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家纵论一堂好课的标准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50KB
约2页
文档ID:380117877
专家纵论一堂好课的标准_第1页
1/2

专家纵论一堂好课的标准一、巢宗祺教授提出好课必须具备四点1.这节课本身有意义;2.这节课有效、真实;3.师生情绪饱满;4.师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现二、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好课必须具备“五实”1.有意义的课 ——扎实2.有效率的课 ——充实3.生成性的课——丰实4.常态性的课——平实5.有待完善的课——真实三、孙元清从教研的角度提出好课必须具备“五有”1.有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2.有质——回归学生3.有度——活动量、思维量、节奏、负担等调节适度4.有变——预设性、生成性、机智应变5.有神——敢质疑、敢批判、敢创新四、朱永新教授提出好课必须具备“六度”1.参与度: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2.亲和度:主客体之间、教学环节之间3.自由度:时空上、学习面貌、训练中4.整合度:三维目标整合,教学方法、手段与目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5.练习度:有动口、动手、动脑的全方位训练、体现学以致用意识、练习题6.延展度:时间上、内容上、教学生成上、学生发展上五、盛群力教授提出好课必须具备以下“六项”1.80%的学生达到80%的具体目标;2.任务定位准确、目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交待;3.目标、策略(方法)、练习与测试对应匹配;4.了解学生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经验;5.学生参与度大,师生/生生交往力度强,学生在课堂里有心理安全感及心理自由感;6.课的结构合理完整,进程有序。

六、白智才的观点一堂好课要有“三度”1.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预设性目标、生成性目标)2.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思维过程、思维量、思维度)3.情感内化的深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