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奥尔夫音乐教具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01.77KB
约6页
文档ID:395343472
奥尔夫音乐教具_第1页
1/6

奥尔夫音乐教具1、铜碰钟碰钟也称“碰铃,在古代称“号,两只为一副碰铃用黄铜制作,音色动听、动听,如银铃一般演奏时,用穿过小孔的绳子左右手各执一只,相互碰击发音碰钟能训练儿童听及加强儿童音乐方面的培育 2、三角铁三角铁,为体鸣乐器的一种属制,现在通常以钢造,并弯曲成三角形演奏方法分为开关两种常用于各种乐团制造音效演奏时 1 手持三角铁上系绳,1 手持属棒敲击, 敲击之后视状况打算是否需要以手止音通常有分单击以及连击两种音效单击主要用于点缀乐曲,连击则用于提升乐曲声势三角铁系土耳其军乐乐器,后传入欧洲18 世纪为交响乐队承受,乐队承受的三角铁, 通常用边长 15、20、25 厘米三种,发音凹凸同敲击三角铁同部位,其音高音色有同, 底边音最低,等腰上段的音较高,奏震音则反复快速敲击角隅的两边,或在三角内划圆圈轮击三边这种乐器最早见于10世纪的乐谱中当时这乐器的外形是等边或等边四角形, 下挂有铃铛中世纪时这种乐器进展呈现在这种三角铁的外形,但体积稍大,通常用于教堂音乐,但也使用于世俗音乐中常是用来为风笛伴奏18世纪初,三角铁开头应用于歌剧三角铁在现代乐队中被广泛使用如应用得法,能给音乐带来格外美的音响效果。

此外,它那响的颤音能使乐队极高涨的音响加鲜亮与绚烂辉煌3、梆戈鼓..邦戈鼓. bongo drum. 用手指弹奏的古巴黑人小型鼓,主要 用於丁美洲舞蹈音乐之中 通常成对使用,用手指扣击, 用两个鼓,相隔5,按C-G 定音邦戈鼓是古巴黑人音乐的节奏乐器对大小同的小型单面鼓,鼓面以动物皮制成,大的鼓能奏出低音,小的鼓能奏出较高的音邦戈鼓有一个木制的小型鼓身,鼓底是空的邦戈鼓要成双安装,一个鼓要比另一个鼓大尺寸小的鼓能够奏出高音演奏者用膝盖夹住鼓身,用手击鼓管弦乐队也使用邦戈鼓,但是要把鼓放在支架上,用鼓槌敲击4、砂槌砂槌由内装干籽的葫芦加上一个木制手柄组成 大小及外形没有固定的规格,通常成对使用演奏时用手持手柄摇动发音属于体鸣乐器族,一般归于打击乐器类 演奏时发出稍微的“沙沙声“,通常为 急板音乐或快节奏音乐伴奏,起衬托气氛的 作用作用:木头材质,外表雕花,面装有细铁沙,摇动音色脆, ,可以培育宝宝动手能和音觉感捂5、砂蛋..奥尔夫打击乐器中的散响类乐器摇奏时可以听到沙沙沙的声音,外形较小,格外适合6、铃鼓3 岁以下的婴幼儿进音色的区分和探铃鼓既可以握在手中轻轻晃动来发出声 响,又可以同时用另一手的手指轻击鼓而来 打出节奏,在玩耍中训练宝宝的双手协调能 和运动能, 培育节奏感和对音乐的兴趣。

铃鼓具有简、轻的特点,适合于民间舞蹈, 普遍应用于世界各地演奏时一只手提鼓身,另一只手 敲击鼓面,可同时发出鼓声和钹声〔甚至铃声〕,常用来衬托热的 气氛,表达一种 欢快的心情音色动听、明, 还可发出急速而奇特的震音,真可谓“载歌载舞 .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是一种颜色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 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7、手铃手铃是一种手摇的打击乐器由铃身、手柄和击锤三局部构成铃身是打算手摇铃发声的部件,也打算单个手摇铃的音高,一般由 铜制成手柄通常由皮制成,目前也有用塑 制作的手柄击锤由铰链固定在铃身中,可以通过调整击锤来打算手摇铃的响乐手可以 用多种方式演奏,最通常的方式是手摇,而手摇铃中的击锤会碰撞铃身而发声由于单个手摇铃仅具有特定音高,因此手摇铃一般包含干音阶成套配置8、午板..奥尔夫打击乐器中的木质类乐器亦称圆舞板敲打时发出厚实响的声响适于节奏感较强的演奏和伴奏9、方木梆子梆子,又名梆板,汉族打击乐器约在中国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梆子由两根长短等、粗细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 25 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 4 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 长 20、宽 5-6、厚 4 厘米。

