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培养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3、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片断练习 4、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古诗两首》之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掌握、背诵情况 2板书课题:过故人庄 指导学生写好“过”、“庄”两字齐读课题 二、读一读 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自由练习读读准“黍shǔ”、“圃pǔ”等字音3指名读,齐读达到熟练为止) 三、悟一悟 (过渡:同学们,德国大思想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读一首好诗,就好像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 1、学生自由进行整体感悟,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2、组织学生大组交流 (预设:诗人在说:“老朋友真是热情好客!”这从“具鸡黍”、“邀我”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老朋友所住的地方太美了!”这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们相处得可真愉快!”这从“把酒”、“话桑麻”等词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很喜欢这里!”这从“待到”、“还来”等词可以体会出来……)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如 “具鸡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四、背一背 (过渡:同学们听得真用心,我想如果大诗人孟浩然听了你们的这番话,一定会视你们为知己那你们能将你们所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1、学生齐读 (过渡:同学们,你们将诗人的感受读了出来,这很好可是要想读好古诗还要注意抑扬顿挫我们来听听朗读专家是怎么读的?) 2、教师放课文录音学生根据录音,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那你们能将这首诗记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写一写 (过渡:同学们,你们真不愧是大诗人孟浩然的知己,这么快就将好朋友们的诗记了下来那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大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你们能通过你们的笔把它写下来吗?学生:能好,我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第一组的同学写第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其他组依次类推,请你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尽可能具体地写下来) 1、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结合插图练习写片断,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学生 2、每个组选一名学生读自己所写的片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将诗句中的重点词写好比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的“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老朋友一家为招待诗人,忙得热火朝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的情景写具体、写生动 3、引导学生感悟到:如果把四个人所写的内容连起来,就成了一篇改写成记叙文的《过故人庄》 六、练一练 1、回家后,将这首诗背给家长听 2、 课后,四个小组中的同学四四一组自由结合,共同修改所写的内容,然后连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过故人庄》,写在习作本上 反思: 《过故人庄》是北京版(2016)第一单元中的一首古诗。
全诗记叙了诗人孟浩然应老朋友相约,如约前往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诗人将朋友相聚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诗句记录下来,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同时也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生活风光图我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一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并根据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等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设计了这一课时的教案 这一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以下环节的教学设计应当是有效的: “新课标”关于古诗词教学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悟一悟”这个环节 我用导语将学生引入古诗内容的学习上去同学们,德国大思想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读一首好诗,就好像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这一教学环节我打破了以往古诗教学的思路,跃过了先理解诗句中的生词,再将理解后的词语连起来串讲诗句,进而理解整首古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悟古诗所描绘的意境的教学过程,而是在学生熟读古诗后,通过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
让学生自主地去整体感悟古诗当他们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用心地去和诗人进行心灵交流的时候,是不难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东西的我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不应拘泥于个别字词、诗句的深究细挖诗是言情的,只有注重学生对古诗的整体感悟,通过各种形式去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披文入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写一写”这个环节 我采用导语将学生引入感受诗的意境中来通过导语“同学们,你们真不愧是大诗人孟浩然的知己,这么快就将好朋友们的诗记了下来那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大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你们能通过你们的笔把它写下来吗?学生:能好,我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第一组的同学写第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其他组依次类推,请你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尽可能具体地写下来学生写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感悟的过程,在这里,他们尽其所能地还原了作者的生活场景,走进了诗中描绘的情景而且是学生分组合作,节省了时间,创设了高效的课堂 从整篇教学设计来看,也不难看出,学生是在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中学习的,教师只是穿针引线者,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
当然,如果我再上一次的话,我还会在指导学生读古诗时,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声调和节奏的把握,去感受古诗所表达的内容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及美好情感及时记录下来这些都应是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