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 地球的表面(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79KB
约3页
文档ID:389294156
9 地球的表面(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_第1页
1/3

苏教版(2017年)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课题9.地球的表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整体描述地表特征,能识别常见的陆地地形科学思维:能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地形主要特征探究实践:能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学会运用常见材料表现地形特征态度责任: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地形主要特征难点:能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学会运用常见材料表现地形特征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一、 导入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当然是喜马拉雅山呀!世界上最大的洋是什么洋?——当然是太平洋啊!那喜马拉雅山上怎么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掲题:这节课让我们来探索地球的表面(板书课题) 课程学习二、探索探索一:比较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1.认识地球仪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仪)2. 摸两种地球仪,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触摸政区和地形地球仪,仔细观察,交流它们的不同)3.教师总结:二者的不同:政区地球仪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块,蓝色代表海洋,其他颜色代有国家,相邻国家的颜色不同。

地形地球仪表面高低起伏,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陆地海拨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探索二: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1.教师出示图片:观察图片,说一说地球表面的地形特点2.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陆地的五种基本形态3.教师提问:地表起伏不平,你猜测海底是什么样的呢?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自身知识交流讨论,我们发现海底也是起伏不平的探索三:观察常见的几种地形,说说它们的特点1.高原:地势高,地表起伏小2.山地:地势高,地表起伏很大3.丘陵:地势中等,地表起伏不大4.平原:地势低,地表起伏小5.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地势低探索四:制作地形模型1.认识地形模型2.制作地形模型3.准备材料:纸板、旧衣服或石膏塑形布、旧报纸或泡沫塑料、丙烯颜料等4.画示意图:以线条表示地形轮廓和高低起伏,用色彩表示岩石、植被和水体,用文字注明地形名称5.进行地球模型的制作三、研讨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陆地的五种基本形态四、拓展1.播放视频:了解我国常见的几种地形2.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1)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

2)中部地形以高原为主,北方黄土高原的流水侵蚀地貌,南方云贵高原的化学侵蚀而成的喀斯特地貌3)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多是沉积而成的平原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表面情况,知道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等等,这些陆地地形各有不同的特点板书设计9.地球的表面 不同的地球仪:行政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不同的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教学反思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表面陆地地形特点先借助摸地形地球仪让学生感受地球并不是一个光滑球体,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陆地和海洋两种表现形式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陆地地形,用卡通人物提示海底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第二部分是描述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四种地形,从地势高低和起伏大小两个方面准确描述它们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教材呈现了两种立体地形模型的表现技法,学生可以参考这两种立体模型的材料和做法来设计制作自己的地形模型通过制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地形特征,培养学生设计与物化地形模型的能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