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消费理论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19.50KB
约9页
文档ID:400133392
2023年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消费理论_第1页
1/9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四篇 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扩展第八章 消费理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征询进行征询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及消费之谜1.有关边际消费倾向的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即当可支配收入增长1元时,消费支出增长的数量可用公式表达为:凯恩斯基于对人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认为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也会增长,但消费增量一定小于收入增量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1凯恩斯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是结识消费与收入之间互相关系的基础2.有关平均消费倾向的理论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它反映了消费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份额大小可用公式表达为: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认为储蓄是一种“奢侈品”,富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会高于穷人,即与穷人相比,富人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

3.有关消费决定因素的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收入是消费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利率并没有重要作用,古典经济学认为,消费与利率负相关凯恩斯认可,在理论上利率会影响消费,但他认为从经验出发所得出的结论是,真正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收入所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可以概括为以下形式:,为自主性消费,是不依存于收入的消费,而取决于生存的基本需要;为引致消费,是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化的消费,,为边际消费倾向如图8-1所示图8-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在图8-1中,45°线表达所有的收入都被用于消费支出,因此,其斜率等于1当收入时,消费线与45°线相交,此时收入等于支出当收入增长届时,消费从增长到,消费增量小于收入增长量2)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核心内容消费函数直观地反映了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个核心内容:①消费线的斜率小于45°线,说明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介于0~1,这与凯恩斯对边际消费倾向的推断一致②与凯恩斯提出的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相吻合③由于上述消费函数并未包含利率变量,表白消费变动与利率无关,与凯恩斯提出的收入是消费决定因素的观点一致3)消费之谜对家庭数据的短期时间序列研究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相吻合,而对家庭数据的长期时间序列考察却否认了凯恩斯的观点,就是凯恩斯“消费之谜”。

如图8-2所示图8-2 凯恩斯消费之谜短期和长期两种不同的平均消费倾向是凯恩斯“消费之谜”产生的根源,因此,找到两种消费函数存在的因素,也就解开了“消费之谜”20世纪50年代弗里德曼和莫迪利亚尼分别提出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之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二、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1.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弗里德曼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指人们预期在长期中能连续获得的稳定收入,可将其视为长期平均收入;暂时性收入是指未预期到的、偶尔获得、不可连续的收入人们的实际收入是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之和,即2.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会依据长期稳定的收入来进行消费决策暂时的收入变动只有在可以影响持久收入时,才会对消费产生影响据此,他提出了持久性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其中,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等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这一函数关系表白消费与持久性收入正相关,且与持久性收入成比例变化基于过去所获得的持久性收入和现期收入水平形成的预期,持久性收入的估算公式为: 其中,为加权数,表达两个时期收入变动对持久性收入的影响限度。

越大,持久性收入越接近现期收入;越小,则持久性收入越接近前期收入将持久性收入的估算公式代入消费函数可得:其中,为现期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则为前期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不难理解,说明短期消费倾向小于长期消费倾向,可见存在两种不同的消费函数3.持久收入假说存在两种不同消费函数的因素当现期收入增长时,人们并不能确认其属于持久性收入还是暂时性收入因此,消费的变动不大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占比会越来越低,平均消费倾向呈递减变化一旦人们可以确认收入的增长是持久性的,就会依照新的收入水平调整其消费支出因此,从长期来看,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消费倾向,并且由于持久性收入是连续、稳定的,所以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也是稳定的,基本上是一个常数持久性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如图8-3所示图8-3 持久性收入假说与消费之谜 在图8-3中,横轴代表收入,纵轴代表消费为长期消费函数,其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相等为,是一常数为短期消费函数,其平均消费倾向为,为由前期收入所决定的消费,它不随现期收入的变动而变动4.持久性收入假说对消费之谜的解释弗里德曼揭示了凯恩斯消费之谜的根源:凯恩斯将消费视为现期收入的函数,仅考察了现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并据此得出平均消费倾向递减的结论。

