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1课《唯一的听众》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22题;共106分)1. (2分)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然后填空或回答问题我停下来时,她都会说:“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时,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老人说这番话的目的是________这时,“我”心里那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是怎样的感觉?________2. (4分) 选词填空羞愧 惭愧①想起昨天发生的事,他很________②听了老师的话,小红________地低下了头平静 安静③夜深了,四周很________④联欢会结束了,我那颗激动的心渐渐地________下来3. (3分) 选词填空陆续 连续 继续①我们班________三周得到了流动红旗②参加大会的同学________来到会场③我们的船停了一会,就________出发了4. (1分) 按要求改写句子我觉得自己似乎好象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修改病句)________5. (3分) 选择填空悄悄 静静 悠悠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________的小令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________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我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________打着节奏6. (4分) 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qian________款 道________ 镶________ 拉________7. (5分)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①灰心失望的样子②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③感到羞耻和惭愧④充分流露,多指情绪、气氛等⑤让人很难相信8. (3分) 选词填空珍藏 收藏 隐藏①妈妈一直________着外婆的日记本②鬼子来了,乡亲们________在深山里③爸爸是个________爱好者9. (10分) 用关联词填空①________今天天气很冷,________我坚持户外锻炼②张明________爱读书,________爱思考③________我们不按指定的路线走,________迷失方向④________在科学的道路上勇于攀登的人,________到达光辉的顶点⑤________蜜蜂不辞辛苦地酿造蜂蜜,为人类造福,________人们喜欢它。
10. (6分) 欣赏是一颗火种,会点燃别人心中贮藏已久的燃料;激励是一种动力,会激起平淡沉郁者瞬间的爆发,会指引徘徊失望者走向理想的辉煌老人的美好心灵一定给你很多启迪请依据课文内容填充表格:时间________事情起因________地点________经过________人物________结果________11. (8分)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沮丧折磨诅咒枝折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谐尽管暖和尽心尽力12. (5分) 按要求改写句子①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改为“把”字句)②我珍藏着这个秘密改为反问句)13. (4分) 完成填空①“耳聋”的“聋”字,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而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加上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②文中________次提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这样描写,是为了说明老人________14. (9分) 填上合适的词语(按课文)的眼睛________的教授________的潭水________的去处________的音符________的语言________的清晨________的林子________的小令15. (3分) 根据词意写词语①灰心失望。
②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③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16. (8分) 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聋子________妹妹惊叫起来________聋子________多么荒唐________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________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________你竟说她是聋子________17. (4分) 选择填空①比喻声势雄伟浩大A.无瑕B.波澜壮阔C.峰峦雄伟D.危峰兀立②高高的山峰直立A.无瑕B.波澜壮阔C.峰峦雄伟D.危峰兀立③玉石上没有斑点A.无瑕B.波澜壮阔C.峰峦雄伟D.危峰兀立④山峰雄伟而高大A.无瑕B.波澜壮阔C.峰峦雄伟D.危峰兀立18. (5分) 语句理解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19. (4分) 写出近义词沮丧——________ 猜想——________珍藏——________ 介意——________20. (6分) 选词填空庄重 郑重 幽静 寂静 珍藏 收藏①奥运冠军刘翔________地站在领奖台上,________地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②第一声鸟叫打破了林中的________③颐和园里的谐趣园是个________的园中之园④中国美术馆里________着许多名人书画⑤小学生活中许多美好的往事将会永远________在我的记忆中21. (8分)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汉字chījùjiǎolóng白________________桌腿打________耳________bìmìtǎngtán两________________密流________________水22. (1分) 看拼音写词语,写句子Lǎo jiào shòu shì yuè tuán de shǒu xí xiǎo tí qín shǒu.________二、 阅读题 (共2题;共46分)23. (22分) 读课文《惟一的听众》全文和课外段《荷包蛋》,然后回答问题荷包蛋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无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1) 请概括出语段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做面→________→________→总结(2) 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3) 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了,该让蛋吧!”意图是什么?(4) 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典故的作用是什么?(5) 谈谈《惟一的听众》、《荷包蛋》这两篇文章中的“老妇人”、“父亲”的教育技巧。
6) 生活中,会有很多人关心你,帮助你,教育你,试举一例说说他们是如何帮助、教育你的24. (24分) (2016·深圳模拟) 阅读理解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fèi quǎn)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liǎng liǎ)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故意 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
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 不高兴)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zhēng zhèng),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 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2) 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 )A . 背影 B . 一根项链 C . 母子俩 (3) 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4) 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________文中的“不速之客”指________5) “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________;“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________6) 仔细读读第⑥自然段划线的语句,将“央求”换成“请求”“恳求”可以吗?为什么?(7) 读了这篇短文,你能用简洁的话语来赞赞文中的妇女和小男孩吗?语言可以引用也可以自己组织。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22题;共106分)1、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