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数学上册 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50KB
约5页
文档ID:395590513
三年级数学上册 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_第1页
1/5

三年级数学上册 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结构,掌握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教学难点  理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出中间隐藏的条件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步应用题(一),每学生各准备一条红、黄、紫色纸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10月1日是国庆节,校园里到处充满欢乐的气氛,同学们有的做彩旗,有的做纸花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  2,根据提供的信息,学生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即例1)  (2)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三种花一共做了多少朵?(此题以后再研究)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习例1  (1) 学生读题,读后回答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2) 独立试算,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3)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学生可能会用彩色纸条(或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这道题,也可能用语言叙述具体的思维过程可能是:  方法一:根据“黄花25朵”和“紫花18朵”这两个条件,可求出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朵?25+18=43(朵)再根据“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就能求出做了多少朵红花? 43-3=40(朵)  方法二:要求“做了多少朵红花”,根据“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这句话知道:做的红花与黄花和紫花的总数有关系,而题中没有直接告诉黄花和紫花的总数,所以必须先求出黄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 25+18=43(朵)再求做了多少朵红花? 43-3=40(朵)  (4)教师小结:教师边口述题意,边演示课件“两步应用题(一)”依次显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重点说明这道题的分析解答方法,并揭示课题  使学生明确: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就是说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25朵和紫花的18朵的总数少3朵,也就是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25朵和紫花的18朵的和少3朵要想求红花多少朵,先求出黄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用25+18=43(朵),再用43—3=40(朵)。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师板书课题)  (5)小组互相说一说分析思路三、改编例题,求异拓展1.改编例题,合作解答  (1)把例1第三个已知条件改成“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多3朵”,该怎么解答?  (2)把例1 第三个已知条件改成“做的红花是黄花和紫花总数的3倍”,该怎么解答?  (小组讨论分析思路,自己独立解答  第(1)题的解题思路: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多3朵,就是说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25朵和紫花的18朵的总数多3朵,也就是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25朵和紫花的18朵的和多3朵要想求红花多少朵,先求出黄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用25+18=43(朵),再用43+3=46(朵)  第(2)题的解题思路:做的红花是黄花和紫花的总数的3倍,就是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5朵和紫花的18朵的总数的3倍,也就是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5朵和紫花的18朵的和的3倍要想求红花多少朵,先求出黄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用25+18=43(朵),再用43×3=129(朵)  2.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师问: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例1与想一想中两题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学生充分讨论后悟出这三道应用题的结构及分析解答方法上的异同。

  (它们都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且第一步都是先求黄花与紫花的总数,因为第三个已知条件所给出的数量关系都是与黄花和紫花的总数有关系,所以必须先求也就是说根据题里的第三个已知条件确定解答这道题先求什么,要先求出来再进行下一步解答  (2)教师小结:今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解答四、动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题(教科书第76页“做一做”)   (1)同学们跳绳小华跳75下,小明跳85下小青比小华和小明跳的总数少30下小青跳了多少下?   (2)畜牧场养山羊120只,养奶羊410只养绵羊的只数是山羊和奶羊总只数的4倍养绵羊多少只?  2.游戏:智力闯关【详见探究活动】  3.课外实践作业:观察和调查自己身边的一些事物,应用本节学到的本领编成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五、质疑问难,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及注意的问题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2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分析思路和方法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解答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理清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隐藏的条件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片)、小黑板(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套电脑软件)、口算卡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400×2= 300÷5= 2400÷6= 690+50= 50×4=130×3= 75-45= 8×7+0= 370-80= 34+47=2.准备题投影出示)饲养小组养10 只黑兔,16 只白兔,一共养多少只?(学生自己解答,汇报时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以及分析解答思路,为进一步分析两步应用题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导入:如果把准备题的第二个已知条件“16 只白兔”换成“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 只”,就成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出示例3 饲养小组养10 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 只一共养多少只兔?2.教学例31)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问题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或者用电脑演示)(2)小组讨论例题与准备题从内容和数量关系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得出:两道题都说的是饲养小组养兔的事,都有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且其中的一个条件和问题都相同;不同的是准备题直接告诉了“白兔有16 只”,用一步能把问题求出来,而例题没有直接告诉白兔的只数,间接的告诉了“白兔比黑兔多6 只”不能用一步直接求出来3)根据复习题的解题思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中间参与学生的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讨论出这道题给了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不能直接用一步把问题求出来,根据题意,要求一共养多少只兔,必须根据“白兔比黑兔多6 只”这个条件,先用黑兔的10 只与比黑兔多的6 只加起来,求出白兔的只数,然后再把黑兔与白兔的只数加起来,就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从而得出解答这样题的关键是根据集中反应数量关系的已知条件,确定哪个已知条件要用两次,找出中间隐藏的条件由于学生有了准备题的解题思路的基础,又有了对例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加强了对学生的“放”,减弱了教师的“讲”,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去讨论、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进行个别、有针对性的指导4)小组汇报,学生取得共识后教师板书①养白兔多少只?10+6=16(只)②一共养多少只兔?10+16=26(只)答:一共养26 只兔。

5)归纳例题的解题思路(6)拓宽思路,举一反三如果把第二个已知条件的“多6 只”改为“多9 只”该怎样解答?改为“多16 只”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提问:如果把例题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改成“养的白兔比黑兔少6 只”或“白兔的只数是黑兔只数的3 倍”其它不变,又该怎样解答呢?(小组讨论,把算式填写在书上88 页空白处并用投影片出示汇报解题思路及列式7)讨论小结今天学习三道题从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你认为解答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今天学习的是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解答的应用题,解答这样题的关键是根据题里给出的已知条件,确定出哪个已知条件要用两次,先求出中间隐藏的条件,再进行计算板书课题两步应用题教师强调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要仔细地分析确定该用一步解答,还是用两步解答8)反馈训练完成88 页做一做第1 题:先讨论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与一步应用题的区别,再列式计算①学校里有12 盆月季,9 盆米兰月季和米兰一共有多少盆?②学校里有12 盆月季,米兰比月季少3 盆月季和米兰一共有多少盆?(设计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解答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时,要仔细地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如果根据已知条件能求出问题的答案的,就用一步解答;如果根据已知条件不能直接求出问题答案的,就要考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用两步解答三、巩固发展1.根据解题思路填空公园里有6 只小猴,大猴的只数是小猴的4 倍一共有多少只猴?这道题中有( )个已知条件,( )个问题根据题意,这道题应该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猴,用( )步计算,必须先求出( ),列式是( );然后再计算( ),列式是( )2.解答应用题练习二十二第一题:学校买彩色粉笔45 盒,买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 盒一共买多少盒粉笔?(学生课题后口述分析思路,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3.讨论:如果把第一题里的第二个已知条件交换一个改成新的用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解答出来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结构的理解,同时还发挥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回忆本课学习了什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