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下15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课时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01KB
约4页
文档ID:383660635
六下15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课时_第1页
1/4

15古诗三首主备人孙艳君单位淇县前进小学编 号1502课 型新知探究课课 时第2课时小主人姓名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我能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我能体会作者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重难点1、能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体会作者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师生笔记☆ 知识链接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你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他们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行影不离。

不久,孟浩然要到江苏扬州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行,特地在黄鹤楼前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这就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自主学习1、我要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三遍,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有: 3、我能学会“孟、陵、鹤”的写法,有一定的记忆方法4、我能联系课文中注释,借助工具书查出诗中词语的意思黄鹤楼: 孟浩然: 之: 广陵: 故人: 西辞: 烟花: 下: 孤帆: 碧空: 尽: 唯见: 天际: 一定要及时纠正、补充以上学习中的不足哦!5、我能联系课文中注释,借助工具书,或看着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对子互查我的自学表现:☆ ☆ ☆ ☆ ☆二、合作探究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 题目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是在哪里送别孟浩然的?简单画一画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 从哪个词看出他们分别的时间?“烟花三月”,描绘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吧? 前两行诗的意思是: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望呀望呀,他在望什么呀?在唐朝胜世,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从这个“孤”字,你还知道了什么?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 (2)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3、我还能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交流时我能做到:认真倾听,积极发言4、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三、展示点拨学习程序:根据各组疑问情况,安排小组大展示,点评,教师及时追问、点拨1、展示朗读2、展示初读收获,老师适时点拨3、“孤帆一片日边来,唯见长江天际流 “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又是什么?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4、理解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四、达标检测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空  尽 ( ) ( ) 3、想一想,填一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了在 的三月,诗人 在 送好朋友 去 时与朋友 情景,表达了 4、(1)展开合理想象,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画出来2)写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画面 ☆ 拓展延伸我能读懂这首诗,并能体会这首诗的意境。

黄鹤楼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江下行李白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五、反思总结1、知识盘点 2、心得感悟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