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生物学问点总结一、 食物与摄食(1) 食物中的养分素及其作用食物中的养分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七大类a.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水虽然不能供给能量,但却是人体不行缺少的重要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进展运输b. 糖类——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糖类包括淀粉、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在大米、小麦、马铃薯等食物中含量较多,是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c. 蛋白质——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材料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材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 50%以上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d. 脂肪——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当人体内的糖类氧化分解缺乏以供给人体所必需的能量时,才会分解脂肪供给能量e. 无机盐——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养分物质食物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它们不能供给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养分物质f. 粗纤维〔食物纤维〕——促进消化食物纤维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是一类不能被消化吸取的物质,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对人体有着格外重要的作用g. 维生素——参与人体内很多重要的生理活动维生素不能供给能量,但它参与人体内很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安康关系极大。
除维生素D 外,其他维生素人体都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中获得2) 热量价动物的生命活动消耗能量,能量是由食物供给的那么,食物中是否真的含有能量? 同样质量的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也一样多吗?到底哪种物质能供给更多的能量 呢?可以用试验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展探究试验前要留意以下问题:a. 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b. 选用的食物应当是简洁燃烧的,食物种类应具有典型性,如富含糖类的、富含脂肪的、富含蛋白质成分的等,以便进展比较c. 1 毫升水每上升 1℃,需要吸取 4.2 焦的热能d. 为比较不同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对试验原料应进展必要的称量试验进展时,要留意燃烧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时的着火点,一般燃烧2 分钟~3 分钟材料会燃尽,而试管中的温度会明显上升通过试验,知道食物中蕴含能量,从而得出热量价的概念:每克养分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叫热量价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三类物质中,热量价最高的是脂肪3) 动物的摄食动物需要从食物中猎取生存所需的养分和能量各种动物猎取食物的手段各不一样, 各自具有自己特有的捕食方式和捕食器官a. 海葵——用触手来捕食b. 昆虫——取食的器官是口器蝶类的虹吸式口器;蝗虫的咀嚼式口器; 蜜蜂的嚼吸式口器; 苍蝇的舐吸式口器; 蚊的刺吸式口器。
c. 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用滤过方式获得食物d. 青蛙——用舌来捕食〔它的舌根是倒生的〕e. 啄木鸟——用喙来捕食f. 猫——用可以伸缩的钩爪和兴盛的犬齿来捕获鼠g. 蜘蛛——能织网捕虫h. 蛇——头部具有能感受红外线刺激的器官(4) 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牙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人的牙的总数为 28 颗~32 颗a. 牙的组成牙冠——牙被牙釉质所掩盖的局部,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局部牙颈——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牙根——牙被牙骨质所掩盖的局部b. 牙的分类① 从成分上分: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牙骨质——牙根的外表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富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② 按形态及功能分: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共 8 颗,其主要功能为切割食物尖牙——位于口角处,共4 颗,牙冠粗大,牙根长而粗,主要功能为穿刺和撕裂食物前磨牙——又称双尖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共8 颗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帮助尖牙撕裂食物及帮助磨牙捣碎食物磨牙——位于前磨牙之后,共 12 颗,构造简洁,作用是磨碎食物③ 按存在的时间分:乳牙——幼儿时长出的一组牙,共 20 颗,存在于诞生 6 个月左右至 6 岁左右。
恒牙——继乳牙脱落后长出的其次组牙,自6 岁左右萌出智牙——第三磨牙,于二十岁后萌出c. 牙的功能咀嚼发音和语言保持面部正常形态d. 龋齿龋齿及其形成缘由:龋齿俗称蛀牙龋齿的形成过程:牙齿上粘有糖类食物→ 微生物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蛀牙釉质〔消灭黑斑〕→破坏牙本质→牙髓腔受破坏→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苦痛龋齿的预防:饭后要漱口,准时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早晚要正确刷牙,睡前睡后清洁牙面5) 无机盐缺乏时的病症及食物来源无机盐的种类含钙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含铁的无机盐含碘的无机盐含锌的无机盐缺乏时的病症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厌食、贫血、肌无力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消灭障碍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食物来源奶类、绿叶蔬菜、豆类、虾皮等瘦肉、鱼、蛋类、豆类、猪肝血液、肝脏、瘦肉、鱼、奶类、蛋类海带、紫菜、虾、海盐等豆类、牛肉、羊肉、肝脏、花生油(6) 维生素缺乏时的病症和食物来源维生素种类 缺乏时病症 食物来源维生素A 皮肤枯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豆类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水果、蔬菜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肝脏、鸡蛋、鱼肝油(7) 食物与能量a. 食物中的七大类养分素,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粗纤维是有机物, 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