戏曲四大声腔之一, 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梆子用于中国各类民族乐队,最早用于伴奏各种梆子腔而得名,常使用在强拍上,藉以增加戏剧气氛 17 世纪左右〔明末清初〕随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有河梆子、南梆 子、坠梆和秦梆之分梆子有时特指河梆子河梆子于晋陕冀豫一带的梆子腔, 用梆子戏曲和民间器乐合奏多用紫檀、红木或枣木制作两根长短、粗细同的硬木棒,瘦长的一根为圆柱形,长 25 厘米,直径 4 厘米; 短粗的一根为长方形,长 20 厘米,宽 5~6 厘米,厚 4 厘米南梆子又称广东板,广泛于南方地区, 在戏曲和民间器乐合奏中使用,也用于京剧高拨子唱腔的伴奏多以花木制作为长方形中空体,中间有一长方形音孔坠梆又称脚踏梆子,用于豫剧及河南坠子的伴奏外形如鸭蛋,梆与槌连为一体秦梆用于秦腔伴奏椭圆形,长20 厘米10、8 音红色铝板琴铝板琴为法国米斯泰尔制造最初的发音体用一系 音叉,亦称钢叉琴1886 正式命名为钢片琴〔又名铝板琴〕,实际现在的铝板琴音条和共鸣管均以铝制作铝板琴外形如小形簧风琴,声源体为属板条, 以类似钢琴的击弦机击奏、有踏板制音器掌握音响的长短,和键盘钢条琴相像,但每一钢音条下方附有共鸣管,放大音,并 使音色清楚纯洁。

钢片琴音域一般为 C?C(4),2 个半八8 色红色铝板琴是奥尔夫乐器中的音条乐器,红色的音条鲜亮、醒目,声音空灵、悠扬,诱发孩子创作的音乐欲望11、13 音箱式铝板琴..奥尔夫乐器中的音条乐器有 13 个音条,分高、中、低音三种声音具有奇颜色, 富有诗意和儿童气息12、17 盒式铝板琴原木色外盒,格外于携带奥尔夫乐器中的音条乐器,有 17 个音条,并备有几个相当于黑间的升音13、卡巴撒..是一种外国的打击乐器在干的葫芦瓜上套上一个用绳和种子织成的网,在摇摆时会发 出声音也有一些卡巴沙的网上贝壳、 木珠、瓷珠或玻璃珠,现代的网也会用尼龙绳编织而成至于在学校音乐课使用的卡巴沙, 就大多改成一个圆轮的外形,上面套上一排排的钢珠演奏卡巴沙的时候,手持着较小的一端在大腿或手掌上轻轻地拍就可以14、拨鼓拨鼓是我国传统、 古的乐器和玩具, 消灭于战国时期拨鼓的主体是一面小鼓, 两侧缀有两枚弹丸, 鼓下有柄,转动鼓柄弹丸甩动击鼓发声鼓身可以是木 的也可以是竹的,还有的、硬纸的;鼓面用羊皮、牛 皮、蛇皮或纸制成,其中以木身羊皮面的拨鼓最为典 型 早期的拨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鼓这种玩具之所以得以广泛传, 主要它的音响效果与消遣效果共同发挥作用。

如同叫卖者的叫卖声要有腔有调一样,拨鼓可奏出富于变化的响动, 能吸引留意; 造型特点又增加赏识性, 即使是货郎手上有用性的拨鼓也可避开地具有消遣颜色, 在招徕顾客时总能表达着欢快、轻松与美丽的气质15、腰铃满语西沙(Xisha)又称萨满铃是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满语称西萨于黑龙江、吉、辽宁、内蒙古等区铃体铜制,呈圆球形,直径 4 厘米~5 厘米铃的下端开有一字形出音孔,孔长 3 厘米、宽 0.5 厘米,铃内装几沙石或铁珠, 铃的上端设有圆环, 用丝弦或细皮条联三至五枚小铃,系缚于一根长约 100 厘米的圆木棍上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