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9 《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58433293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9 《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9 《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9 《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9 《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9 《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9 《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9 《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39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所赖君子见机被鹤氅答案同“舳”,船同“消”,消失同“几”,预兆同“披”,穿在身上,披在身上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逢迎千里逢迎古义:_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上路俨骖于上路古义:_今义:走上路程,动身;上轨道学士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义:_今义:读书人;学位的最低一级,大学本科毕业时授予猖狂阮籍猖狂古义:_今义:狂妄而放肆(含贬义)同志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古义:_今义: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答案迎接高高的道路掌管文学撰述的官狂放、不拘礼法志同道合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意义(1)弥舸舰弥津奉

2、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旷日弥久(2)尽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潦水尽而寒潭清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转侧床头,惟思自尽(促织)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屈原列传)(3)爽爽籁发而清风生酌贪泉而觉爽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五味令人口爽(老子八章)又爽然自失矣(屈原列传)温豪爽有风概(晋书桓温传)直爽,爽快(4)被被鹤氅,戴华阳巾屈原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遭受,蒙受(5)比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

3、度长絜大,比权量力(过秦论)因出己虫,纳比笼中(促织)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比拟,认为和一样答案(1)满,遍越,更加长,久(2)全部,都完,没有穷尽死、灭极,最竭尽,全部用出(3)参差清爽过失,差错败坏失意,茫然(4)同“披”,穿在身上,披在身上分散,散开表被动覆盖(5)紧挨,靠近等到,及比较比试4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目吴会于云间兰亭已矣,梓泽丘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山原旷其盈视宾主尽东南之美四美具,二难并穷岛屿之萦回徐孺下陈蕃之榻腾蛟起凤窜梁鸿于海曲屈贾谊于长沙襟三江而带五湖宜鼓琴,琴调虚畅答案名词作动词,看,望名词作动词,变为荒丘废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动词作名词,视

4、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形容词作动词,穷尽,极尽使动用法,使放下使动用法,使腾飞/使起舞使动用法,使逃窜使动用法,使受委屈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名词作动词,弹奏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纤歌凝而白云遏怀帝阍而不见童子何知奏流水以何惭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皆竹楼之所助也亦谪居之胜概也答案被动句,无标志词被动句,无标志词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何(疑问代词)、知(动词)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何(疑问代词)、惭(动词)定语后置句,标志词:之定语后置句,标志词:之判断句,标志词:皆判断句,标志词:亦6文化常识(1)星分翼轸翼轸:_名。“星分翼轸”指洪州属

5、于翼、轸二星所对应的地面的区域。古人用天上_(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作某地在某星的_。“龙光射牛斗之墟”中的“牛”和“斗”也是星宿名。(2)襟三江而带五湖三江,泛指_的江河。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五湖,泛指_一带的众多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南昌在五湖之间。(3)台隍枕夷夏之交夷夏:“夷”,本义为东方之人,我囯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也泛称周边的民族。古代以中原(即黄河中下游一带)为天下中心,称周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民族分别为_、_、_、_。“夏”是古代汉族自称,这里指中原地区。(4

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三秋:古时人们将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_、_、_,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文中即为此义。(5)四美具,二难并“四美”指良辰、_、赏心、_;“二难”指贤主、_。(6)怀帝阍而不见帝阍:“帝”指天帝,“阍”指守门人;“帝阍”指_,文中指_。“帝阍”原是屈原辞赋中想象的神灵,前人常用“叫帝阍”“叩帝阍”等来表达忠于朝廷、希望君臣遇合,或能将民情达于圣听之意。(7)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_,表示早;“桑榆”指_,表示晚。(8)三尺微命三尺:士佩三尺长的绅(古代礼服上束带的下垂部分)。长三尺,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

7、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规定士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_”,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9)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一般用来指_。弱冠:古代男子_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10)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庭,指_,文中表示对长辈的恭敬。鲤对,出自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孔鲤,孔子的儿子)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说话没有依据)。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立身没有准则)。鲤退而学礼。”作为典故,“趋庭”“鲤对”“庭对”都指_;“

8、庭训”多指父亲的教诲或培育。(11)今兹捧袂,喜托龙门龙门: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西北的黄河中,那里两岸夹山,水险流急,相传鲤鱼跃过龙门则变为飞龙。因此,“登龙门”往往用来比喻得到有名望、有权势者的援引而身价大增,后亦指科举中会试得中。文中借此说法,表示由于_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12)宜投壶,矢声铮铮然投壶:投壶起源于_礼,将箭矢的端首掷入壶内,投中获胜者罚不胜者饮酒。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古代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13)自翰林出滁上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_起开始设立,是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出:指_。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答案(1)星宿二十八星宿分野(2)长江中下游

9、太湖(3)夷戎蛮狄(4)孟秋仲秋季秋(5)美景乐事嘉宾(6)天帝的守门者皇帝的宫门(7)日出的地方日落的地方(8)七尺之躯(9)投军报国20(10)快步走过庭院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11)谒见名人(12)射(13)唐朝京官外调二、重点巩固(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滕王阁序中“_,_”两句点明了滕王阁所在地点。(2)滕王阁序中“_,_”两句在静止中表现光影色彩的变化,将湖光山色写得极富生命力。(3)滕王阁序中“_,_”两句是一个视觉的飨宴,整幅画面的主体是红色的夕阳余晖和蓝绿色的水光接天的模样,白色的野鹭穿插其间。(4)滕王阁序中运用典故来表现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慨的句子是“_

10、,_”。(5)黄冈竹楼记中,“_”一句,言竹楼坐落,地处偏僻;“_”一句,言位置优越,视野无碍。(6)黄冈竹楼记中,“_,_”两句写竹楼环境残破荒凉。答案(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冯唐易老李广难封(5)子城西北隅与月波楼通(6)雉堞圮毁蓁莽荒秽(二)语句翻译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译文:_(2)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译文:_(3)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译文:_答案(1)(司马相如)倘若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

11、,也只能抚弄着凌云赋独自叹惋;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在宴会上演奏高山流水一般的乐曲又惭愧什么呢?(得分点:“逢”“抚”“惭”,宾语前置句)(2)(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得分点:“吞”“挹”“阒”“夐”“状”)(3)办完公事的闲暇时间里,披着鹤氅衣,戴着华阳巾,手持一卷周易,焚香默坐,驱散尘世中的种种杂念。(得分点:“暇”“被”“销遣”)(三)基础双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秦琼,字叔宝。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护儿曰:“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