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落成作业指导书工作要求工步1 作业预备1 环境要求:光照良好,能清楚推断质量状况2 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劳保用品佩戴齐全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1.1 确认各设备状态良好,空载运行正常1.2 检查工具齐全,检定不过期工装设备、量具、材料作业图示 备注2 组装轮对2.1 同一车辆不得装用异型车轴;同一转向架不允许混装不同型号 塞尺、钢板尺的轮轴2.2 同一转向架、同一车辆装用的轮轴型式须全都、轴承温升标准须全都2.3 同一转向架最大与最小车轮直径差:装用穿插支撑装置或运行速度 120 km/h 的车辆不大于 15 mm,装用其他型转向架不大于 20mm 图 12.4 同一车辆最大与最小车轮直径差:装用穿插支撑装置或运行速度 120 km/h 的车辆不大于 30 mm,装用其他型转向架不大于 40 mm2.5 选配好的轮轴标明位数,按位数顺位放置,轮轴左端须装在车辆的奇数位将组装好的构架安装在轮轴上,撤除承载鞍卡具2.6 轮轴、承载鞍须放正位,不允许用重物撞击侧架进展调整承载鞍推力挡肩内径与前盖、后挡最大外径间的径向间隙不小于2 mm〔图 1〕承载鞍挡边外侧与前盖、后挡凸缘间隙均不小于2 mm〔图2〕;超限时更换承载鞍调整。
图 22.7 运行速度为 120 km/h 的车辆原则上须装用提速轮对但在轮对供给缺乏时,除PB 型棚车和G70型罐车外,其他车型可以装用带幅板孔无裂纹的车轮工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2.8 轮轴与转向架组装后,扳动移动杠杆,当闸瓦全部靠紧车轮时, 下拉杆转向架移动杠杆不得倒向车轴侧、中拉杆转向架移动杠杆不得倒向摇枕侧否则,须调整拉杆与杠杆组装圆销的位置,固定支点3 孔者须留有 1 孔调整量,4 孔者留有 2 孔调整量3 组装轴承挡键 3.1 转 K2、转K4、转K5 和转K6 型转向架补充安装挡键时,须磨耗盘 装用符合以以下图样的伸缩式挡键及螺栓,并用符合 GB/T 870 的半沉头铆钉将螺栓铆固〔铆钉规格 6×24〕,铆接时须使用铆钉机3.1.1 转 K2 型转向架装用图样 QCZ85F-00-02A 挡键;3.1.2 转 K6 型转向架装用图样 QCZ133-00-08A 挡键;3.1.3 转 K2 、转 K6 型转向架装用图样 QCZ133-00-09A 螺栓M16×95;3.1.4 转 K4、转 K5 型转向架装用图样ZCZ53-00-01B 挡键;3.1.5 转 K4 、转 K5 型转向架装用图样 ZCZ53-00-07A 螺栓M20×100;3.2 使用旧型挡键时,转 K2、转 K4 型转向架挡键处须装用符合QCZ85F-00-01 图样的螺栓,转K5、转K6 型转向架的挡键处须装用符合 QCZ133-00-09 图样的螺栓,且均须装用符合 GB/T 91 规定的φ6.3 mm×36 mm 开口销,组装后开口销须与螺栓盘紧。
3.3 挡键与轴承外圈的间隙:转 K2、转 K4、转 K5、掌握型不小于 2 mm;转 K6 型为 3~7 mm〔图 3〕3.4 安装心盘磨耗盘时,不得损坏心盘磨耗盘安装时心盘磨耗盘内外外表不得有油污、油漆、尘土、铁屑等异物工装设备、量具、材料铆钉机挡键 铆钉挡键与轴承外圈间隙样板续上表作业图示 备注图 3续上表工步4 组装下旁承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组装时须确认弹性旁承型号,不得错装JC-2 型旁承座侧面设有 1 个、JC-3 型 2 个防误装凹槽,JC 型旁承座侧面无防误装凹槽,配套摇枕旁承盒内设有与 JC-2、JC-3 防误装凹槽相对应挡块4.1 转 8A 型下旁承组成组装时,须符合以下要求:4.1.1 下旁承体坐入旁承盒的深度不小于 35 mm4.1.2 旁承盒下部须至少有 1 块厚度不小于 2 mm 的钢垫板4.2 转 8AG、转 8G 型常接触下旁承组成组装时,须符合以下要求:4.2.1 转 8AG、转 8G 型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含磨耗盘〕为〔92±2〕mm〔图 4〕,超限时可调整下旁承座及下旁承垫板,下旁承座底部高度不大于 30 mm,下旁承调整垫板总厚度为 2~14 mm,数量为 1~2 块。