b. 其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供给能量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脂肪常作为贮存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根本物质必要时,蛋 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c. 同等质量的蛋白质与躺了氧化所释放的热量一样,而同等质量的脂肪释放的热量要比蛋白质和糖类高得多由于每种食物所含的养分成分不同,因此,它们所含的能量也不一样d. 人体每天需要摄入确定量的食物来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要,如维持体温存神经、循环、呼吸等器官系统的根本生理活动e.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能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但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f. 粗纤维虽然在人体内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但它在消化道内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排解附着于肠壁上的黏稠有害物质二、 食物的消化与吸取(1) 消化系统的组成a. 消化系统的组成:ì ì口腔咽ï ïï ïï ï食道ï ïï消化道í胃: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ï ïï ï小肠:消化道中最长的部位ï ï大肠消化系统ï ïîí ï肛门ïï ì ì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等ï ï ïï ï大消化腺í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ï ï ï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ï消化腺í îï ï ì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ï ï小消化腺íïîî ï î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b. 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腺体 唾液腺 胰腺 肠腺 肝脏 胃腺流入的部位 口腔 十二指肠 小肠 胆囊 胃消化液 唾液 胰液 肠液 胆汁 胃液(2) 食物的消化与吸取a. 消化及其类型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
消化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物理消化只转变食物的外形和大小,但不转变食物的分子构造;化学消化转变了食物的分子构造如胃壁肌肉层的收缩导致胃的蠕动,有利于食物的物理消化b. 三大养分物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食物的七大类养分物质中,有三类物质即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取;有三类物质即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取,其消化后的最终产物分别是氨基酸、葡萄糖和甘油与脂肪酸;而食物纤维是不能被消化的c. 吸取以及消化、吸取的主要部位当食物消化后,养分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做吸取消化、吸取主要在小肠内完成d. 小肠与消化、吸取相适应的形态构造特点与消化相适应的特点:肝脏、胰腺、肠腺等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小肠、食物主要在小肠内消化与吸取相适应的特点:小肠长;小肠内外表有环状皱襞;环状皱襞上有小肠绒毛;每根小肠绒毛内都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外表积,加快了养分物质的吸取3) 酶a. 酶的概念b. 酶的作用特点c. 酶缺乏或缺乏,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消灭疾病,如白化病d. 活动——争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试验试验成败关键有四条:一条:制备的淀粉糨糊〔将淀粉制成糨糊后很均匀,有利于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混合,充分分解〕必需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否则唾液中的淀粉酶会被高温破坏而失去活性。
二条:在取唾液前,必需漱净口切忌从咽喉处吐取黏液,由于这里的黏液不是唾液三条:试验过程中,确定要在 37℃恒温的水浴中进展,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影响试验结果四条:加碘液前,要先将试管冷却后再滴加碘液,温度过高会使碘液中的碘升华,影响试验效果所以在这个试验中,温度的把握是关键所在4) 养分物质的消化与吸取a. 养分物质的消化与吸取图解:b. 养分物质的消化吸取过程:ì淀粉 ¾唾¾液¾、肠¾液¾、胰¾¾液® 麦芽糖 ¾肠¾液¾、胰¾¾液® 葡萄糖üïï消化吸取过程í蛋白质¾胃¾液¾、肠¾液¾、胰¾¾液®多肽 ¾肠¾¾液® 氨基酸ïý ¾进¾¾入® 毛细血管ïþïî脂肪 ¾胆¾¾汁® 脂肪微粒 ¾肠¾液¾、胰¾¾液® 甘油+ 脂肪酸 ¾进¾¾入® 毛细淋巴管(5) 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影响酶催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温度、pH 等,只有在适宜的温度、pH 等条件下,淀粉酶才能使淀粉快速水解以下活动仅供参考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a. 假设 pH 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过酸或过碱的环境都会影响酶的催化效率b. 制订试验打算:①取 3 支干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按下表中序号1 至 5 的要求操作。
②振荡这 3 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3 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入 37℃的温水中,保温10 分钟③取出试管,冷却,向3 支试管分别滴加 2 滴碘液,观看3 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④记录和分析试验结果序号工程试管1231注入颖的淀粉酶溶液1 毫升1 毫升1 毫升2注入蒸馏水1 毫升——3注入氢氧化钠溶液—1 毫升—4注入盐酸——1 毫升5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毫升2 毫升2 毫升c. 争论:①试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选择 37℃恒温?〔人体内的酶在正常体温条件下催化效率最高〕②该试验能不能依据表格中序号1、5、2、3、4 的步骤操作? 为什么?〔不能,由于在注入氢氧化钠和盐酸之前淀粉可能已被分解,导致3 支试管中溶液加碘后均不变蓝〕③依据试验结果,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pH 的影响〕三、 体内物质的运输(1) 血液a. 血量血量: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血型:人体血型可分为A 型、B 型、AB 型和O 型输血:坚持输血同型血原则献血:成年人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