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和其检测教育课件

上传人:重生1****23 文档编号:367468858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面粗糙度和其检测教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表面粗糙度和其检测教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表面粗糙度和其检测教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表面粗糙度和其检测教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表面粗糙度和其检测教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面粗糙度和其检测教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面粗糙度和其检测教育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面粗糙度和其检测表面粗糙度和其检测PPTPPT讲座讲座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l1 概述l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l3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4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l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第一节 概述l经过加工所获得的零件表面,总会存在几何形状误差。几何形状误差分为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形位公差)、表面波纹度(波度)和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三类。l目前,通常是按波距的大小来划分的。波距小于1mm的属于表面粗糙度,波距在110mm的属于表面波度,波距大于10mm的属于形状误差。第一节 概述l表面粗糙度(Roughness)是表征零件表面在加工后形成的由较小间距的峰谷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表面粗糙

2、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第一节 概述l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大小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直接影响:l对摩擦和磨损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大-磨损大-寿 命低l对配合性质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l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疲劳强度越低l对接触刚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接触刚度越低l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粗糙的表面易造成表面锈蚀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l在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时,要确定取样长度、评定长度、中线和评定参数。2.1 基本术语l1、取样长度lrl取样长度是在测量表面粗糙度时所取的一段与轮廓总的走向一致的长度。规定和选择这段长度是为了限制和减弱表面波纹度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响,表面越

3、粗糙,取样长度应越大。取样长度范围内至少包含五个以上的轮廓峰和谷。国家标准规定的取样长度lr见表。2.1 基本术语l2、评定长度lnl评定长度是指评定表面粗糙度所需的一段长度,它可包括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2.1 基本术语l2、评定长度lnl由于被测表面上各处的表面粗糙度不一定很均匀,在一个取样长度上往往不能合理地反映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所以需要在几个取样长度上分别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国家标准推荐ln=5lr。对均匀性好的表面,可选ln5lr。2.1 基本术语l3、中线l中线是指用以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的给定的线。中线有以下两种:l(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是指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

4、基准线,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线上各点的纵坐标值Z(x)的平方和为最小。l(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是指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在取样长度内与轮廓走向一致并划分实际轮廓为上下两部分,且使上下两部分的面积相等的基准线。2.1 基本术语l3、中线l最小二乘中线符合最小二乘原则,从理论上讲是理想得基准线,但在轮廓图形上确定最小二乘中线的位置比较困难,而算术平均中线与最小二乘中线的差别很小,故通常用算术平均中线来代替最小二乘中线,用目测估计来确定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当轮廓很不规则时,算术平均中线不是唯一的中线。2.2 评定参数l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有幅度参数、间距参数、混合参数以及曲线和相关参数等。2.2 评

5、定参数l1、轮廓的幅度参数l(1)轮廓的算术平均误差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l测得的Ra值越大,则表面越粗糙。Ra参数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一般用电动轮廓仪进行测量,因此是普遍采用的评定参数。2.2 评定参数l1、轮廓的幅度参数l(2)轮廓的最大高度Rz-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Zp和最大轮廓谷深Zv之和的高度。lRz=Zp+Zv2.2 评定参数l2、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l轮廓单元是轮廓峰与轮廓谷的组合。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宽度Xs的平均值。RSm是评定轮廓的间距参数,其值愈小,表示轮廓表面愈细密,密封

6、性愈好。2.2 评定参数l3、轮廓的支承长度率Rmr(c)l轮廓的支承长度率是指在给定水平位置c上的轮廓实体材料长度Ml(c)与评定长度的比率。2.2 评定参数l3、轮廓的支承长度率Rmr(c)lRmr(c)值对应于不同的c值,c值可用微米或c值与Rz值的百分比表示。lRmr(c)是评定轮廓的曲线和相关参数,当c一定时,Rmr(c)值愈大,则支承能力和耐磨性更好。2.3 评定参数的数值规定2.3 评定参数的数值规定2.3 评定参数的数值规定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1、表面粗糙度符号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2、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其标注l一般情况下,只注出表面一般情况下,只注出

7、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代号及其粗糙度评定参数代号及其允许值即可。如对零件表允许值即可。如对零件表面功能有特殊要求时,则面功能有特殊要求时,则还应注出表面特征的其它还应注出表面特征的其它规定,如取样长度、加工规定,如取样长度、加工纹理方向、加工方法等。纹理方向、加工方法等。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3、标注示例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3、标注示例lRa只标数值,本身符号不标。Rz除标数值外,还需在数值前标出相应的符号,在一个符号上可同时标出两个参数值。l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得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要求在表面