4.2.2 下旁承磨耗板上平面至滚子上部距离为〔14±1〕mm4.3 JC 型双作用弹性旁承组装时,须符合以下要求:4.3.1 下旁承磨耗板上平面至滚子上部距离为〔14±1〕mm,型JC工装设备、量具、材料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垂直距离检测尺 下旁承磨耗板上平面至滚子上部距离检测样板 氧乙炔焰电焊机电焊条下旁承垫板作业图示 备注图 4型旁承磨耗板上平面至滚子上部距离为 15+2-1mm,不符时在橡胶体垫片 图 5下部加垫板调整〔图 5〕4.3.2 旁承座与旁承盒的纵向间隙之和转 K2、转 8G、转 8AG 型不大于 2 mm,转K6 不大于 1 mm〔图 6〕,大于时用调整垫板调整至1 mm 以内,调整垫板与旁承盒上边缘须焊固纵向调整垫片厚度不小于 3mm,垫片焊角不小于 3mm,垫片须与摇枕旁承盒内侧壁接触4.3.3 旁承盒下部须至少有 1 块厚度不小于 2 mm 的钢垫板4.3.4 转 K2 型常接触旁承更换时,须全车更换为型 JC 型双作用弹性旁承 图 64.3.5 转 K2 型转向架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含磨耗盘〕应为〔86±2〕mm,超限时可调整下旁承垫板。
4.3.6 转 K2、转 K6 下旁承调整垫板总厚度为 2~25 mm,数量为 1~3 块工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4.4 转 8B、转 8AB 下旁〔JC-1〕组装时,须符合以下要求:4.4.1 转 8B、转8AB 下旁承〔不含调整垫〕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不含磨耗盘〕为 98 mm4.4.2 旁承磨耗板顶面至支承磨耗板〔中间平面范围内〕顶面高度15+2-1 mm,JC-1 型旁承支承磨耗板伸出部位的下平面与摇枕旁承盒顶面垂向间隙不小于 2mm,小于时需修磨摇枕旁承盒弹性旁承体组装时,严禁在弹性旁承体与旁承座间加调整垫板4.4.3 旁承座与摇枕旁承盒间纵向间隙不大于 1 mm,大于时用调整垫板调整,调整垫板与旁承盒上边缘须焊固纵向调整垫片厚度不小于 3mm,垫片焊角不小于 3mm,垫片须与摇枕旁承盒内侧壁接触4.4.4 在无旁承垫板状态下,旁承座伸出局部与摇枕旁承盒上部垂向间隙不小于 2 mm,不满足时修磨摇枕旁承盒4.4.5 下旁承调整垫板总厚度不大于20~30 mm,数量为1~3 块4.5 旁承座安装方向须为:同一转向架相反,同一车辆同侧同向4.6 转 K4、转 K5 型下旁承组成组装时,须符合以下要求:4.6.1 转 K4 型转向架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含磨耗盘〕须为(71±2) mm,超限时可调整下旁承垫板。
4.6.2 转 K4 型下旁承垫板总厚度为 2~25 mm,数量为1~3 块留神盘垫板厚度大于 25 mm 时,可在上旁承焊装厚度不小于 20 mm 的垫板4.6.3 转 K5 型下旁承垫板总厚度为 20~30 mm,数量为 1~3 块4.7 装用 JC 型旁承的 X6K 型车段修时须全部更换为符合运装货车电[2023]2850 号电报要求的 JC-3 型旁承 旁承座须符合图样QCZ85H-80A-01,按要求加工挡销孔JC-3 型旁承磨耗板上平面距滚子上部距离为 15+0.5 -1mm,旁承座与旁承盒之间的纵向间隙之和不大于工装设备、量具、材料作业图示 备注工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1mm,超限时可在旁承盒两侧用不同厚度的垫片进展调整并焊.固4.8 装用JC 型、JC-1 型弹性旁承加高30mm 旁承座时,上旁承磨耗板下外表至上心盘下外表高度必需恢复到原设计尺寸〔装J用C 型弹性旁承的工装设备、量具、材料作业图示 备注尺寸为76±2mm、JC-1 型为83+4mm〕装用JC 型、JC-1 型弹性旁承加05 完工要求6 引用文件高旁承座的货车,检修时其上旁承磨耗板下外表至上心盘下外表高度尺寸也应符合本条规定。
5.1 工作后须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5.2 工具定置摆放,清理卫生6.1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运【2023】93 号〕6.2 运装货车【2023】427 号“70t 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6.3 运装货车[2023]569 号“关于印发《X6K 型集装箱专用平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的通知”6.4 运装货车[2023]701 号“关于装用转 8G(转 8AG)型转向架既有铁路货车 120km/h 完善改造的通知”6.5 运装货车[2023]529 号“关于印发《货车弹性旁承落成标识和不等高旁承座方案审查意见》及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6.6 运装货车电[2023]3545 号“关于不锈钢折角塞门手把及滚动轴承挡键等故障处理的要求”6.7 《关于印发<13B 型车钩等型配件段修技术条件〔试行〕>的通知》〔运装货车[2023]518 号〕6.8 《关于印发<铁路货车 JC 系列弹性旁承组装技术条件〔暂行〕>的通知》〔运装货车[2023]417 号〕 周广钦 焦叙涛 王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