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大象版(河南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

上传人:百*** 文档编号:363443362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23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新大象版(河南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2023新大象版(河南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2023新大象版(河南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2023新大象版(河南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2023新大象版(河南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新大象版(河南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大象版(河南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水滑梯的秘密 课题:水滑梯的秘密 备课时间:教材来源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大象出版社内容来源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主题主题水滑梯的秘密课时课时2授课对象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设计者课程标准的要求侧重培养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这两个科学要素。教材分析水滑梯的秘密 是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准备单元,本单元内容只有一课,没有具体的科学知识目标,侧重培养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这两个科学探究要素。在本课中,学生将经历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但又有所侧重,就是在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两个步骤上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逐渐形成科学的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方法。目 标 确 定的依据目 标 确

2、 定的依据学情分析学生对滑梯比较熟悉,也容易理解影响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远近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科学观念: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科学思维: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探究实践:探究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4)态度责任: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评价任务评价任务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能说出科学知识在日常中的应用。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处理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PPT

3、 出示教材上水滑梯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玩过水滑梯吗?有两位小朋友玩水滑梯的时候,发现他们从水滑梯上滑下来以后在水面上的滑行距离不一样,对此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生:我想知道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它们有着怎样的关系。情景引入,引发学生思考。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初步的猜想吗?生 1:我觉得和他们的体重有关,重的人滑行距离会比较长,轻的人会比较短。生 2:我认为可能与下滑点的高度有关,下滑点高的滑行距离长,下滑点低的滑行距离短。生 3:师:看来同学们的假设各不相同。那么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以及物体下滑点高度这几个因素是否有关?它们之间是否有你们所说的关系?让我们借助实验

4、来证实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问题提出假设。环节二:猜想假设环节三:制订计划师:在获取数据之前,我们要先制订好探究计划。请同学们先进行小组讨论:需要什么材料?怎样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可能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学生组内讨论后汇报)生 1:需要斜面、小车、皮尺这三个材料。生 2:斜面固定在桌子上,坡度不变,让小车分别从不同的高度(3 厘米、6 厘米、9 厘米)滑下。测量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每个高度重复实验 3 次。师:根据设计的方案,请你说明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就证实了我们的假设。生:我预测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的下滑点下滑,在地面滑行的距离会有长、中、短的数 据,这样就能说明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

5、离学生组内讨论后汇报。与物体下滑点高度是有关系的。师:实验中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要注意保持斜面与桌面接触位置和坡度不变。在探究下滑点高度与在地面滑行距 离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用直尺分别量出距离地面高度为 9 厘米、6 厘米和 3 厘米的地方,做好标记。再让小车分别从这三个高度滑下。在同一条件下,每次的测量结果会有一定的差 别,这是小车与地面的轻微撞击、地面摩擦等难以避免的因素导致的,属于实验误差。为了 尽量减小误差,斜面的坡度要小一点,而且每个实验至少要重复 3 次。如实将实验数据填 写在实验记录单上。环节四:实验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动手操作

6、实验,师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环节五:处理信息(学生汇报数据)师:在同一条件下,每个实验重复 3 次获得的数据要怎么处理呢?生:求平均值。师:没错,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对多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减小实验的误差。但是,如果某次测量结果与其他两次测量结果相差明显很大,这个数据产生明显误差的原因可 能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生 1:我觉得这个数据可能是操作不当导致的。生 2:还有可能是测量的时候出错了。生 3:我认为这个数据是错误的,因此不能再和其他两次的数据一起求平均值,应该舍弃。师:非常棒,有理有据。某次实验出现较大误差时,我们应该将这个数据剔除并查找原因,然后最好再重新做一次实验。现在就请同学

7、们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填写到数据处理表中。学生分组处理数据,并填写数据处理表。环节六;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师:处理好数据以后,要想从这些数据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我们应该看看数据处理表中包含了哪两个变量,然后对数据进行比较,看看随着一个变量的变化,另一个变量是否跟着变化。如果没有跟着变化,说明这两个变量是没有关系 的;如果跟着变化,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是有关系的。师:说得非常好。看来通过五年的科学学习,同学们对怎样从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已经比较熟悉了。是的,有了实验数据,我们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我们所研究的变量;然 后对每个数据进行比较,确定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最后通过

8、概括,总结变量之间的关系,得 出结论。下面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结论?要特别注意说明你们是怎么得出结论的。生:我们小组研究了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下滑点高度的关系。从我们数据处理表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下滑点高度为 3 厘米时,小车在地面上的平均滑行距离为 35.2 厘米;高度为 6 厘米时,距离为 65.7 厘米;高度为 9 厘米时,距离为 85.1 厘米。对这三组数据进行比较后我们发现,随着下滑点高度的增加,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也跟着增加。因此我们概括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下滑点高度有关。下滑点高度越高,物体在地面 滑行的距离越远。师:汇报得非常完整,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

