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4.50KB
约14页
文档ID:405730459
备品备件管理制度_第1页
1/14

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目录1、备件的含义2、备件的分类3、备件与其他物资的区别4、备件的管理内容5、确定备件储备品种的原则 6、备件管理的范围7、确定备件储备品种的方法8、检查备件工作的几个考核指标9、备件储备定额的概念与确定10、备件的计划管理1、备件的含义 在设备维修工作中,为缩短修理的停歇时间,根据设备的磨损规律和零件使用寿命,将设备中容易磨 损的各种零、部件,事先加工、采购和储备好这些事前按一定数量储备的零、部件,称为备件2、备件的分类 备件的种类多,一般按下列方法分类1)按零件类别分①机械零件,指构成某一型号设备的专用机械构件,一般可由企业自行生产制造,如齿轮、丝杠、轴瓦、曲轴、连杆等②配套零件,指标准化的、通用于各种设备的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零件,如滚动轴承、液压元件、电器元件、密封件等2)按零件来源分①自制备件企业自己设计、测绘、制造的零件,基本上属于机械零件范畴②外购备件企业对外订货采购的备件,一般配套零件均系采购备件由于企业自制能力的限制和出于对经济性的考虑,许多企业的机械零件如高精度齿轮、机床主轴、摩擦片等也是外购的3)按零件使用特性(或在库时间)分①常备件指经常使用的(即使用频率高)、设备停工损失大和单价比较便宜的需经常保持一定储备量的零件,如易损件、消耗量大的配套零件、关键设备的保险储备件等。

②非常备件使用频率低、停工损失小和单价昂贵的零件,按其筹备的方式可分为:计划购入件―根据修理计划,预先购入作短期储备的零件;随时购入件―修前随时购入,或制造后立即使用的零件4)按备件精度和制造复杂程度分 ①关键件一般指原机械部规定的7类关键件,包括:I级精度(近似新6级精度)以上的齿轮、丝杆、精密蜗轮副、精密镗杆(或主轴)、精密内圆磨具、2m或2m以上的丝杆和螺旋伞齿轮 ②一般件上述关键件以外的其他机械备件3、备件与其他物资的区别(1)备件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别 在维修和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标准紧固件、手柄、手球、各种油杯、油嘴、纸垫、毛毡、绝缘布带、白布带、保险丝、灯泡、低压橡塑管等这些都不属于备件范围,一般作为低值易耗品存放在辅助材料库或工具室,按实际需要领用摊销2)备件与材料的区别 为缩短零件的加工时间,有时必须按零件需要的尺寸储备一定的铸件、锻件、铸铁棒、铸铝棒、铸铜棒、套筒坯、调质钢材、钢丝绳等这些都属于材料,在毛坯库、材料库或备件毛坯库存放管理,一般不占用备件储备资金3)备件与工具及机床附件的区别 机床附件和工卡具,如卡头、卡盘、分度头、砂轮、法兰盘、顶尖、剪床刀片、各种刀杆、随产品工艺变化而更换的凸轮等均不属于备件,应作为机床附件和工具管理。

4)备件与设备的区别 为了保证全厂生产的正常进行,对于某些全厂性的备用设备,不属于备件范围从价值上虽然可列入固定资产,而不单独起作用且必须附属于其他设备,如大型液压机上的电动机、龙门刨上的发电机组等,如果需要进行储备,可划入备件范畴,但不占用备件储备资金,单独记账,占用设备大修理基金储备,在大修时冲销4、备件的管理内容(1)备件的技术管理 技术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技术定额的制订工作包括:备件图纸的收集、测绘、整理、备件图册的编制;各类备件统计卡片和储备定额等基础资料的设计、编制及备件卡的编制工作2)备件的计划管理 备件的计划管理指备件由提出自制计划或外协、外购计划到备件入库这一阶段的工作,可分为:①年、季、月自制备件计划;②外购备件年度及分批计划;③铸、锻毛坯件的需要量申请、制造计划;④备件零星采购和加工计划;⑤备件的修复计划3)备件库房管理 备件的库房管理指从备件入库到发出这一阶段的库存控制和管理工作包括:备件入库时的质量检查、清洗、涂油防锈、包装、登记上卡、上架存放;备件收、发及库房的清洁与安全;订货点与库存量的控制;备件的消耗量、资金占用额、资金周转率的统计分析和控制;备件质量信息的搜集等。

4)备件的经济管理 备件的经济核算与统计分析工作,包括:备件库存资金的核定、出入库账目的管理、备件成本的审定、备件消耗统计和备件各项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等经济管理应贯穿于备件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应根据各项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来衡量检查备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备件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置,与企业的规模、性质有关表1-1中所列为一般机械行业配置情况,可供参考表中所列人员的配置是企业在自行生产和储备备件情况下的组织机构在备件逐步走入专业化生产和集中供应的情况下,企业备件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应是科学、及时地掌握市场供应信息,人员应减少,并降低备件储备数量和库存资金 表1-1 备件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企业规模 组织机构 人员配置 职责范围大型企业 在设备管理部门领导下成立备件科(或组)备件专门生产车间设置备件总库 备件计划员备件生产调度员备件采购员备件质量检验员备件库管员备件经济核算员 备件技术管理备件计划管理自制备件生产调度外购备件采购备件质量检验备件检验;收发、保管备件经济管理中型企业 设备科管理组(或技术组)分管备件技术、管理工作设置备件库房机修分厂(车间)负责自制备件 备件技术员备件计划员(可兼职)备件采购员备件库管员备件经济核算员(可兼职) 同上(允许兼职)小型企业 设备科(组)有人管理备件生产与技术工作备件库可与材料库合一 备件技术管理员备件库管理员(可兼职) 满足维修生产,不断完善备件管理工作5、确定备件储备品种的原则 确定备件品种的确是一项技术性和经济性很强的工作。

