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 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7607482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 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 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 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 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 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能力训练一化学与传统文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共12个小题,110小题,每题8分,1112小题,每题10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天津静海一中高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发生了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一定是化学变化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O2与O3的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A.B.C.D.答案:B解析: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NaCl固体

2、溶于水,破坏离子键,但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蒸气变成水,故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无水硫酸铜为白色,CuSO45H2O为蓝色,CuSO4CuSO45H2O为化学变化,故正确;此方法是渗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16O与18O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原子核发生改变,不属于化学变化,但O2转化成O3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综上所述,B项正确。2.(2018全国)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

3、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电器起火,因为水溶液可导电,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电器起火,A项错误。3.下列各项中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ABCD纯净物纯硫酸冰醋酸水玻璃胆矾混合物水煤气福尔马林冰水混合物漂白粉弱电解质氨水氟化氢氨水非电解质干冰乙醇三氧化硫氯气答案:B解析:氨水是混合物,A错误。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只含H2O一种分子,是纯净物,C错误。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4.(201

4、9福建六校高三联考)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氮气的结构式为NNB.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的形成过程为H+BrH+Br-C.CO2的比例模型:D.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D解析:氮气的结构式为NN,A项错误;溴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的形成过程为H+BrHBr,B项错误;原子半径r(C)r(O),不能表示CO2的比例模型,C项错误;14C的原子序数是6,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项正确。5.(2019天津耀华中学高三质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酚醛树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C.石油的分馏所得的馏分一定都是纯净物D.

5、利用渗析原理,用半透膜和蒸馏水可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答案:C解析: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酚醛树脂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B项正确;石油的分馏所得的馏分仍是混合物,C项错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能透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和蒸馏水可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D项正确。6.(2019甘肃静宁高三模拟)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这种做法的化学原因是()A.胶体的电泳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胶体的聚

6、沉答案:D解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其胶体粒子带电荷,“往伤口上撒盐”会使血液发生聚沉,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7.(2019安徽合肥高三调研)下列有关原子、分子或物质所对应的表示式正确的是()A.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氯化钠电子式为NaClC.水分子结构式为D.乙炔分子比例模型为答案:C解析:氯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总数都是17,所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项错误;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Na+Cl-,B项错误;水分子结构式为,C项正确;D项为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错误。8.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

7、”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A.CuSO45H2OB.FeSO47H2OC.KAl(SO4)212H2OD.Fe2(SO4)39H2O答案:B解析:FeSO47H2O俗名绿矾,为浅绿色,灼烧后生成红棕色的Fe2O3,而CuSO45H2O为蓝色,KAl(SO4)212H2O为无色,Fe2(SO4)39H2O为黄色。9.(2018全国)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

8、去除餐具上的油污,A项正确;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产生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项正确;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C项正确;碳酸钡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钡易溶于水,电离出的Ba2+有毒,D项错误。10.(2019石家庄高三月考)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127I和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C.硫酸铜、二氧化硫都是电解质D.盐酸、王水都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分馏是利用液态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汽化、液化而分离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而干馏是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127I和131I核

9、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不是同素异形体,B项错误;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其导电的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H2SO3,H2SO3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项错误;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王水是由硝酸和盐酸混合而成的混合物,D项正确。1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前者则没有答案:D解析:判断A项的正误时

10、,需要理解胶体粒子可能带电(因胶体粒子具有吸附性,吸附带电粒子),而胶体本身不带电(分散系中所有带电粒子所带正负电荷抵消,不带电)的含义,A项错误。判断B项的正误时,首先需要明确胶体一般是由多种分散质微粒扩散到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如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得的Fe(OH)3胶体中,实际上既有Fe(OH)3胶体粒子,也有氯离子、铁离子等溶质离子,在电场作用下,Fe(OH)3胶体粒子和铁离子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氯离子带负电荷则向阳极移动;对于非电解质的水溶液,溶质粒子不带电荷,不会向电极移动,如蔗糖溶液,B项错误。判断C项是否正确,需要了解微观粒子热运动的特点(无规则自由移动),无论是

11、溶质粒子还是胶体粒子,都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C项错误。判断D项的正误时,需要明确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性质上的区别之一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而胶体有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NaH2PO2是正盐可推知H3PO2是一元酸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D.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答案:A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的混合气体,由氧元素组成,但属于混合物,B项错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C项错误;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也可能不与碱反应,如CO与酸、碱都不反应,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生物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