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1491855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兰合作组织 2023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题分值:100 分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2 题,每题 2 分,共 6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在良渚博物院参观时,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 大量的稻谷遗存B. 古城的规划布局C. 薄如蛋壳的黑陶D. 独特的用玉礼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薄如蛋

2、壳的黑陶是位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与良渚文化无关,在良渚博物院中不可能看到,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良渚文化位于长江流域,已经种植水稻,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良渚文化初步具备了国家的形态,出现了规整的城市布局,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良渚文化遗存有精美的玉器,有独特的用玉礼制,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 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由此可知( )A. 启继禹位事实存疑B. 史书文献缺乏实证C. 史料矛盾均不可信D. 历史论证需要慎重【答案】D【解析】【

3、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周时期的中国。根据题意可知,史记夏本纪中记载是益将帝位让给了帝禹的儿子启;而战国策燕策一中的记载是启和他的同党从益的手中夺取了帝位。两种史书的记载存在差异,说明历史论证需要深重,D项正确;两种史书的记载都说明最后是启继承了禹的地位,启继承禹的地位的事实不存疑,排除A项;材料记载是对启继承禹帝位的方式存疑,并不是强调史书文献缺乏实证,排除B项;史料记载存在相互矛盾的内容,说明历史论证需要慎重,而不是均不可信,排除C项。故选D项。3.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

4、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其中,“商朝的书面语”绝大部分出现在( )A. 陶器B. 龟甲、兽骨C. 玉器D. 青铜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商朝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商代的书面语指的是商代的官方文字,商代的官方文字是甲骨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面,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B项正确;陶器、玉器、青铜器都不是商朝书写文字的载体,排除A、C、D项。故选B项。4. (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

5、藩。”这表明( )A. 国家制度受宗法关系影响B. 以分封制垂直管理地方C.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D. 早期国家形成集权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及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体现了国家制度受到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关系的影响,A项正确;分封制是一种间接管理地方的制度,并非垂直管理,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是秦朝,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6、,没有形成集权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5. 战国中期,“他”在社会长期战乱、民不聊生、天下盼望统一的形势下,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有学者认为“他”的思想主张是一个整体,有自己的内在结构和联系并制作了下图。据此判断,“他”是( )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期(中国)。根据材料“民贵君轻”、“性善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和性善论,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B项正确;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荀子主张性恶论

7、,排除C项;韩非子生活于战国末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故选B项。6. 秦王嬴政曾因韩国水工游说修建某水利工程,发觉这是阴谋后下令驱逐他国客卿,李斯为此上谏逐客书劝阻。该水利工程位于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命郑国在关中地区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即,B项正确;是巴蜀地区的都江堰,排除A项;是魏国的引漳十二渠,排除C项;位于淮河地区的芍陂,排除D项。故选B项。7. 秦确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琅琊刻石记:“器械一量,

8、同书文字”。秦简工律又载:“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这一举措旨在( )A 巩固国家统一B. 统一制作规范C. 整顿社会风俗D. 提高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材料“秦确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正是秦朝巩固统一在经济上的措施,A项正确;统一度量衡的制作规范是巩固统一的方式,并非目的,排除B项;统一度量衡是在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方式,与整顿社会风俗和行政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项。故选A项。8.

9、汉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提出了“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汉景帝时,晁错上削薄策,主张削夺王国封地。此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在于( )A. 平定七国之乱B. 郡国并行制C. 设置刺史D. 颁布推恩令【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主张削夺王国封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促进王国问题最终解决,D项正确;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王国问题并未最终解决,排除A项

10、;郡国并行制属于原因,而不是解决王国问题的关键,排除B项;汉武帝时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并不是针对王国问题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9. 如图所示是余姚博物馆展示的颁布于中华民国廿五年(1936 年)的“官盐”营业招牌,顶部为“两浙盐运使”,左下角为“号开设慈溪丈亭久兴”。这种经济现象最早在全国推行是在( ) A. 战国B. 秦代C. 西汉D. 东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官盐营业招牌,顶部为两浙盐运使,左下角为号开设慈溪丈亭久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盐

11、铁官营的政策,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C项正确;战国时期并未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排除A项;秦代没有在全国推广盐铁官营,汉武帝时期开始在全国推广,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已经在全国推广盐铁官营,时间上早于东汉,排除D项。故选C项。10.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之间的重要通道,敦煌在长安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汉代的敦煌郡位于下图的( )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敦,大也;煌,盛也

12、.汉代的敦煌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收回河西走廊,从东向西分别设置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和敦煌郡,根据地图信息,敦煌郡在处,B项正确;为西域都护府,排除A项;为长安,排除C项;为九原郡,且不在河西走廊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陶瓷、丝织、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 大量的人口南迁 优越的自然条件 北方多次统一 相对和平的环境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13、同时南方本来就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几次短暂的统一没有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12. 唐代诗人孟郊和白居易曾经即兴作诗如下图。这反映了( ) A. 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参与政权B. 九品中正制维护了士族的特权C. 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 科举制剥夺和限制了贵族特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诗人描写了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当官的情景,反映了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

14、参与政权,A项正确。唐朝时实行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已经被废除,排除B项;材料只描述了科举考试录取的场景,无法得知科举制的影响,排除C项;唐朝时期贵族还具有一定的特权,排除D项。故选A项。13. (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征税)。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而均征之。由此推之( )A. 租庸调制难以保证财政收入B. 社会成员身份已趋于平等C. 政府调控经济同时开辟税源D. 资产已作为征税主要依据【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

15、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征税)”可知,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为继,国家财政收入难以保证,唐朝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A项正确;唐朝社会仍然存在等级差别,身份已趋于平等说法错误,排除B项;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并不是开辟税源,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两税法的内容,无法说明资产已作为征税主要依据,排除D项。故选A项。14. 长安是唐代各民族的大都会和国际性大都会。下图所示与长安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B. 张骞出使西域C. 玄奘西行取经D. 郑和下西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取经,在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