8、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3、标注示例l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如图所示。表面粗糙度代号一般标注于轮廓线处,但也可标注于尺寸界线或其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应从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3、标注示例l图(a)表示表面粗糙度代号在不同位置的表面上的标注方法;图(b)是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示例。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符号、代号可以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3、标注示例零件上零

9、件上光滑过渡光滑过渡的各表的各表面具有相同粗糙度要求面具有相同粗糙度要求时的注法时的注法具有相同粗糙度要求的两具有相同粗糙度要求的两平面,用细实线相连时只平面,用细实线相连时只注一次注一次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3、标注示例螺纹的表面粗糙度代号注写在尺寸线或尺寸引出线上螺纹的表面粗糙度代号注写在尺寸线或尺寸引出线上在指定长度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如值在指定长度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如值0.80.8)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3、标注示例齿轮轮齿的表面粗糙度代号注写在分度线上齿轮轮齿的表面粗糙度代号注写在分度线上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3、标注示例键槽的表面粗糙度代号的注法键

10、槽的表面粗糙度代号的注法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l3、标注示例表面经特殊处理时表面经特殊处理时表面粗糙度的代号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的注法的注法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l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主要包括评定参数的选择和参数值的选择。l1、评定参数的选择l国家标准规定,轮廓的幅度参数(如Ra或Rz)是必须标注的参数,而其它参数(如RSm、Rmr(c)是附加参数。一般情况下选择Ra或Rz就可以满足要求。l1)对有特殊要求的少数零件的重要表面(如要求喷涂均匀、涂层有较好的附着性和光泽表面)需要控制RSm数值。l2)对于有较高支撑刚度和耐磨性的表面,应规定Rmr(c)参数。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l如无特殊

11、要求,一般仅选用幅度参数 l1)在Ra=0.0256.3范围内,优先选用Ra。表面过于粗糙或太光滑时,多采用Rz。l2)当表面不允许出现较深加工痕迹,防止应力过于集中,要求保证零件的抗疲劳强度和密封性时,需选Rz。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l2、评定参数值的选择l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的选择,不但与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关,还与零件的制造及经济性有关。l选用的原则: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的前提下,评定参数的允许值尽可能大(除Rmr(c)外),以减小加工困难,降低生产成本。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l2、评定参数值的选择l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通常采用类比法。具体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l(1)在同一零件上工作表

12、面比非工作表面粗糙度值小。l(2)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滚动摩擦表面比滑动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小。l(3)运动速度高、单位面积压力大、受交变载荷的零件表面,以及最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如沟槽、园角、台肩等),表面粗糙度值均应小些。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l2、评定参数值的选择l(4)配合要求高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值应小些。l(5)对防腐性能、密封性能要求高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值应小些。l(6)配合零件表面的粗糙度与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应协调。一般应符合: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轴的粗糙度值小于孔。l(7)还需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和要求。第五节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l常用的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l比较法

13、l光切法l干涉法l针描法第五节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l1、比较法l将被测表面与粗糙度标准样板相比较,通过视觉,触感或其它方法进行比较后,对被测表面的粗糙度作出评定的方法。l用比较法评定表面粗糙度虽然不能精确地得出被测表面的粗糙度的数值,但由于器具简单,使用方便且能满足一般生产要求,故常用于生产现场。第五节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l1、比较法第五节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l2、光切法l利用“光切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光切显微镜又称双管显微镜。l光切法一般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的RZ参数,参数的测量范围依仪器的型号不同而有所差异。第五节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l3、干涉法l利用光波干涉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主要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的Rz值,可以测到较小的参数值,通常测量范围0.031m。常用的测量仪器是干涉显微镜。RzRz连续变焦体视显微镜连续变焦体视显微镜第五节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l4、针描法l触针法又称感触法,实验室是利用金刚石针尖与被测表面相接触,当针尖以一定的速度沿着被测表面移动时,被测量表面的微观不平将使指针在垂直于表面轮廓方向产生上下移动,将这种上下移动转换为电量并加以处理。人们可对记录装置记录得到的实际轮廓图进行分析计算,或直接从仪器的指示仪表中获得参数值。l采用针描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叫电动轮廓仪,它可以直接指示值Ra,也可经放大器记录出图形,作为Rz等多种参数的评定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