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5113.1-2005 代替SDJ249.1-1988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一部分:土建工程 主编单位: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电力出版社1 范 围本部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的开挖工程(含疏浚工程)、地基及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含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坝体接缝灌浆工程)的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本部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小型水电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 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1437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L/T 5083 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 5099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 5110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 5135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8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50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 5151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 5169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 5178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 5181 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T 5199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DL/T 5200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 DL/T 5214 水电水利工程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10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SL 47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3 总 则3.0.1 为了加强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施工过程单元工程的质量评定,特制定本部分。
3.0.2 单元工程是依据设计、施工或质量评定要求把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层、块、区、段来确定的,通常是由若干工序完成的综合体,是施工过程质量评定的基本单位3.0.3 本部分是评定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的统一尺度,包括各工序的质量标准、单元工程的质量标准以及工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质量标准3.0.4 单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二类单元工程质量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级不合格单元工程应经过处理,达到合格标准,再进行单元工程质量复评3.0.5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应具备的条件:各工序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工序验收等合格,检验资料齐全3.0.6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宜于本单元工程完工一个月内完成若因特殊情况,部分项目不能及时检查,可进行缺项暂评,但应尽快补齐缺项进行终评单元工程质量等级修正可在消除缺陷后进行,于分部工程验收前完成3.0.7 单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程序为,由施工单位自检评定,监理单位检查后确定质量等级对于重要的单元工程,监理单位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共同检查评定3.0.8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的检查点数和布置点位要求按本部分执行。
检查时,可以随机布点和由监理单位指定重点抽查相结合4 岩石边坡开挖工程 4.1 一般规定4.1.1 岩石边坡开挖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标准适用于永久暴露在外的开挖边坡4.1.2 岩石边坡开挖按DL/T5099、DL/T5135、SL47和设计要求施工4.1.3 单元工程划分按设计或施工检查验收的区、段划分,每一区、段为一个单元工程4.1.4 设计边坡轮廓面(含马道、平台)开挖应采用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方法保护层开挖应采用浅孔、密孔、少药量的分段控制爆破4.1.5 在开挖轮廓面上,残留炮孔痕迹应均匀分布4.2 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4.2.1岩石边坡开挖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见表4.2.1表4.2.1 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检测方法主控项目1开挖坡面稳定无松动岩块,对不良地质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观察检查,仪器测量及查看施工记录与地质报告2平均坡度不陡于设计坡度3保护层开挖浅孔、密孔、少药量、控制爆破一般项目1坡脚标高±20cm观察检查,仪器测量2坡面局部超欠挖±2%3半孔率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岩体>80%观察检查节理裂隙发育的岩体>50%节理裂隙极发育的岩体>20%4.3 检测数量4.3.1检测数量:总检测点数量采用横断面控制,断面间距不大于10m,各横断面沿坡面斜长方向测点间距不大于5m,且点数不少于6 个;局部突出或凹陷部位(面积在0.5m2以上者)应增设检测点。
4.4 质量评定4.4.1质量等级评定合格: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不少于7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优良: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不少于9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岩石边坡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参见附录A表A.15 岩石地基开挖工程5.1 一般规定5.1.1 岩石地基开挖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标准适用于一般岩石开挖、保护层开挖和不良地质的开挖处理,不包括混凝土浇筑前的冲洗、排水和少量碎渣、杂物的清理5.1.2 岩石地基开挖应按DL/T5135、SL47和设计要求施工5.1.3单元工程可按相应混凝土浇筑仓块划分,每一块为一个单元工程;边坡地基开挖也可按施工检查验收的区段划分,每一个验收区段为一个单元工程5.1.4 地基保护层的厚度应由爆破试验确定,若无条件试验,可采用类比法,且厚度不得小于1.5m,开挖保护层时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控制炮孔深度和装药量如减小或不留保护层,须经试验和专门论证5.1.5开挖爆破不得损害岩体的完整性,基础面应无明显爆破裂隙,必要时用声波检测5.2 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5.2.1岩石地基开挖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见表5.2.1。
表5.2.1 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项类检 查 项 目质量标准 cm 检测方法主控项目1保护层开挖浅孔、密孔、少药量、控制爆破观察检查与查看施工记录,必要时进行声波检测2建基面无松动岩块,无明显爆破裂隙3不良地质开挖处理满足设计处理要求4多组切割的不稳定岩体开挖一般项目1孔、洞(井)或洞穴的处理满足设计处理要求观察检查或查看施工记录2基坑(槽)无结构要求或无配筋预埋件等坑(槽)长或宽5m以内坑(槽)长或宽5m~10m坑(槽)长或宽10m~15m坑(槽)长或宽15m以上-10 +20-20 +30-30 +40-30 +50测量仪器、测量工具检查坑(槽)底部标高-10 +20垂直或斜面不平整度20用2m直尺检查3基坑(槽)有结构要求或有配筋预埋件等坑(槽)长或宽5m以内坑(槽)长或宽5m~10m 坑(槽)长或宽10m~15m 坑(槽)长或宽15m以上0 +100 +200 +300 +40测量仪器、测量工具检查坑(槽)底部标高0 +20垂直或斜面不平整度15用2m直尺检查4岩石地基声波检测(需要时采用)声波降低率小于10%,或达到设计要求声波值以上仪器检测注1:“-”为欠挖,“+”为超挖。
某些特殊部位,如结构设计不允许欠挖,允许超挖尺寸另行确定注2:需要立模的周边部位,其允许超挖尺寸另行确定注3:表中所列允许偏差值系指个别欠挖的突出部位(面积不大于0.5m2)的平均值和局部超挖的凹陷部位(面积不大于0.5m2)的平均值(地质原因除外)5.3 检测数量5.4.1检测数量:检测面积在200m2以内,总检测点数不少于20个;检测面积在200m2以上,总检测点数不少于30 个;局部突出或凹陷部位(面积在0.5m2以上者)应增设检测点5.4 质量评定 5.4.1质量等级评定合格: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中第1项符合质量标准,第2项或第3项中不少于7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优良: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中第1项符合质量标准,第2项或第3项中不少于9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岩石地基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参见附录A表A.26 岩石地下开挖工程6.1 一般规定6.1.1 岩石地下工程开挖应按DL/T5099、DL/T5135、SL47和设计要求施工6.1.2 单元工程划分平洞开挖工程划分:按施工检查验收的区、段或混凝土衬砌的设计分缝确定的块划分,每一个施工检查验收的区、段或一个浇筑块为一个单元工程。
竖井、斜井开挖工程划分:按施工检查验收段每5m至15m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洞室开挖工程参照平洞或竖井划分单元工程6.1.3 岩石地下工程开挖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方法施工6.1.4 岩石地下工程开挖残留炮孔痕迹痕迹应均匀分布6.2 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6.2.1岩石地下开挖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见表6.2.1表6.2.1 洞、井开挖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 cm 检测方法主控项目1开挖岩面或壁面无松动岩块、陡坎、尖角测量仪器、查看施工记录2不良地质处理符合设计要求3洞、井轴线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项目1无结构要求无配筋平洞 (径向、侧墙)-10 +20竖井(径向、侧墙)-10 +25底标高-10 +20开挖面不平整度(2m直尺)152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