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考生注意】L本场考试时间1 5 0分钟试 卷 满 分1 5 0分试 卷 共8页,答题纸共2页2 .所有作答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3.用2 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水笔作答非选择题一、积累应用(1 0 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尽养麦青青姜 夔 扬州慢)(2)叶上初阳干宿雨,,作者 苏幕遮)(3)苏 轼 在 江城子表 达“和妻子死别多年却深情依旧”意思的原句是2.按要求选择5分)(1)下面是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A.男生寝室昨晚熄灯后聊天,希望你们既往不咎,改正错误B.小刘同学尽管早晨迟到,但原因是他帮助邻居,值得见谅C.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D.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尽管提出,我定会鼎力相助2)“海量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因为在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错误,制造了不少文化垃圾,甚至对整个国家的文艺生态健康造成了损害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上面这段文字之后最不可能写的内容是(兀(3分)A.网络文艺作品对文艺生态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B.网络文艺作品满足文化需求的意义C.文艺评论对于文艺创作的作用D.文艺评论应遵守的标准【答案】1.(5 分)(1)过春风十里(1分)(2)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1分)周 邦 彦(1分)(3)卜年生死两茫茫,(1分)不思量,自难忘1分)2.(1)C(2 分)(2)B.(3 分)【解析】1.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H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如 清”“彦”等2.(1)本题考查说话的得体性A中“既往不咎”指对别人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句中用于称学生针对自身的过错,用错对象;B中“见谅”是请求别人原谅自己的谦辞句中用于称原谅别人,用错对象:C中“可喜可贺”,意思是值得庆贺句中用于老师表扬大家取得好成1绩,表达得体;D中“鼎力相助”是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句中用于称对别人的帮助,用错对象所以本题选C2)本题考查段意内容理解及写作思路。
本段文字主要在讲网络文艺作品造成的不利影响,那么A选项可以出现在这段文字之后,属于继续讲不利影响;C选项和D选项都围绕文艺评论展开,因为本段文字最后在说文艺评论,所以也可以,但B选项网络文艺作品满足文化需求的意义,我们从上述文字中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B选项应该在上文出现,所以这题选B二、阅 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 6分)传统即创造:不只是一种艺术观 有“日本的毕加索”之称的冈本太郎,于1 9 5 6年 出 版 的 传统即创造,依然大有可借鉴之处他谈的是艺术,实则可以扩展至文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冈本太郎在此书序言里说:“人世间没有比似是而非更 笄 的东西,传统主义对传统的误读同样无人能及这句话一定会引起很多共鸣吧?我们已然看到太多太多对传统文化的似是而非的误读这似乎是一种常态传统之所以为传统,不仅在于它与世世代代的男男女女的生活密切相关,更在于它与我们的当下的生活的相关性一方面,只有结合在当下的生活之中,才是活生生的传统另一方面,“决心从这里出发“,冈本太郎说,“这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不是让我们的生活回归传统,而是让我们的传统在生活中发挥作用总有人想要诱引文艺青年们(以及中老年们)在各种意义上、以各种方式去寻找“诗和远方”、“生活在别处”,多亏了我们的传统从小教育我们,要安住于当下,要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去理会各种故事、修辞、话语系统、形而上学的有意无意的蒙昧和欺骗。
再者,正确理解 现在 是一切的先决条件”,当然,也是正确理解传统的先决条件现在”是我们驻足其中的河流,时刻都在变化之中因此,很多事情只能在尚未达到充分理解和准备的情况下就动手做起来如此说来,所谓创造,就是正好做对了所谓传统的形成和传承,就是这样一个反复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传统要靠我们的双手焕发光彩,在此刻创造新的价值传统就是这样坚强地传承下来的在艺术中,重复会给人带来某种特殊的趣味,但是,要有新的意义,才会让人觉得重复是有必要的而这样的重复,实际上带有创造的成分传统的礼仪、习俗,免不了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中加加减减,而变或不变的根据无非是现在的人们感觉是否适宜、方便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传统会在这样的创造中逐渐失落,因为所有的创造都离不开向传统学习冈本太郎甚至说:“我一贯认为,传统 一词极具革命色彩一旦冲破陈旧的形骸,那些陈腐内容人类的生命力与潜能就会绚烂地绽放、铺展开来生命的激情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的力量不可估量然而,生命的激情是盲目的,狼奔豕突,需要指引和安顿,作为由此而来的结果之一,人类创造了文化传统既包含着生命激情的绽放和铺展,又包含着对它的指引和安顿等到时过境迁,又要改变绽放和安顿的形式,形成新的传统。
