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及其检验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简介:大肠埃希氏菌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并且大肠杆菌株 ATCC 11775 是该属的模式菌种附:肠杆菌科各属大肠杆菌的不同菌株间 DNA 相关性为 80%,而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 DNA 相关性可达 80-87%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一般多不致病,在肯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形态与染色大小 0.4~0.7×1~3um,无芽胞,大多数菌株有动力有一般菌毛与性菌毛,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革兰氏阴性杆菌附:有动力是什么意思?请看动力试验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什么意思?请看革兰氏染色介绍大肠杆菌扫描电镜照片大肠杆菌透射电镜照片大肠杆菌分裂照片最: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照片· 培育特性由于此菌合成代谢力量强,在含无机盐、胺盐、葡萄糖的一般培育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 37℃,在 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在一般养分琼脂上生长表现 3 种菌落形态:1(1) 光滑型: 菌落边缘整齐,外表有光泽、潮湿、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简洁分散2) 粗糙型: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3) 粘液型: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此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 pH 为 6.8-8.0,所用培育基 pH 为 7.0-7.5,假设 pH 值低于 6.0 或高于 8.0 则生长缓慢附:菌落形态有什么用处?菌落形态学生化反响大局部菌株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并发酵葡萄糖、麦芽胞、甘露醇、木胶糖、阿拉伯胶等产酸产气IMViC 试验为“+、+、-、-”即为典型大肠杆菌· 抗原构造比较简单,主要由菌体 O 抗原、鞭毛 H 抗原、夹膜 K 抗原组成· 抵抗力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 60 分钟或 60℃加热 15 分钟仍有局部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 R 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致泻性大肠杆菌简介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一般多不致病,在肯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enterovirulent E. coli 〕一般包括四种: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10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肠出血性大肠杆感染部位腹泻类型易感人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1)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消灭轻度水泻,也可呈严峻的霍乱样病症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 2~ 3 天即愈养分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致病因素是 LT 或 ST,或两者同时致病有些菌株具有定居因子,常见者为 O6:K15:H16、O25:K7:H42鉴定 ETEC 主要测定大肠杆菌肠毒素,血清型有肯定参考意义2)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峻者可致死;成人少见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生殖切片标本中可见细菌粘附于绒毛,导致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造成严峻腹泻EPEC 不产生 LT 或 ST有人报道,EPEC 可产生一种由噬菌体编码的肠毒素,因对 Vero 细胞〔绿猴肾传代细胞〕有毒性,故称VT 毒素VT 毒素的构造、作用与志贺氏毒素相像,具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性鉴定 EPEC 可依据临床表现与血清型3)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EIEC 的多数菌株无动力,生化反响和抗原构造均近似痢疾杆菌,应予留意。
4)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引起散发性或爆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EHCO 的主要菌型是 O157: H7,还可有 O26、OⅢ等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 介绍此外,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nteroadhesive E.coli,EAEC〕也可引起腹泻, 但对其发病机理与血清型尚不了解EAEC 不侵入肠上皮细胞,不产生 LT 或 ST, 也无 VT 毒素唯一特征是具有与 Hep-2 细胞〔人喉上皮细胞癌细胞系〕粘附的力量,故也称 Hep-2 细胞粘附性大肠杆菌表:引起急性腹泻的大肠杆菌小肠小肠菌大肠菌大肠水泻水泻痢疾样血性腹泻婴儿,成人婴儿成人,儿童各种年龄世界各地北美、日本散发或爆发,常见于年龄较大儿童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致病机理LT、ST细胞毒素侵袭肠粘膜细胞细胞毒素28、29、112、124、136、143、144、 O157:H7152、164、167鉴定测定 LT、ST、检出定居因子血清型血清型与临床表现血清型测定细菌侵袭力血清型群分布进展中国家(热带)世界各地流行病散发或爆发婴儿腹散发或爆发婴儿腹学泻及旅游者腹泻泻定居因子定居因子常见 O6、8、15、20、25、2、26、44、55、86、111、114、119、125、血清型27、78、148、159126、127、128、142、146、158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SN 0169—92 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验方法GB/T 4789.6—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以 SN 标准方法为例,进展说明。