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从企业实际出发,满足设备维修需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库存资金由于各企业的生产性质及具情况不同,当地维修备件市场供应情况的不同,致使同一机型的设备在不同企业中应储备的备件品种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企业的备件工作者除在确定备件储备品种时应考虑上述备件储备原则外,还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不断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考虑以下因素 ①企业的产品类型及设备的加工对象,生产性质和使用特点这些都关系到零件的使用寿命 ②企业设备的拥有量和设备的开动台时及工作环境新设备多的企业,备件储备品种应逐步从少到多 ③使用、维护条件、修理技术水平及地区供应情况机修加工能力强的企业,从经济角度出发,应尽量减少储备品种和数量;同时,要充分利用地区的有利供应条件和协作能力,能购到的不自制,能及时外购的,不储备或少储备 ④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重点设备及停工损失很大的设备,其备件应优先储备,储备品种也应适当增加 ⑤同型设备的数量若企业中同型设备较多,在已经掌握了零件的磨损规律和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情况下,为减少大修预检工作量和时间,可适当扩大备件的储备品种 ⑥零件的通用化程度生产厂家不同、出厂年月不同、机型不同的设备,凡能通用或互相借用的零件,应统一考虑,以减少备件的储备品种。

⑦同时投产设备的数量企业的设备很多是同时投产的,当设备使用到一定年限时,某些零件将会出现同时达到磨损极限的情况,即出现消耗高峰,在此之前,应适当增加备件的储备品种和储备量6、备件管理的范围 企业的特点是连续化、机器设备种类多、规格型号复杂这些机器设备,都由许多零部件组装而成这就要求备件专业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设备以及备件的使用部位,能准确看懂图纸,懂金属、非金属的材料性能,还要了解备件的加工制造工艺、了解镀涂、热处理、探伤等同时要编制计划、申请订货、设好仓库、管好占用流动资金等所以备品配件管理工作是一项有关技术、物资、财务管理的综合性业务①各种配套件,如滚动轴承、皮带、链条、皮碗油封、液压元件和电气元件等②设备说明书中所列出的易损件③传递主要负载而自身又较薄弱的零件,如小齿轮、联轴器等④经常摩擦而损耗较大的零件,如摩擦片、滑动轴承、传动丝杆副等⑤保持设备主要精度的重要运动零件,如主轴、高精度齿轮和丝杆副、蜗轮副等⑥受冲击负荷或反复载荷的零件,如曲轴、锤头、锤杆等⑦制造工序多、工艺复杂、加工困难、生产周期长、需要外单位协作或制造的复杂零件⑧因设计结构不良而故障频率高的零件⑨在高温、高压及有腐蚀性介质环境下工作,易造成变形、腐蚀、破裂、疲劳的零件,如热处理用底板、炉罐等。

⑩生产流水线上的设备和生产中的关键(重点)设备,应储备更充分的易损件或成套件7、确定备件储备品种的方法 (1)根据零件结构特点、运动状态的结构状态分析法 结构状态分析法就是对设备中各种结构和运动状态进行技术分析判明哪些零件经常处在运动状态,其受力情况,容易产生哪类磨损,磨损后对设备精度、性能和使用的影响,以及零件的结构、质量、易损等因素再与确定备件储备品种的原则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出应储备的备件项目 (2)根据维修换件情况的技术统计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就是对企业日常维修、项修和大修更换件的消耗量进行统计和技术分析(需较长时间的积累准确资料),通过对零件消耗找出零件的消耗规律在此基础上,与设备结构情况、确定备件储备品种原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应当储备的备件品种 (3)根据同型号设备备件手册(机械行业出版资料或行业经验汇编)的参考资料比较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普通设备,可参看机械行业发行的备件手册、轴承手册和液压元件手册等技术资料,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再结合前两种方法确定本单位的备件储备品种8、检查备件工作的几个考核指标 (1)标准与要求 ①备件供应率: 对定型设备、供应率要求达到85%以上。

②储备备件月周转率: 一般要求大于30%;若小于30%,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消除积压 ③备件合用率: 一般要求大于70%以上 ④库存备件储备资金占全厂设备固定资产原值的百分比,此百分比可根据行业特点自定,一般在1%~3%范围为宜    (2)检查内容    ①抽查;    ②查账;    ③查原始凭证9、备件储备定额的概念与确定备件储备定额,又叫备件库存周转定额因为备件进库,有一个订货和加工的过程,所以为保证检修工作和生产上的不断需求,备件库就必须有合理的库存数量,即储备定额通常以件、套、组、台来表示        备件储备定额计算参数的选定正确与否,决定着最后计算出定额的准确性参数来源于生产实际统计和科学总结,现将有关参数的确定,叙述如下        1.单件备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年消耗速度、年消耗量        2.备件的订货周期,是指以备件图纸资料提出到成品入库,包括财务转账完毕的全过程,称为订货周期,以T表示        备件订货周期的长短,是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材料解决难易、制造工艺复杂程度、交通运输方便与否,以及专业人员业务能力和主观能动作用而变化的,是一个多因素的变量。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推荐下列数值作为订货周期参考        大型铸、锻件,合金钢铸、锻件,T=1年;        较为复杂的机械加工件,包括铆焊件与铸造件,T=0.8年;        一般加工件、铸件,T= 0.5年        3.结合各种备件订货周期的不同,订货量可以下式计算: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