 对 照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 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译文(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 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 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 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 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 同那个老翁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注释(1)暮:在傍晚2)投:投宿3)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5)逾(yú):越过;翻过6)走:跑,这里指逃跑7)呼:诉说,叫喊8)一何:何其、多么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11)苦:凄苦12)前:上前,向前13)致:对……说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16)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17)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18)新:最近,刚刚19)存:活着,生存着20)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2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22)室中:家中23)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24)唯:只,仅25)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26)未:还没有27)去:离开,这里指改嫁28)完裙:完整的衣服29)老妪(yù):老妇人30)衰:弱31)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32)应:响应33)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34)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35)犹得:还能够得:能够36)备:准备37)晨炊:早饭38)夜久:夜深了39)绝:断绝;停止40)如:好像,仿佛41)闻:听42)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43)明:天亮之后44)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45)独:唯独、只有46)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 杜甫原文译 文 对 照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 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 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 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 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 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 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 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 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注释(1)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2)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3)挂罥(juàn):挂着,挂住长(cháng):高4)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5)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 (6)入竹去:进入竹林7)呼不得:喝止不住8)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9)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 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10)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11)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 法,使……裂12)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 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13)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14)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15)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16)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17)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 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欢颜:喜笑颜开17)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18)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⒆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卖炭翁[ 唐 ] 白居易原文译 文 对 照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