样品制备:以无菌操作取 25 g 样品,放入装有 225 mL 稀释剂的灭菌均质杯内,于 8000 r/min 均质 1~2min,制成 1:10 样品匀液(也可用灭菌乳钵研磨的方法代替)稀释样品匀液依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量,用稀释剂将样品匀液制成一系列十倍递增的样品稀释液,如 10**-2、10**-3、10**-4……从制备样品匀液至稀释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 15min附:这是一种 9 管 MPN 法测定方法,什么是 MPN 法? LST 和 EC 初步筛选:对每个样品,选择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月示)(LST)肉汤,每管接种 1mL将接种管置于 36±1℃ 培育 48±2h观看试管的产气状况:检查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用直径为 3mm 的接种环将全部 48±2h 内产气的 LST 肉汤管培育物移种于 EC 肉汤管中将全部接种的EC 肉汤管在 30min 内放入带盖 44.5±0.5℃水浴箱内,培育 48±2h附:LST 肉汤、EC 肉汤有些什么? EMB 平板:取其产气管的培育物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EMB)平板,36±1℃培育 24±2h。
检查平板上有无具黑色中心有光泽或无光泽的典型菌落如有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 2 个典型菌落;如无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 2 个可疑菌落用接种针接触菌落中心部位,移种到养分琼脂斜面上,36±1℃培育 18~24h附:怎样进展平板划线分别? 平板划线例如EMB 平板原理及照片生化试验:将斜面培育物移种到以下培育基中进展生化试验1 色氨酸肉汤:在 36±1℃培育 24±2h 后,加 Kovacs 氏试剂 0.2~0.3mL, 上层消灭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反响附:靛基质试验原理及照片2 MR-VP 培育基:在 36±1℃培育 48±2h以无菌操作移取培育物 1 mL 至13mm×100mm 试管中,加 5%α-萘酚乙醇溶液 0.6mL,40%氢氧化钾溶液 0.2mL 和少许肌酸结晶,振摇试管后静置 2h,如消灭伊红色,为 VP 试验阳性将 MR-VP 培育物的剩余局部再培育 48h 滴加 5 滴甲基红溶液如培育物变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假设变黄色则为阴性反响附:MR-VP 试验原理及照片3 Koser 氏枸椽酸盐肉汤:于 36±1℃培育 96h 记录有无生长附:枸椽酸盐利用试验原理及斜面显色照片4 LST 肉汤:于 36±1℃培育 48±2h,观看试管中是否产气。
5 革兰氏染色:取 18h 养分琼脂斜面培育物作革兰氏染色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与非大肠杆菌生化鉴别如下:━━━━━━┳━━━━━━┳━━━━━━┳━━━━━━┳━━━━━━━━━靛 基 质┃ MR ┃ VP ┃ 枸椽酸盐 ┃ 鉴定(型别)━━━━━━╋━━━━━━╋━━━━━━╋━━━━━━╋━━━━━━━━━+┃+┃-┃-┃典型大肠杆菌-┃+┃-┃-┃非典型大肠杆菌━━━━━━╋━━━━━━╋━━━━━━╋━━━━━━╋━━━━━━━━━+┃+┃-┃+┃典型中间型-┃+┃-┃+┃非典型中间型━━━━━━╋━━━━━━╋━━━━━━╋━━━━━━╋━━━━━━━━━-┃-┃+┃+┃典型产气肠杆菌+┃-┃+┃+┃非典型产气肠杆菌━━━━━━┻━━━━━━┻━━━━━━┻━━━━━━┻━━━━━━━━━如消灭上表以外的生化反响类型,说明培育物可能不纯,应重划线分别,必要时做重复试验结果报告: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发酵乳糖产酸产气,IMViC 试验为++--或-+--,再依据LST 肉汤阳性管数查MPN 表,报告每克(毫升)样品中大肠杆菌 MPN值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检验〔GB 方法简介〕增菌以无菌手续称取检验 25g,加在 225mL 养分肉汤中,以均质器打碎 1min 或用乳钵加灭菌砂磨碎。
取出适量,接种乳糖胆盐培育基,以测定大肠菌群 MPN, 其余的移入 500mL 广口瓶内,于 36±1℃培育 6h挑取 1 环,接种于 1 管 30mL 肠道菌增菌肉汤内,于 42℃培育 18h分别将乳糖发酵阳性的乳糖胆盐发酵管和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麦康凯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污染严峻的检样,可将检样匀液直接划线接种麦康凯或伊红美蓝平板,于 36±1℃培育 18~24h,观看菌落不但要留意乳糖发酵的菌落,同时也要留意乳糖不发酵和缓慢发酵的菌落附:麦康凯琼脂平板照片EMB 平板原理及照片生化试验:自鉴别平板上直接挑取数个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琼脂(TSI)或克氏双糖铁琼脂(KI)同时将这些培育物分别接种蛋白胨水、半固体、pH7.2 尿素琼脂、KCN 肉汤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育基以上培育物均在 36℃培育过夜T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