持久性收入假说的重要奉献在于指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持久性收入的稳定性质决定了长期平均消费倾向的稳定,从而揭示了凯恩斯的消费之谜但是家庭如何把握其将来的收入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这就涉及了预期,但是持久性收入假说的预期仅仅是一种适应性预期三、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1.生命周期假说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奉献根据费雪的模型,人们的消费取决于其一生的收入莫迪利亚尼在此基础上指出人们会运用储蓄等手段来平衡一生的收入和消费,以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满足的最大化莫迪利亚尼的理论奉献在于:这一理论发现家庭的收入变化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内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个人的储蓄与消费状况取决于他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因此,消费取决于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能获得的所有收入,既涉及劳动收入,也涉及财产收入2.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假设(1)收入变动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工作时可获取年收入,退休后将不再有任何收入;(2)个人进行储蓄的目的是为了维持退休后的平常消费开支;(3)利息率为0,储蓄不能带来利息收入;(4)个人偏好稳定、均匀的消费水平基于以上假设,人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消费、收入及财富的跨期选择可以用图8-4表达。

图8-4 生命周期中的消费、收入及财富的跨期选择 在图8-4中横轴代表生命周期年,纵轴代表收入和消费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水平始终保持不变,消费曲线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为保障退休之后的生活,人们工作时的收入便分为两部分:消费和储蓄退休之后没有收入来源,其消费只能靠以前的储蓄支撑,因而是负储蓄,表现为财富的净减少,至生命结束时,其财富归0根据该理论的假定,退休前的储蓄额应当等于退休后的负储蓄额,也就是两个阴影部分的矩形面积应当相等3.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莫迪利亚尼构造了家庭的消费函数:或生命周期理论的消费函数可用图8-5表达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消费者的平均消费倾向为:图8-5 生命周期理论的消费函数在图中消费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白消费与收入正相关,消费随收入增长的多少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由于财富为常数,收入的增长使下降,进而导致平均消费倾向随的增长而减少,即平均消费倾向递减4.生命周期理论与对消费之谜的解释可以用图8-6来直观地说明生命周期理论对消费之谜的解释图8-6 生命周期理论与消费之谜图8-6中,在收入为时,财富为,相应的短期消费曲线为,其上与相相应的点为。

当收入由增长届时,人们的财富与收入一同增长,由上升到,并导致短期消费函数由平行上移至,此时,其上与相相应的点为把和两点用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条长期消费曲线该曲线的斜率,即平均消费倾向,始终为一常数综上所述,短期中,收入的增长不会带来财富的变化,人们拥有的财富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平均消费倾向呈现出递减的规律但长期中,人们的财富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同比例增长,平均消费倾向为常数这种长短期消费函数之间的差异,正是产生消费之谜的因素四、杜森贝的消费理论1.相对收入的含义杜森贝认为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故其消费函数被称为相对消费函数杜森贝的相对收入概念包含两层含义:(1)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并且也受周边其别人消费支出及收入与消费互相关系的影响(2)习惯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己目前收入的影响,并且也受自己过去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过去“高收入水平”的影响由于存在示范效应,当收入增长时,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比例不一定下降,即平均消费倾向不一定是递减的又由于习惯效应,在收入减少时,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也许不变或只有轻微下降,而不至于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量,这称为消费的制轮效应或棘轮效应。

2.相对收入消费函数杜森贝长期消费函数可用公式表达为:长期消费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具有正斜率的一条直线短期消费函数可用公式表达为:其中,为短期消费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其高度由习惯的消费水平决定;为短期消费倾向杜森贝的相对收入消费函数可用图8-7表达图8-7 相对收入假说与消费之谜 3.相对收入假说对消费之谜的解释如图8-7所示,由于,短期消费函数的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相反,当收入由逐渐恢复时,消费又会循着的途径反向变动,直至到达原先的最高收入水平为止当收入由稳定增长至时,消费由增长至,由于在长期消费会与收入同比例增长,和具有相同的斜率这说明长期消费函数具有不变的平均消费倾向,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为常数当收入由开始减少时,其变化与收入由减少至时相同,区别在于当收入为时,所相应的短期消费函数为通过相对消费函数模型,杜森贝分析了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形成和区别,从而对消费之谜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杜森贝对于短期消费曲线的移动给出了两种解释:其一是消费的棘轮效应的结果;其二则是由于消费的示范效应杜森贝的相对消费函数理论,构造了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并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解析,从而揭示出消费之谜的秘密所在,并给出了相应答案。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因素,假如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跨考经济学考研提醒您: 成功的因素千千万,失败的因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