而在新的传统中,同样的,“唯有强健而全面的生命激情,才能成为新传统的证明”看来,一说到传统文化,立即构想一派安宁祥和的状态,这或许是一种偏见冈本太郎在讨论日本的庭园设计时,集 中 于“矛盾的技术”:“艺术中隐藏着根源性的矛盾矛盾元素的对立是艺术的本质,也是艺术最根本的组成元素至于庭园,“本质课题”或者说实质性矛盾在于自然与反自然他并不迷恋人人都会念叨的“回归自然”,而是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强调庭园是一种人工的创造,“在划清界限的那一刻,自然成为真正的自然,人工成为真正的人工;实成为真正的实,虚成为真正的虚两个对立的极端高度紧张,相互作用,迸发出激烈的火花在他看来,照搬照抄自然,不可能打造出感人的作品,“要从自然中汲取精华,再反过来用它们挑战自然”传统即创造,意味着要在艺术中,在生活中,以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的传统显然,这不是让人沉迷于消费,把消费的狂欢当作节日、当作新的传统3.第段中加点的 非 具体是指 o (2分)24.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A.冈本太郎的 传统即创造体现了毕加索的立体画派精神B.米 兰 昆德拉的 生活在别处诱引我们脱离当下的生活C.充满创造的重复不会让人感到累赘简单反而富有特殊的趣味。
D.现在的“双1 1”“双1 2”全民消费狂欢逐渐成为旧传统5.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2分)A.传统主义和传统文化是彼此矛盾的两个方面B.所谓传统就是传统的东西仍在我们当下行走C.所谓传统就是依靠生命的激情摧毁一切过去D.说传统文化是一派安宁祥和的状态是种偏见6.这是一篇对冈本太郎 传统即创造的书评请概括这篇书评的评述思路5分)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叶在阅读 论语下面一段文字时产生了疑惑:难道宰我说的不对吗?父母死,守孝三年不是时间太长吗?为什么孔子要斥他“不仁”呢?放在现在,不为父母守孝三年,而在清明节祭奠父母,甚至网上祭扫不也是可以的吗?请结合上文观点,向小叶谈谈你的看法4分)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日:“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注】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
期:音jT ,一年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答案】3.传统主义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好像正确(1分)实际上是严重误读(1分)4 .C5.B (3 分)/A (2 分)6.答案示例:本文标题“传统即创造:不只是一种艺术观”就是论点全文围绕这一论点评述,大致思路是:(1)一开头就呼应标题亮明自己的观点肯定冈本太郎 传统即创造一书的观点并且说他谈的是艺术,实则可以扩展至文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1分)(2)接着针对传统主义对传统的误读,指出传统与当下生活的相关性,(1分)(3)然后进一步分析传统和“现在”的关系,继承与创造的关系强调对传统必须继承但3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传统的不断创造)(1分)(4)再后强调只有经过指引与安顿的生命激情,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传统1分)(或:时传统的创造让生命充满激情,但生命的激情是需要指引和安顿的5)最后得出结论:传统即创造,意味着要在艺术中、生活中创造新的传统,呼应观点1分)评分说明:本文思路和表述都不是非常简洁和清晰,上述答案仅供参考建议:能按顺序分别概括出段落的主要意思的都可以得1分写出一点给1分7.(4分)答案示例:(1)上文的观点是传统即创造。
1分)/(2)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今天的社会中,传统可以根据今天的情况做一定改变1分)(3)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代的传统,但在今天的社会中可以做一定改变,比如说在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到父母坟前祭扫,甚至可以在网上祭扫这并不是说对父母不孝,孝在心中,不一定非要遵照古代约定俗成的形式1分)孔子之所以斥宰我“不仁”,是从当时的情况和孔子自身的立场考虑的,在他看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子女也要为死去的父母守孝三年,仁者,亲也,这 是“仁”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分)(评分说明: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违背上文的观点也不一定很死地按点给分一般的思路和主要内容是:“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继 承 发 扬“孝”的精神是必须的:但是不是简单地继承“孝”的形式;当然,“孝”需要一些仪式感、庄重感,但必须杜绝繁文缗节,杜绝严重影响正常的个人生活甚至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社会秩序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创新,“孝”文化才能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广大解析】3.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非”本义容易理解,即“不对”、”错 误:”人世间没有比似 是 而 非 更 非 的 东 西,传统主义对传统的误读同样无人能及。
后 面 一 句“传统主义对传统的误读”就是对上面一句的具体说明,接下来一句“太多太多对传统文化的似是而非的误读”是对上面一句的进一步解释,也就是“传统主义对传统的似是而非的误读”所以如果答案中写“似是而非”相当于没有解释,这里需要把“似是而非”意思解释出来,所以主语 是“传统主义对传统的解读”,谓 语 是“看似正确,实际错误”4.A选项与本文无关,本文论证围绕“传统即创造”展开,开头以作者被誉为“I I本的毕加索”作为引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与画派精神无关B选项也与本文无关,米兰昆德拉的 生活在别处研究人性的崇高与邪恶,透视人身上最黑暗最深刻的激情,揭示它可能导致的悲剧,并 非“诱引我们脱离当下的生活”C选项正确,“充满创造的重复不会让人感到累赘简单反而富有特殊的趣味”是本文的分论点之一D选项不正确,“现 在 的“双11”“双12”全民消费狂欢逐渐成为旧传统”和本文的观点相背,本 文 原 意“不是让人沉迷于消费,把消费的狂欢当作节日、当作新的传统”,而是让人用双手创造生活,创造传统5.A选项不完全正确,“传统主义”对“传统文化”有误读,有偏见,但并非完全矛盾回答此项得2分B选项正确,文 中 说“传统是活生生的”,“是与我们的当下相关”,所 以“所谓传统就是传统的东西仍在我们当下行走”,意思相符。
C选项与文意不符,文 中 说“传统既包含着生命激情的绽放和铺展,又包含着对它的指引和安顿”,“唯有强健而全面的生命激情,才能成为新传统的证明”所以,传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