9、表达得也非常清晰。非常好!生: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小车重量的关系。从我们的数据可以看出,给小车加上 2 个螺母时,小车在地面的平均滑行距离为 85.1 厘米;给小车加上 4 个螺 母时,距离为85.3 厘米;给小车加上 6 个螺母时,距离为 85.4 厘米。对这三组数据进行比 较后我们发现,随着螺母的增加,虽然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也有一点点的增加,但是这个 差别太小了,我们不确定是不是实验误差造成的,不确定能不能得出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 与学生能积极思考,概括总结。小车重量有关的结论。师:你们虽然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但是你们的思考过程非常完整清晰,而且表现出严 谨的科学态度,

10、老师也为你们点赞。师:从他们小组的情况来看,仅仅凭借数据有时确实难以发现它们背后是否存在规律。为了更好地看出这些数据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除了数据处理表,还有没有更直观的展示方式呢?生:数学课上我们学过统计图,用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展示数据变化的情况。师:表扬这位同学,能够学以致用。没错,运用统计图,比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可以更直观地呈现数据中的规律。这节课我们就选用条形统计图吧。请同学们根据数据处 理表中的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师:请同学们再来汇报一下,根据条形统计图,我们有什么发现?生 1: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下滑点高度的关系。从条形统计图 中,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随着下

11、滑点高度的增加,小车滑行的距离也跟着增加。生 2: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小车重量的关系。从条形统计图上来看,小车重量的增加对小车的滑行距离没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和研究下滑点高度的小组 的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后,我们更加确定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小车重量没有关系。师:看来统计图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对数据进行对比,更直接地通过概括得出结论。哪位同学能把我们今天的探究结论完整地概括一下?生: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小车重量无关,但是与下滑点高度有关。下滑点越高,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越远。环节七;反思评价,表达交流师:概括得很全面、准确!大家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否证实了自己

12、的假设呢?生 1:我的假设是物体滑行的距离与下滑点高度有关,我的假设被证实了。生 2:我的假设是物体滑行的距离与物体重量有关,通过实验发现我的假设是错的。师:最后我们再回想一下,在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我们都用了哪些方法?生 1:处理信息的时候我们用了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处理多次实验的数据,这样可以减小误差。生 2:我们还用统计图来展示数据,这样能更直观地看到数据中的规律,能更直接地得出结论。生 3:我们还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然后概括出了结论。生 4:能及时反思,提升自我总结交流能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水滑梯的秘密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 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作业/拓展作业/拓展巩

13、固扩展练习题教学反思课题:显微镜下的细胞 课题:显微镜下的细胞 备课时间:教材来源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大象出版社内容来源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主题显微镜下的细胞课时课时一授课对象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设计者课程标准的要求认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教材分析本课是“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的起始课,通过本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教学,将继续引领学生利用显微镜认识生物界的另一大类微生物。教材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等不同的植物细胞,使用图示和语言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描述、交流和总结,并结合阅读等活动了解动物和人体也是由各式各样的细胞构成的,进而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方式得出

14、结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目 标 确 定的依据目 标 确 定的依据学情分析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也没有探索过微观世界,对此充满神秘与好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科学观念:学会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装片的制作过程。(2)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增强探究本领。(3)探究实践:能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并能利用图示和语言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细胞。(4)态度责任: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评价任务评价任务1.通过观察,能描述洋葱细胞的主要特征。2.通过动手制作洋葱表皮临时切片,并能使用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3.通过观察更多生物体细胞,体会科学探索的乐趣。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学

15、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自然事物,其中哪些是有生命的?生 1:植物、动物和人。生 2:人也属于动物。师:是的,植物、动物包括人,都是生物。生物体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 1:我们学过人体包含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 2: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师:它们是人体的消化器官,这些器官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应该是由一块一块的肉组成的。师:其实人体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的,其中就有组成肌肉的肌组织,还有组成我们身体表皮的上皮组织,组成我们神经系统的神经组织,还有组成我们血液、骨、软骨、脂肪等的结缔组织。生:那组成这些组织的又是什么呢?

16、师:是啊,这个问题问得好。科学家总是想研究宏观物体是由什么微小的物体组成的,它们是怎样组织在一起的,这些微小物体在这个宏观物体中起什么作用。生物学家也是这样。显微镜就是帮助生物学家研究生物微观结构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把物体放大几百倍以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研究生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大家有兴趣吗?生:有兴趣!情景引入,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师:我们知道,植物和动物一样也包含一些器官,还记得一般植物有哪些器官吗?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师:完全正确。像洋葱的一个个鳞片其实就是洋葱的叶。每片鳞片都有一层内表皮和一层外表皮,这层内表皮特别薄,我们今天就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这层内表皮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每个组都有一块洋葱,用镶子在洋葱鳞片的内表皮上撕下一层薄薄的膜(教师演示),这就是洋葱的内表皮,大家先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它是什么样的。(学生分组用肉眼和放大镜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结果)师:请大家尽量使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结果。生:这层洋葱内表皮非常薄,基本上是透明的,柔软,光滑,呈淡淡的紫色,在放大镜下能看到一些紫色的小颗粒。师:描述得很详细,使用的语言也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