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复习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1959664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9.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复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一轮复习高考一轮复习之之文学文化常识文学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但高考题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从题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从内容上划分内容上划分,古代文化常识大致可划分为九大类别古代文化常识大致可划分为九大类别:姓名称谓、宗法礼俗、古代官制、教育科举、天姓名称谓、宗法礼俗、古代官制、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古文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古文特有词汇。特有词汇。一、一、设题设题“八陷阱八陷阱”设误设误点点示例示例望文生义考生容易根据一些文化常识的表象进行判断,从而

2、导致失误。如2020年新高考卷第11题A项: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生来自全国各地。解析:科举考试的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选项中对“乡试”的解释是正确的,但一些考生会用现代人的思维去判断,认为最初一级科举考试是乡试(因为现在的乡镇是基层),从而导致误判。多义误判古代的一些词语不止一个含义,考生如果只知其一,就容易误判。如“迁”,作为官职调动的专用词,既指晋升或调动官职,如“稍迁至栘中厩监”(苏武传);又指贬谪、放逐,如“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设误设误点点示例示例静态理解有些名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应该动态理解,考生如果对这些词

3、语作静态理解,就难免会出错。如“三公”,周朝时指太师、太傅、太保;秦时改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西汉时改为丞相、司马、御史大夫;东汉时改为太尉、司徒、司空。唐宋沿东汉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无实权。明清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续表)设误设误点点示例示例近义误判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极为相似,导致考生常常误判。如谥号、庙号、年号,很多考生就经常混淆。“谥号”是死后的评价,常以“帝”字作结,如隋文帝、隋炀帝。后人多以谥号称呼唐以前的皇帝。“庙号”是在宗庙中祭祀时用的尊号,通常以“祖”字和“宗”字作结,如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等。后人多以

4、庙号称呼唐至明的皇帝。“年号”是皇帝在位年间所立的名号,通常两至三字不等,如贞观、永乐、康熙等。后人多以年号称呼清朝皇帝,如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也有用年号称呼明朝皇帝的,如洪武皇帝、永乐皇帝等。(因明清两朝皇帝大都只有一个年号)(续表)设误设误点点示例示例张冠李戴命题者在事物、事件的对象上设置干扰,即将甲说成乙。如2020年全国卷: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例中,“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即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主持人应当是皇帝,而不是丞相,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特指泛用命题者在人物的称谓上设置干扰,将特殊对象的称谓泛用于其他对象。如: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

5、、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例中,“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是不准确的,“殿下”应是中国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续表)设误设误点点示例示例概念不清命题者在概念的内涵或外延上设置干扰,增加或减少概念的内容,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如: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抵极刑”中的“极刑”即死刑,“抵”意为达到,即达到判处死刑的地步,但没有尸体示众之意。选项所说“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是“死戮”,属于“戮刑”的一种。还有一种叫“生戮”,是先戮(示众)后杀。所以这是不同的刑罚,不能混为一谈。生造臆断命题者在解说的客观性上

6、设置干扰,解说或判断不从客观出发,而凭主观揣度。如: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与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后来指朝堂之上与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是命题人揣摩考生心理而无中生有,故意添加的解说内容。(续表)二、解二、解题“四技巧四技巧”技巧技巧说说明明巧用文言材料中的语境信息进行推断从文言词语角度考查文化常识,所选词语一般都符合该文言材料的语境,因此可以巧用文言材料中的前后语境信息进行推断。如2021年全国乙卷第11题A项: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原文事件讲的就是戴胄不惧太宗怒火,不曲意逢迎,直言敢谏,秉公执法,从而改变了太宗意见。可以据此

7、推测A对“犯颜”的解释是正确的。再如2021年全国乙卷第11题C项: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同样在材料中有大量的相关描述。技巧技巧说说明明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一个由课内到课外不断拓展延伸的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有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才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如2021年新高考卷第11题C项: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海内”一词教材中涉及较多,考生应该相对熟悉,如“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求谏),“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

8、之术也”(谏逐客书),著名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另外,2021年新高考卷第11题涉及的文化常识“京口”,教材中更是多处涉及。(续表)技巧技巧说说明明巧用题干中的常识信息进行推断高考中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设置、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等上,这类题目的错误项一般设置得比较明显。题干本身可能就包含了常识,根据考生平时的积累,巧妙地分析,就能解决一些问题。如2021年新高考卷第11题C项: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队,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选项中“

9、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是错误的,因为原文已经说明祖逖当时的军队是在“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的条件下自己招聘的私人队伍;另外,原文说“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家”字也说明“部曲”中的人包括家兵、家将以及这些人的家属。(续表)技巧技巧说说明明偏僻常识可存疑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设置为错误选项。如果出现比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在其他内容不好判断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认为此项表述正确。如2020年全国卷第11题B项: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选项中的“保任”是一个相对偏僻的文化常识,在其他选项同样难以判定的情况下,这类

10、选项可当正确项处理。(续表)例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杰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中“举”与“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中“举”字含义不同。B.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明清殿试后录取考生分为三等,也称三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C.行人,官职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明代属行人司,掌管传旨、册封等事。D.畿辅,畿,取其“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代所说的“三辅”之地。合指京都附近地区。【解析】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通过殿试者,被称为

11、“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参考译文】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亲郝铭,担任过御史。郝杰考中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进士,被授予行人一职,后提拔为御史。隆庆元年(1567)任都城近地的巡抚。拓拓展展文文化化常常识识一、古代官职任免、调动、升降1.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举、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除:任命,授职。授:授予官职。赏: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起:起用,任以官职。2.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表罢

12、免官职的词语罢罢:免去免去,解除官职。解除官职。黜黜:废掉官职。废掉官职。免免:罢免罢免。夺夺:削除。削除。废:废:废黜,放逐。废黜,放逐。4.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因罪被降职或流放。贬:贬:降职。降职。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降职。5.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徙:一般的官职调动。调:变换官职。补:补充官职空缺。改:改任官职。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入:地方官调任京官。6.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摄:暂代官职。领:兼任较低的官职。行

13、:兼摄官职。署:代理,暂任。权:暂代官职。判: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守: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7.7.表辞去官职的词语表辞去官职的词语悬车:辞官居家。解官:辞去官职。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孩提:孩提:指指2323岁的儿童。的儿童。黄口:黄口:指十指十岁以下的儿童以下的儿童垂髫:垂髫:三四三四岁至八九至八九岁的儿童。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上下垂的短发)总角:角:八九八九岁至十三四至十三四岁的少年。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分作左右两半,在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

14、羊角,故称。,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束束发:男子十五男子十五岁。(十五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角解散,扎成一束成一束)弱冠:弱冠:男子二十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未壮,故称)豆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至十五六岁。及笄:及笄:指女子指女子1515岁。(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的年岁)弱冠:弱冠:男子二十男子二十岁。而立:而立:男子三十男子三十岁。(立,即立,即“立身、立志立身、立志”)”)不惑:不惑:男子四十男子四十岁知天命:知天命:五十五十岁花甲、耳花甲、耳顺:六十六十岁古稀:古稀:七十七十岁耄耋:耄耋:八十八十岁鲐背之年:背之年:九十九十岁期期颐:一百一百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